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

重庆日报客户端 冯超

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1)

人物档案

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2)

刘德尧 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测量正高级工程师,重庆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现为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评审专家。


矿帽、棉服、矿靴,下井前和工人们高声开着各种玩笑,升井后一脸黑灰。很难想象,他们是一群科技工作者。通过他们的手,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无法高冷却一样重要

穿着白衣,戴着眼镜,通过喷淋、风室,最终进到一处无尘试验室。高冷的面孔,对一排排我们叫不出名字的精密仪器做着各种试验。各类影视剧里对科研工作的形象大多这样描绘。但这只是一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画像。

在现实当中,还有一类科技工作者,他们的形象没有这么高大尚,他们戴着矿帽,穿着纯棉工作服,踏着筒靴,和工人们一起有说有笑的下井,下班时也是一脸黑灰的升井。川九建设的科技工作者,大多就是后一种形象。而刘德尧,则被他们称为师傅。经刘德尧进行的贯通测量工程,为国家节约的建设项目资金,是以亿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3)

▲刘德尧在工作

贯通测量在矿山建设当中极为重要,横竖井的接通,误差越小,花费的后续投入就越小。这笔经济帐大有算头。而刘德尧所在的川九建设,在这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出道即巅峰的测量人

刘德尧首次牵头组织实施贯通测量,就打破了记录,实现了高精度贯通。当时,伴随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初期,刚大学毕业二次分配到单位,即听从安排由重庆奔赴山西一国家重点煤矿建设,建设过程中,工程需要实施副斜井和800m深立井开拓的风井间贯通,贯通点位于井下南北运输巷道段内,贯通距离超过10km。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测绘业使用仪器主要为传统经纬仪、水准议和钢尺实施外业,内业工作最好的就只有带函数的计算器。当时距离贯通面还有最后一炮时,刘德尧只有21岁,虽胸有成竹,但也心情紧张。贯通最后时刻拉炮后,当看到两边巷道整整齐齐的对接,在场所有工人、管理人员和领导顿时沉浸在一片欢乐中,最后经测量平面和高程贯通误差分别为3.5cm、2.0cm,该精度远小于当时的规范和误差预计值,甚至小于目前的国家标准。

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4)

▲刘德尧在工作

之后在多个井工矿井项目中,实施类似贯通很多很多。对矿井设计方案也是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并得到业主和设计方采纳等,1990年12月,获得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

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荣耀之路

刘德尧,行走在一条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荣耀之路上。目前他与公司科技人员一道,实施项目主要有综放工作面断层区域设备稳定性调整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智慧梁场与物料验收系统分布式建设与数据集成的运营技术研究、磷矿分层切槽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软弱围岩特厚煤层顺槽快速施工技术研究等。近期参与成果有省部级工法等,其成果关键技术为:《城市综合管廊明挖段台车衬砌施工技术》、《煤矿斜井下向长距离快速衬砌施工技术》、《煤矿立井简易快速改绞施工技术》。

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5)

▲刘德尧

不断研究出来的新技术,攻克施工过程中爆破扰动对建构筑影响、高陡危岩基础施工、老城区复杂地下地基基础施工、隧道塌陷与穿水等一个又一个施工技术难题;使用新设备、运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应用新技术等建成了一座座隧道与桥梁、一条条公路与设施、一群群高楼与厂房等。为此公司收获有鲁班奖、太阳杯、巴渝杯、优质结构工程、施工工法、优秀QC成果、施工单项记录等等奖。而我们这座城市,也因为有这些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变得越来越美。

》》访谈

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刘德尧一尺一尺测量)(6)

▲刘德尧

记者:你是如何决定走上工程技术这条科研道路的?

刘德尧:是因为工作岗位需要。我所在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即原“四川煤矿建设第九工程处”,隶属于重庆国资委-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巨能集团下属国有企业,具有57年历史的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施工企业,矿建施工独具特色,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煤炭行业矿建工程施工前列,工程施工分布省内外,并延伸至国外,2018年首批取得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虽然一直从事公司施工技术及管理,但为了更为全面地掌握矿建理论知识、了解矿建发展前沿动态,更好地从事本公司矿建施工及技术研究,因此我选择了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习和矿业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学习。

从1984年不到20岁大学本科矿山测量专业毕业至今,一直在本单位系统从事本行业技术及管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除了本职工作上殚精竭虑履职尽责外,在技术钻研和科技项目研发方面,也更加孜孜不倦地不断创新和更加全面的开展工作。

记者:请介绍一下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和产出情况?

刘德尧:公司近三年科技经费平均价投入3000万元、3200万元、3150万元,(按照产值的3%归集),产出分别为34231万元、42653万元、37863万元。

记者:你在人才指导方面有什么独特方式?

刘德尧:我们会给公司里每一位新进的技术人才,规划他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有成就感、获得感、归属感。我也要求新进人才一定要保持终身学习,做到岗位成才。同时也认真做到言传身教,带动身边工作人员;培训指导方式以单独指导为主、培训会为辅的方式;经常深入项目部调研、指导与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