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划分关内(曾经划分关内与关外的边界线)

在深圳呆过的人都知道这样两个词:关内、关外,这两个词已经成为了市内和郊区的替代词,这也成了约定俗成的说法,也没有太多的人去关切为什么是叫关内和关外,那为什么会叫关内、关外呢?

深圳为什么划分关内(曾经划分关内与关外的边界线)(1)

中央政府于1979年设立深圳市,同年在深圳市内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怎么搞?在当时还有非常大的争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经济特区的制度绝对不同于其他地方。也是因为经济特区内实行的经济制度与其他地方不一致,特区内的大部分商品都有优惠的税收政策,为了防止投机倒把,于是乎,在1983年,一条东起盐田小梅沙、西至宝安南头安乐村的铁丝网以及配套的巡逻公路开始修建起来,全长86.4公里,铁丝网高达2.8米,沿线开设了南头、布吉等九个检查站,以及多个供当地农民出去的耕作口,由武警边防驻守,对进入特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深圳被一条物理边界硬生生地分割成了两部分,二线关以内是实行经济特区制度的深圳经济特区,二线关以外是和其他地区保持一致的非经济特区;二线关以内是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四个区,二线关以外是宝安和龙岗,后来又分出了龙华、光明、坪山和大鹏,深圳市出现了一市两法的境况。

那么为什么这条线叫二线关?既然叫二线关,肯定有一线关,一线关其实就是深圳与香港的分界线,现在去香港需要港澳通行证,同样的,当年进去深圳特区需要边防证,那时候的特区也不是随随便便想去就能去的,要想去到特区,必须得持有边防证,当时的开具边防证的难度比现在的港澳通行证难度大多了,很多了为了能进入特区而通过黑市“偷渡”进入。

深圳为什么划分关内(曾经划分关内与关外的边界线)(2)

早在建国之初,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就被划为了边防区,进入宝安县本身就需要持有边防证,当时作为一座小县城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后来设立经济特区就不一样了,为了便于特区管理,在二线关建立起来之后,边防区的界限也内移至二线关,两条界限就完全重合了。

二线关是改革开放初期管理经济特区的产物,因为是实验区,所以必须单独隔离开来,成功了,就向外推广,失败了,对其他地区也丝毫没有影响。无疑,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对外开放,深圳特区发展的很成功,二线关也必然成了阻碍城市一体化发展的界限,只要有这条关线存在,深圳的活力就只能被关在这300多平方公里的关内。

深圳为什么划分关内(曾经划分关内与关外的边界线)(3)

从1998年开始就一直存在废除二线关的声音,不过当时香港刚刚回归,中央政府对于深圳特区的政策也在考虑维持香港稳定的因素,1985年,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凡是偷渡到香港的三天内都可以领取香港居民身份证,于是出现了数万人闯到深圳闯关的景象,的确,深圳河两岸的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差异巨大,香港任何利好的消息都会惊动对岸的人民,这种偷渡一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才慢慢减缓,在此期间,二线关也承担着缓解香港边境压力的职责。

大陆在深圳的政策深受香港环境的影响,1997年回归之后,废除二线关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香港刚刚回归,大陆对深圳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在香港引起波澜,二线关在此时也还有存在的必要,2008年,国务院调查组在深圳调研之后,据说提出在2017年香港实现普选之前不撤销二线关,当然现在香港任然没能实现普选,但深圳的二线关在2018年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并不是不再照顾香港,而是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深圳发展速度更快,二线关作为一道地理障碍阻碍了深圳的发展,虽然2010年关外的龙岗和宝安二区纳入了特区方位,但二线关依然存在,这条线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生活在两地人民的价值定位,关内高大上,关外脏破旧,关内富有,关外穷困,关内工作好,关外只能进工厂。当然这种界限在任何城市都会有,只不过深圳用一条实体的物理界限分割了出来,显得更加明显。

深圳为什么划分关内(曾经划分关内与关外的边界线)(4)

在2005年开始取消检查边防证的时候,二线关就渐渐地名存实亡了,2018年宣告撤销二线关也是必然,这种必然是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因为发展,关内外的经济水平日趋接近,深圳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关内关外不可分割,因为强盛,大陆的人民不再像以前一样偷渡到香港谋生活,二线关作为缓冲线已经没有必要了。

二线关是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改革尝试的产物,既要开放,又要稳定,后来证明,开放和稳定不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当这种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也就是要推翻这种人为区隔的时候,也是二线关走向历史的时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