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语言基础常识文言修辞方式)

一、引用 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①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②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语言基础常识文言修辞方式)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一、引用

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①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②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

这种修辞方式,不论是辞赋、骈文,还是散文、诗歌,俯拾皆是。其中有些引事是容易看得出来的,例如《报任安书》: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一连引用了三个历史故事,我们通过句中出现的人名就大致上能知道这些故事出自何处,它的原意是什么。在阅读古书时,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暗用的历史故事。例如: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登龙门”,用的是东汉李膺的故事。《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引文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先秦时候的著作以引经书为主,如《孟子》引《诗经》达26次,《荀子》引《诗经》达70次。汉以后,引文的面就很广泛了。如《巫山·巫峡》,就引了郭仲产、郭景纯等人的话,还引了《地理志》《山海经》《高唐赋》的话,这是说的明引,读者一看就能明白的。还有不说明出处的暗引,如《岳阳楼记》的“商旅不行”一词引自《易经·复卦》,《赤壁赋》的“逝者如斯”引自《论语·子罕》,如果对古籍不熟悉,就不明白这是引文。也有的引文是把原作略加改动,或只取一句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如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左相,即李适之,杜诗的最后一句就是将李适之的两句诗点化而成。李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二、譬喻

譬喻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这种修辞方式为古今中外的文人学者所乐用。譬喻有明喻隐喻之别。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若”“如”等词语加以表明,读者一看就能明白。隐喻不用“譬如”等字眼,而是直接表述,但我们阅读这些句子时,都要把它当做譬喻来看待,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用“刀俎”喻项羽这一方,用“鱼肉”喻刘邦这一方,形象化地说明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古人还讲究所谓“博喻”,就是一口气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其中也有明喻、隐喻。如苏轼的《百步洪》之一,用七个比喻渲染水波冲泻的壮观:“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隐喻的例子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三、代称

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代称与譬喻不同,譬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但不等于是某事物。如说曹公像豺虎,不等于说曹公就是豺虎。代称是直接代替,不是像不像的问题。当然,跟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譬喻一样,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代称。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例如:①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用泛称代特称。例如:①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②擅山海之富。

3用特称代泛称。例如:①送君南浦,伤如之何!②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四、并提

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古人又常用并提法以行文。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例如: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这句话的意思是:“夫种无一罪,身死”;“夫蠡无一罪,身亡(出走,逃亡)”。如果我们把“死亡”当做一个词来理解就错了。因为按之史实,自杀而死的是大夫种,亡命出逃的是范蠡。了解并提式的句子一般应着重从文意方面分析句子的搭配关系。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夜分”是两个不并存的时间,“曦”“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是讲不通的,这里用的是并提修辞法,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五、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这种修辞方式古人早就注意到了。《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服虔注:“入言公,出言姜,明俱出入,互相见”。在多数情况下,互见出现在上下两句之中。例如: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例如:①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宋”和“商”在这里是同义词,宋本是商的后代,故可以商称宋。例②“九月”就是“三秋”。上述所说的“互文”,本是古汉语词义学要研究的内容,但不能说跟修辞学无关,因为错举成文,本来就具有修辞意味。

六、夸饰

“夸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夸张。例如:①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②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例①极言河小,连刀(小舟,后来写作“舠”)都容不下。例②极言樊哙之愤怒,并非真的发能上指。这些都是夸饰之辞。

七、倒置

倒装是有条件的,今人所谓“倒装”,对于古人来说原是平常的句式。倒置并不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也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修辞方式。例如:①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②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棲老凤凰枝。③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例①“室于怒市于色”是“怒于室色于市”的倒置,《战国策·韩策二》正作“怒于室者色于市。”例②应理解为“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棲老碧梧枝”。例③应理解为“秋与鹤飞”。韵文倒置有时是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有时是为了造成一种特殊的意境。

八、委婉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语。古人常用的委婉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避粗俗 ①荒侯市人(市人是樊哙庶子,封为荒侯)病,不能为人。②即阳为病狂,卧便利。“为人”是两性关系的委婉说法;“便利”是大小便的委婉说法。

2避忌讳 古人多忌讳,仅以“死”为例,就有很多委婉的说法。①放动乃殂落。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③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④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尚谁立哉?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⑥百岁之后,归于其居。⑦越数月,而先生亦捐馆。例①至例⑤都是对皇帝“死”的委婉说法,与一般委婉语不同,除避忌讳外,还有尊君的意思。例⑥、⑦通常人都可用。其他还有“仙去”“仙逝”“归道山”等等,也是“死”的婉词。

3避冒犯 对人用敬词,对己用谦词,都有不敢冒犯的意思。“陛下”“执事”“左右”“足下”“赐”等都是敬词;“仆”“牛马走”“再拜”等都是谦词。除了这些表谦敬的委婉语外,有时涉及到君上的问题,也要用委婉的言辞陈述己意,不敢“冒渎天威”。如不说“皇帝年轻”,而说“陛下富于春秋”,不直说“太子年少”,而说“太子方富于年”。甚至对皇帝不满,发牢骚,也要出语委婉,字面上不露痕迹。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表面上尊唐明皇为“明主”,自谦为“不才”,而着一“弃”字,则言外之意就是“不才”实有“才”,“明主”并不“明”。这些意思要靠读者透过委婉的言辞去体会,才能得到。

4交际辞令 古人在交际过程中,比较注重礼貌语言。礼貌语言不等于委婉语,但交际过程中的委婉语往往具有礼貌的性质。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其中的“则非某之所敢知”,既委婉地拒绝了司马光的全部责难,又很有礼貌。不仅同僚之间使用委婉语,敌国之间也使用委婉语。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所谓“会猎”实指交战,这是用委婉的言辞进行军事恫吓。

九、省略

省略本是语法问题,但句子成分的省略,有时也与修辞有关,这里附带谈一下。

1省略主语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 )越于车下;( )射其右,( )毙于车中。省略四个主语,都是承上省。“越于车下”和“毙于车中”的主语比较好了解。“射其左”“射其右”的主语是邴夏还是公(即齐侯)呢?容易发生误解。从上文来看,这两个句子的主语应是齐侯。因为邴夏是御者,他只是建议齐侯射晋军的御者,他本人并不担任射箭的事。

2省略宾语或兼语

①明日,子路行,以( )告( )。②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 )久矣。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④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 )辱之。例①“以”后面的宾语“之”和“告”后面的宾语“之”都省略了。例②“见”后面省略宾语“太后”。例③“如”后面省略宾语“之”。例④省略兼语“尉”。

3省略述语

①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可以远怨矣。②(太后)曰:“君过矣,不若( )长安君之甚。”③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例①蒙下省略述语“责”字。例②承上文省“爱”字。例③“再”“三”后面省略述语“鼓”。

4“曰”字省略

古书记载对话时,中间往往省略“曰”字,而古书又原本无标点,这就容易引起误解。如:(孔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段话本是曾皙与孔子的对话。“唯求……”“安见……”“唯赤……”“宗庙……”四句前都省略了“曰”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