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第一首为什么是张九龄(张九龄一首唐诗)

提到唐诗和张九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著名的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在唐朝的时候曾经担任宰相,治理国家,为盛唐的发展付出了卓越的努力就是这样的一个宰相,还能有如此高的文采,不得不让人叹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唐诗三百首第一首为什么是张九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唐诗三百首第一首为什么是张九龄(张九龄一首唐诗)

唐诗三百首第一首为什么是张九龄

提到唐诗和张九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著名的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在唐朝的时候曾经担任宰相,治理国家,为盛唐的发展付出了卓越的努力。就是这样的一个宰相,还能有如此高的文采,不得不让人叹服。

可惜的是,张九龄担任宰相并没有收获良好的结局。公元736年,在他58岁的时候,被罢相,第二年的时候就被贬为荆州长史,从此就开始远离政治中心。而在这个时候,他写出了一首非常经典的唐诗。虽然只有20个字,去完全概括了自己这几十年的人生起伏。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照镜见白发》,从题目当中就能够看出,这是一首唉叹生命逝去、青春年华不在的诗歌。当时的张九龄已经将近60岁,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曾经有过位极人臣的荣耀,也曾经有过被贬千里之外的遭遇。

在这首唐诗的一开篇,张九龄就概括了自己的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当年的时候,张九龄也是有青云之志,而且位极人臣,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但是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早已经不是宰相之身,现在只是一个清闲的职位,无事可做,只能终日蹉跎。

最后两句是张九龄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早晨起来的时候,张九龄来到镜子前梳妆打扮,却已经看到有不少的白发;而且自己和镜子当中的那个人一样,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对于张九龄来说,从位极人臣到无人过问,其中的落差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再加上现在的自己,位于偏远之地,而且年华老去,内心当中更是多了几份悲壮。他虽然是唐初名相,但是却依然敌不过李林甫等人的排挤,宏图大志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非常大的遗憾。

晚年的张九龄就一直在这样的心境当中度过。三年以后的公元740年,62岁的张九龄带着遗憾溘然长逝。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