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为啥叫金文(释网友的青铜器金文)
一网友贴出一青铜器上的金文照片,叫我帮忙看一下是什么字,如下图:
我大约数了一下,一共有6行,能看出是个字的有30几个,有些地方明显占据一个字位,但已经都完全锈蚀,看不到字,如果加上这些已经锈蚀的字,应该有40多字:
我只能把清楚的字释读出来,6行字按照「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次序,模糊不清的我【X】来表示。
第一行第一行清楚能认识的字分别是「隹、五、月、才」,如下图:
这是殷周青铜器记事金文很常见的「标准格式」——开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等。
「记事铭文」的第一个字基本上都是「隹」,也即后世的「唯」或「惟」「维」都可以,在古文中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一般在时间前面。
比如:《集成2763》——【我方鼎】的「隹十月」
后世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句首的「维乾元元年」,这里用的是「隹」的后起字「维」,当然「维」在后世古文中有副词、介词等多种用法。
所以,这种用法在殷周时代就写作「隹」,是用的假借义,「隹」的本义是「短尾鸟」,象形。
注1
所以即便这个字不清楚,结合上下文「五月」来看,应该是「隹」字,只保留了「头部」其他部分都锈蚀了,我将其补全:
「隹」的另一些金文写法:
另外两个字是「五月」很简单,不需要解释:
金文的「五」和「月」
第二行
第二行从上到下分别是:「其(或者「子」的异体字)、作、册、兄」,两个字不清楚。
第一个字只有半边,疑似「其」字,「其」是「簸箕」之「箕」的初文,能看出象形「簸箕」的那个符号,如下图所示:
但是这个符号部件,也出现的「子」的异体字中,也即专门表示干支字的那个「子」,这个符号表示「小孩脑袋有囟门」。上篇文章还探讨过这个问题,链接见:【甲骨文部首详解:「子」的二形和两用,倒「子」与「生育分娩」】
我把金文的「其」、「子(干支字)」都贴出来:
其
子
第二个字完全看不清,第三个字也只有一半,但很明显是作的初文「乍」:
第四个字是「册」,
第五个字看不清,第六个字很简单是「兄」
第三行
第三行的释文分别是「土、于、相、易、金」,第四个字只有一半,不知道是个什么字:
「土、于、相」三字非常清楚,也比较好认:
第四个字看不清楚,有点像甲骨文的「河」:
西周金文的「河」的字形是:
所以,我猜测这篇金文会不会是商代金文,但是商代金文很少有几十字的,其次,很多字形都是西周金文的字形。所以,不敢确定这是个什么字。
最后两字是「易金」,一般「易」在金文中通「赐」,「赐金」是金文中很常见的词汇,意思就是「赐青铜」:
第四、五、六行
四、五、六很多字腐蚀都看不清,那就没办法释读,有些字马里马虎能认,我将其形补全再释读,有些字只有半边偏旁,如下图:
结语
由于整篇都无法连成有意义的句子,无法知道精确的意思,但还是可以猜一个大概,以下几点:
第一,从开篇的格式以及「赐金」这个词汇来看,这是一篇赏赐金文,这种体例下殷周金文中很常见。
第二,赏赐着是「王」,可能是「周王」,能是「商王」,接受赏赐者不详,因为没有连贯的句子,不知道哪一个字表示人名。
第三,从「作册」一词来看,这是接受赏赐者是个文官,「作册」是殷周时代很常见官名。相当于后世起草圣旨的官员。
第四,「赐金」就是「赏赐青铜」,是殷周金文中常见的赏赐品,当时的赏赐品如:青铜、钱贝、马匹、丝帛,甚至有战俘和奴隶。
赏赐的原因最多的是官职册封,一般叫做「册命金文」,如《大克鼎》的铭文,记载周王册封膳夫「克」,继承父辈的官职,继续当「皇家厨子」,还赏赐了青铜、田产和奴隶。
有时是战争中立功,如《利簋》的铭文,记载官员「利」跟随武王伐商立功,武王赐青铜,利就铸了一个大簋。
第五,一般来说,「王」如果赏赐「青铜」,接受赏赐的人就会用这些青铜作器,将这件事刻写在青铜器上,铭记王的恩德,并写了一些「子子孙孙永宝用」的吉语。
这个青铜器虽说有些字锈蚀不清楚,利用技术手段还是可以还原,然后才能再完整的释读,挖掘出更多历史信息。
此器有将近40多字铭文,而且还有「王」,算是比较有价值的有铭文。如果是完整的真器,价值不菲!
但是,青铜器作「国之重器」,出土量越来越少,其次,没有国家的允许都是不能买卖的,你在文物市场「捡漏」的几率是极低的。
------------------------------------------
附:我写道最后,想到用这些释读出来的字,去数据库搜索了一下,原来是个防货。可以说造器者故意将字锈蚀,使得字句不连贯,让人无法分辨。
这就是《殷周金文集成6002》的【作册折尊】,原铭文有42字,铭文拓片和释文如下:
【作册折尊】出土於陕西周原:
【作册折尊】的器型:
原来作器的人叫「折」,官职是「作册」,我对照了一下,只有一个字「侯」,我怀疑是「河」字,其他的字我都释读对了。
【作册折尊】出自【陕西扶风法門寺莊白村1號窖藏】出土的【折器】,一共有四件:【折尊】和【折觥】和「折方彝」、「折斝」,唐兰先生定为西周昭王时期的器皿:
其中【折尊】和【折觥】和「折方彝」三者的铭文内容都是一样的:
引自注2
注3
这个窖藏在78年发现的,没有被盗掘过,所以,不可能有其他有相同铭文的【折器】外流。
---------------------------
参考文献- 李学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301
- 陕西周原考古队(1978). 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 文物(3), 1-18.
- 社科院院考古研,究所. (2007). 殷 周 金 文 集 成. 修 订 增 补 本), 北 京: 中 华 书 局.器号:6002、9303、989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