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的奇闻异事(清代两则宫廷趣闻)

清朝时,在京城的内阁,翰林院等机构都设有供事一职。这供事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就是给这些机构里的官员动动笔或是跑跑腿的书吏。虽然是在政府部门里工作,不过,这些供事却不属于编制。任期满一定年限后,官员会对这些供事进行考核,如果运气好,考核过关的话,就能谋个小官做。

雍正时,内阁有个供事,姓蓝,浙江富阳人。这蓝某在内阁当差很是勤快,办事也颇为谨慎。

乾隆年间的奇闻异事(清代两则宫廷趣闻)(1)

雍正六年的元宵节,蓝某的同事全都回家过节去了,唯独只有蓝某一人留在了内阁。一个人很是无聊,蓝某就独自喝起小酒来。

就在蓝某自斟自饮时,一个身材魁梧,穿着光鲜的男人来到了内阁,蓝某一见,以为这人是某个值夜班的官员,于是就迎上去,请他坐下喝一杯。

男人也不客气,欣然就座。坐下后,就问蓝某,你是什么官啊?蓝某连忙回答说,我不是什么官,只是一个供事而已。男人又问蓝某姓名,蓝某又老实地回答了。

之后,男人又问蓝某在内阁是做什么的。蓝某回答说,主要就是收发各种文书。男人问蓝某,你的同事有多少人,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啊?蓝某回答说,我有四十来个同事,他们今天晚上全都回家过元宵节去了。

乾隆年间的奇闻异事(清代两则宫廷趣闻)(2)

男人就问蓝某,你为什么不回家去过节呢?蓝某说,朝廷公事极为重要,如果人人都随意回家去了,万一要是有什么事儿,那谁来承担呢。

男人和蓝某又聊了一会后,问蓝某说,你在这儿当差,有什么好处没有。蓝某回答说,等到任期满了后,可以选个小官来当。男人问蓝某,当个小官就满足了吗?蓝某回答说,如果能到广东河伯所当个官就最好不过了。

男人问蓝某为什么有这种想法,蓝某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在河伯所做官,那些往来的船只都会送礼物呀。

男人听了后,哈哈大笑,然后又和蓝某喝了两杯酒之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蓝某还在内阁上班,突然圣旨就来了,说是让他到广东河伯所去补缺。原来,昨天晚上和他聊天的人,正是喜欢微服私访的雍正皇帝。

乾隆年间的奇闻异事(清代两则宫廷趣闻)(3)

蓝某人运气好,值个夜班都能碰到微服私访的雍正皇帝。但这让人羡慕的好运气背后,却与蓝某踏踏实实地工作分不开。整个事情看似偶然,但在偶然的背后,却有着必然。比如,在乾隆年间,和蓝某一样运气好的杨瑞莲就是个例子。

常州人杨瑞莲是官员梁诗正的一个远房亲戚。他跑到京城来投奔梁诗正,因其善于书法,梁诗正就把他推荐到了西清古鉴馆去做了一个书写人员。

这年八月十三这天午后,杨瑞莲一个人在馆里,一个陌生男人突然来到了馆里,杨瑞莲也不认识这人,于是也就简单地打了个招呼。

乾隆年间的奇闻异事(清代两则宫廷趣闻)(4)

男人坐下后,问杨瑞莲,馆里的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杨瑞莲就说,全都去参加乡试去了。男人问杨瑞莲,你怎么不去参加乡试呢。杨瑞莲就回答说,我本来也想去,但是恐怕万一宫里有什么事儿来这里找不到人,所以就留下来了。

男人听了后,就问了问杨瑞莲的姓名,籍贯,然后又让杨瑞莲把他所写的文书拿出来看了看。就在男人对杨瑞莲的书法大加赞赏时,几个太监进来了。这时,杨瑞莲才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乾隆皇帝。

想到刚才自己的无礼,杨瑞莲吓得不轻,赶紧跪下叩头,乾隆也不在意,笑了笑之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乾隆对梁诗正说,你的那个亲戚倒是个实诚人,字也写得不错,没有去参加乡试,实在是太可惜了,就赏他一个秀才吧。

乾隆一句话,爱岗敬业的杨瑞莲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成了秀才。看吧,这做人老实,运气不错吧。

不仅如此,后来,杨瑞莲做了湘潭县令,因为爱惜自己的笔墨,不肯为上司写字,受到了弹劾。结果,乾隆一看马上就说,杨瑞莲是个老实人,这个我是知道的。于是,杨瑞莲又很幸运地保住了官位。最后还坐到了知府的位置上去。

乾隆年间的奇闻异事(清代两则宫廷趣闻)(5)

蓝某也好,杨瑞莲也罢,这俩人看似是运气好,才受到了皇帝的青睐,其实,这和他们俩人老实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不是俩人诚诚恳恳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坚守岗位,就算是皇帝天天来微服私访,也是不可能碰到他们的吧。

所以,老实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