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生就一定得肝吸虫吗(一直吃小心惹上肝吸虫)
67岁的陈先生,是广东番禺人,今年查体无意间发现转氨酶升高,经过治疗及多次的复查之后,转氨酶仍持续的波动。直到最近,一张大便常规的化验单,终于搞明白了病因。陈先生的粪便里面,居然查出了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的虫卵,为了慎重起见,检验科工作人员让陈先生再次留取粪便样本进行二次检验,在第二份样本中再次发现肝吸虫虫卵,在陈先生的检查报告上镜下可以见到许多的虫卵,而这可怕的虫卵就是肝吸虫虫卵。详细的询问了病史才知道,陈先生特别喜欢吃生鱼片,几乎每月都能进食鱼生一到两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肝吸虫。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在我国的流行范围广,是目前比较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而广东、广西两省的感染率最高,其中感染途径大多是食入淡水生鱼片所致。
很多喜爱鱼生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经常吃鱼生也没啥影响啊?提醒大家可别掉以轻心,肝吸虫寄生周期很长,很可能已藏身我们体内,随时准备发威。
症状不明显危害却不容忽视
轻度感染是,患者无明显症状,而随着成虫的增多,可能出现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如肝区隐痛,食欲下降,有饱腹感,堵塞胆管可能出现梗阻性黄疸等。
如果不慎查出体内有肝吸虫也不必惊慌,吡喹酮与阿苯哒唑都是治疗肝吸虫的药物,早治疗早康复。
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着粪便排出,在水中经过第一宿主--淡水螺,再经过第二宿主--淡水鱼类,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为囊蚴。此时如果食用了含有囊蚴的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者生鱼片,就会感染肝吸虫。囊蚴经过胆总管到达肝胆管,经过1至2月发育为成虫,据报道,成虫在人体的寿命可能可以达到25年之久。
面对肝吸虫病,说到底,重在预防,而预防肝吸虫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自己。
5招教你远离寄生虫1.饮食习惯
尽量少吃或不吃生水、生菜、淡水生鱼等淡水食物,多选择食用深水鱼虾
2.高温杀虫
由于高温可以杀死肝吸虫幼虫,所以在烧、烤、烫或蒸全鱼时,尽量将鱼肉切薄,烹制的时候注意温度和时间
3.生熟砧板分开使用
鱼肉中的肝吸虫囊蚴可通过砧板、菜刀、盆碟、碗筷等厨具交叉感染,然后进入人口,使人感染上疾病,所以最好生熟砧板分开使用。此外在制作鱼类大餐时,应注意及时清理刀具,避免交叉污染。
4.喜欢吃生鱼虾的朋友要定期做血常规、肝脏彩超、便虫卵等检查;一旦出现黄疸、发烧、乏力、恶心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5.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杜绝病从口入。特别是接触过动物后,应及时洗手。如果养了猫狗,也不要给它们喂食生的鱼虾,并且要定期驱虫。
1. 验大便查虫卵(最简便)
2. 十二指肠镜下查胆汁的虫卵
3. B超和CT检查,肝吸虫病一般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发现,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指标等,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及CT检查发现。
误区1:酱油、芥末等调味料能杀死肝吸虫?
不能!肝吸虫的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非常强,因而调味品短时间内是无法起到杀虫的功效。
误区2、配上白酒,或是做成醉虾、醉蟹就足以“消毒”
不能!长期喝酒不但没办法杀肝吸虫,反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长期过度的喝酒,让辛勤的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会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会发生出血、腹水、肝昏迷、肝癌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误区3、与别人共餐时有鱼生,自己不食用鱼生,会感染吗?
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寄生在鱼肉上的肝吸虫囊蚴可污染到筷子,交叉污染到别的热菜。
肝铁侠建议各位在饮食方面应多留意,少吃没有完全熟透甚至是生的食物如鱼类、虾类等,这些食物肝吸虫太多,杀虫消菌都无法完全处理干净,长期食用会给肝脏增加负担,甚至还会诱发更多疾病,因此,饮食需谨慎。
@头条健康#青云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