梅兰芳诞辰125周年 老照片告诉你梅兰芳当年到底有多红(梅兰芳诞辰125周年)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 ,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今天(2019年10月22日)是梅兰芳大师诞辰125周年,小编通过一组老照片为您讲述当年的梅兰芳有多红。
《贵妃醉酒》又名 《百花亭》,源于乾隆时花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是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的拿手杰作之一。
没听过京剧的,也应该听说过“梅兰芳”这个人。
儿童时期的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梅兰芳率先剪辫子
在他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梅派”艺术风格,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
梅兰芳1930年在美国波摩那学院获博士学位后留影
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梅兰芳不过是一个人名字、代号,从书籍和资料上知道他代表着中国历史悠久的京剧文化,仅此而已。
但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明星。
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头条
他的演出一票难求
他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是空前绝后
如果说梅兰芳空前绝后的时尚之王,您肯定不信,因为你根本想象不到梅兰芳当年到底有多红!
西服革履的洋派京剧明星
在旧上海,上照相馆拍照都是件时尚事儿,更不用说自己拥有一台相机了。
照相机在那个时候是件奢侈品,能买上相机的家庭一定足够殷实、时髦。
梅兰芳先生这看似不经意入画的照相机,难讲不是作为一种品位、一种炫耀的装饰品被放入照片当中。
梅老板的泳装照
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上海之行,收获颇多。
回京以后,他在旦角化妆上进行了改革。
当年北方的旦角,不讲究画黑眼圈,淡淡的画上几笔就行了。
片子贴的部位,又高又宽,往往会把脸型贴成方的,如果在鬓边贴出一个尖角,内行叫“大开脸”。
头上再打个“茨茹叶”,这就是标准的青衣扮相,既死板,又呆滞。
梅兰芳就采用了南方的旦角化妆法,把眼圈画得相当黑,加上一吊眉,眼睛显得格外好看有神。
并根据个人的脸型,在适当部位贴上片子,观众看了就有美的感觉,为演出增加了光彩,同时也为北方旦角的化妆开了先河。
改变了京剧旦角的化妆术
意不意外
有史为证,著名国画家张大千和梅兰芳曾是相互欣赏的好友。
有一天梅兰芳请教大千如何画美人,大千旋即应答:“你自己就是一个最标准的美人。你只要把你戏台上的各种样子画下来就行了,千万不用再参照别的样子了。”
上世纪50年代,梅兰芳和杨小楼合作的《霸王别姬》不仅成为了梅兰芳优秀代表剧目之一,更成为了杨小楼的“传世之作”。
1914年,梅兰芳第二次去上海演出之后认识到:“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
他说:“我不愿意还是站在这个旧的圈子里边不动,再受它的拘束,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求发展。”
于是,在1914年到1916年中,梅兰芳的艺术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这段时期,他一面上演一些昆曲剧目,一面创制了古装新戏同时还排演了几出现代戏。
《一缕麻》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部戏叙述了一桩指腹为婚给一对年轻人造成恶果的故事。
意在提醒做父母的,不能为儿女的婚姻大事乱作主张。
要知道,在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有这样的意识是非常进步、非常超前的。
一时间,穿着现代装的京剧也时髦起来,毫不落后于当时的白话新剧。
梅兰芳在《一缕麻》饰演的林纫芬,照片中他身着妻子王明华的衣服,显得十分娇小、柔弱。
旧时代的海派文化是崇洋的,时髦人物都以西洋是瞻,以只看好莱坞电影为傲,好莱坞从那时开始就是世界时尚先锋的汇聚地。
而梅兰芳却是一位令好莱坞折服的中国演员。
1929年,应美国邀请,梅兰芳先生率领梅兰芳剧团赴美国好莱坞演出。
一曲《天女散花》将中国传统的长绸舞引入京剧,舞台上彰显出云动、风动、花从天上落的美妙意境,令美国人如痴如醉。
天女散花剧照
演出结束后,美国文艺界的大腕和政界精英联合为其举行高规格招待宴会。
就在大家开怀畅饮时,一位穿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清洁工”不顾工作人员阻拦冲进了宴会厅,一把握住了梅先生的手大呼:“我终于见到你了!”后来大家才得知,这位“清洁工”竟是著名笑星卓别林!
由于当时在拍影片《城市之光》,卓别林饰演一位清洁工,得知梅先生到美国后,就匆匆从拍摄现场赶来,以自己特有的幽默方式与自己的“偶像”见面。
从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梅兰芳是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
其实梅兰芳赴美演出正值美国大萧条,原以为最多在纽约演3场,卖出一半票就不错。
没想到,两个星期的票被一抢而光。
当时的美国总统给梅兰芳写信,祝贺他演出成功,并说自己因公不在华府未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十分遗憾,希望梅先生再来华盛顿演出。
梅兰芳兰花指造型
梅兰芳的演出在国外如此受欢迎,那在国内又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当年梅兰芳大师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丹桂戏院专门购买了数期当地报纸的版面,只写着“梅兰芳”三个大字,连着登了好些天,就引起不少人关注。
演出场场爆满,后来他出场费高达十根金条,身价绝不逊于当今的各路明星。
梅兰芳本来是自由职业者,演一场拿一分钱,1956年公私合营改成月薪,梅兰芳主动降薪两次后为2100元。
出场费值十根金条
当年迷恋“四大名旦”的则多是有品味的麻甩佬。
今天叫“追星”,当年则叫“捧角”。
历史上痴迷于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戏迷无数,当时拥护他的影迷被称作“梅党”。
梅兰芳在民众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他的一举一动引领都时代风尚,而“梅党”恐怕也是最早的粉丝团称呼。
这是什么概念?
那时清华教授,每个月拿出八块钱来当伙食费,可以天天吃水鱼王八的!
所以抗美援朝时期,梅兰芳直接捐飞机,大炮都看不上。
“梅党”,明星后援会的雏形
很多人在电影《梅兰芳》中了解到梅兰芳有一个相爱却不曾拥有的女人,却不知道他的爱情其实像他的戏一样一唱三叹。
梅兰芳和孟小冬当年轰轰烈烈的明星恋情曝光,开创了“绯闻炒作”的先河。
1925年,梅兰芳在舞台上遇到了她。
此后,梅兰芳的感情生活中出现了个插曲,女主角是当时名满京城的老生演员——“冬皇”孟小冬。
1927年,梅兰芳和孟小冬相恋。
这一年,孟小冬二十岁,梅兰芳三十三岁。
这便是社会议论颇多的“梅孟之恋”。
他们共同演出的那段《游龙戏凤》至今仍是梨园佳话。
1931年,由于种种原因,梅孟二人最终分手,6年多的感情就此落幕。
此后,梅兰芳和孟小冬再无任何联系,即使后来见面,也再无当初之感。
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代梨皇孟小冬终离世,享年七十岁。
1961年5月31日,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这是梅兰芳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演出。
7月9日,任命梅兰芳为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8月8日凌晨5时梅兰芳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四大名旦合影:梅兰芳、尚小云(左二)、程砚秋(左一)、荀慧生(右一)
梅兰芳8岁学戏,11岁登台,为“四大名旦”之首,他却说:“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在这位艺术家去世的半个世纪后,京剧早已不再是主流文化,唯有他个人的成就,一直傲然耸立在那里,不可磨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