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业结构调整8要素(讲述多产业驱动巨变背后的故事)
中国网12月25日讯 对有中国白茶之乡、中国野木瓜之乡、中国吉他之乡等享誉中外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的贵州省正安县来说,在这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通过劳务输出,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决战脱贫攻坚,使全县逐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12月24日,记者在正安县采访期间发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城乡面貌,从老百姓的收入到居住环境,从精神文明建设到乡村振新,从文旅产业到投资创业、就业,多产业驱动巨变背后的品牌价值,不仅有力地带动了该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当地老百姓多了增收致富的门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选择在这里投资,这里不仅生态环境良好,主要是政府的政策环境也好!”在该县瑞溪镇的桂花园,正安县天缘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金水向记者介绍了,他与正安的缘分。从2000年到正安县投资农业和林业项目以来,今年在正安已经18年了,如今,和徐金水一起在正安投资白茶种植、深加工、餐饮、物流和文化旅游等其他绿色产业发展的浙江温州老乡已有50多人。
现在,徐金水的天缘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瑞溪镇的投资也在逐步加大,生产的养心草茶和养心草面条网上销售正如火如荼。据正安县瑞溪镇镇长杨先国介绍,对于以明前茶为主打的瑞溪镇老百姓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就植根于家家户户。随着瑞溪镇十里茶廊文旅项目和体育项目的建设,像徐金水一样在瑞溪镇投资的客商开始逐渐增多。白茶产业:成为脱贫攻坚支柱产业据正安县绿色产业办公室主任杨安辉介绍,2018年,该县投产茶园总面积达26万亩,茶叶总产量12000吨,产值12亿元,其中白茶产量155吨,产值4.5亿元,综合产值15亿元,成为正安老百姓脱贫攻坚的一项新兴产业之一。杨安辉说,为了找到一条适合农村老百姓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2012年以来,该县发动村民发展茶园35万亩,其中白茶种植面积15万亩,覆盖19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涉及贫困乡镇17个,贫困村48个,带动全县种茶农户12168户530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81户8578人。特别是土坪镇明星村,通过村党支部带动、企业带头、群众参与,已发展茶园7100亩,见效4000余亩,400多户村民1600余人从事茶产业,为村民就近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实现了全村73户精准扶贫户每户有增收路子。目前,明星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增收最明显的明星村胜利组,全组64户村民已发展成型茶园1300亩。2017年全组总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种茶最多的村民郑周银家30亩茶园收入达8万多元,最少农户的收入也在1万元以上。贫困户伍传明种茶8亩,春茶茶青卖了2万多元。据了解,今年正安茶产业从业人员已达8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12.3%,受益农民近1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7.2%,茶产业的收益已经辐射正安全县。2017年,正安全县投产茶园总面积达26万亩,茶叶总产量12000吨,产值12亿元,其中白茶产量155吨,产值4.5亿元,综合产值15亿元。企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上下班有专车接送,实在来不了厂里,公司就将原材料送到家里,自己在家里加工好后,公司车子在上门回收,工钱公司从来没有让我们吃亏……”在位于正安县安场镇农民工创业城里的遵义丰生吉香烛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张太旭对记者说出了2个多月来,在公司上班的亲历和感受。交谈中,记者得知,安场镇是一个人口大镇,务工的需求量非常大,加之移民安置点也有10000多人,这些村民和移民中残疾人需务工谋生的人员非常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正安县残联党组成员、理事长刘勇等人,几次到该公司实地谋划,帮助培训残疾人相关技术,公司除招收部分精准扶贫户外,其余的全部招收通过严格培训出来的残疾人,这样,既能让残疾人月月有经济收入,也能让残疾人在家中照顾老人和管理好孩子。今年41岁的张太旭一家四口人,其中三人残疾,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帮扶的精准扶贫户之一。通过县残联的培训基地学习合格后,输送到这里就业。“公司上班的70多人中,除了返乡农民工以外,残疾人就有48人,他们当中的月均工资收入从1500元到3000元不等。考虑到大多数行动不便,出行和安全也是个问题后,即便公司起步阶段也比较困难,但我们5个股东还是一致决定对行动不便的进行专车接送。”该公司负责人汪贵邦说。“说实话,我们都是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那有我们的今天。帮助有困难的父老乡亲就业和脱贫致富,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该公司另一负责人郑传林坦言。产业驱动:带来野木瓜酒白茶酒相继降生继2016年,由正安籍在外商人投资与贵州中国科学院联合研发的野木瓜系列酒成功后,安场镇光明村返乡农民工马其木经过不断的实验、研发后正安白茶酒也于2017年相继降生。在位于安场镇光明村的一栋集办公、居住、厂房为一体的楼房里,一位中等身材,穿着朴素、精神头十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记者眼前,如果不是在当地同行的引荐下,记者也很难将他的亲历与白茶酒相联系起来,更难以聆听到其创业背后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家境贫寒,13岁的马其木便早早辍学到县城打工,从擦皮鞋、当背兜、建筑工地做小工到后来在遵义市周边的区县承包工地,马其木通过自己20多年的打拼攒下了600多万的积蓄。2011年春节,因为父母年迈,马其木从遵义回到老家后,决定就留在安场发展。春节过后,白茶酒成为了他创业的首选目标,从买地到厂房建成,设备和原材料购买,到2015年底时,他账上的积蓄已经所无几。前期的研发失败,每个月30多个员工的工资,马其木只能靠亲戚朋友借款维系。夜晚,含泪难眠,白天,还得笑着奔跑。功夫不负有心人,倾其所有的家底后,2017年,白茶酒终于研发成功。产品出来了,市场如何打开?生产上的资金链怎么办?接下来的系列问题,让马其木深感焦虑。“2017年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正安县政府领导及时向贵阳银行给我协调了50万贷款和正安县农村信用社的50万信贷资金,我可能就真的支撑不下去了。”马其木说。据马其木介绍,目前白茶酒已经打入了山东、重庆、浙江、深圳、上海、江苏等地的市场,消费返回的效果还比较好。“伟大的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最近在微信圈流行的这段金句,成为了正安县腾益白茶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其木眼下的真实写照。据了解,由于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该县返乡创业的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有11524人,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企业有50家,示范户1000户,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实体8000户以上,辐射带动30000人以上就业。(冯秘 骆书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