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1)

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知识点的认识】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产生的条件: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3)方向: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例如按图钉,其方向可以与墙面垂直,与天花板垂直,也可以与水平桌面垂直,无论这个面如何放置,压力的方向总是要与接触面垂直的.

(4)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5)辨析:重力和压力的区别

重力压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施力物体地球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
联系在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重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注意点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6)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命题方向】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命题:(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方面出选择题;(2)利用压力的作用效果方面来体现控制变量法;(3)作图题:重力、压力的示意图

【解题方法点拨】

注意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于联系,学会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2)

2.力作用的相互性

【知识点的认识】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由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当受力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时,同时也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互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命题方向】

找出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是中考命题点.

【解题方法点拨】

(1)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以下特点:

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②同时产生,同时消灭,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③性质相同,如小孩对墙的力是推力,墙对小孩的力也是推力.

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它同时也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

2.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的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4)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受平衡力作用.

【命题方向】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平衡力结合是命题的方向,学生往往理解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这个误区也是命题的知识点.

【解题方法点拨】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学好力学的关键.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3)

3.重力示意图

【知识点的认识】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都反映了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精确,力的示意图简约.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与水平面垂直,所以在画图时,或是找到竖直方向,或是找到水平方向都可以.但不少要求画出重力示意图的习题常有干扰因素出现,致使学生容易产生误解.

【命题方向】

画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是中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方法点拨】

总之,无论是画重力的图示还是示意图,最重要的是要找准重心和增大其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我们不要被题意中的其他因素所误导.

3.力臂的画法

【知识点的认识】

力臂的画法:(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适当延长.

(3)在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在垂足处画出直角,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让另一条直角边通过交点,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命题方向】

力臂的画法,判断是什么力臂都是命题方向.

【解题方法点拨】

画杠杆示意图时应注意:

(1)阻力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有部分同学认为阻力由石头的重力产生,所以阻力作用点应画在石头重心上,这是错误的.

(2)确定阻力方向.当动力使杠杆绕支点顺时针转动时,阻力一定使杠杆逆时针转动.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力臂可用虚线画出并用大括号标明,也可用实线画出.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4)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5)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且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较大,很多同学难以正确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出现了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静止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作用,那么这两个力也一定是平衡力.

【命题方向】

主要命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物体的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已知两个力为平衡力,根据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3)根据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题方法点拨】

两个力彼此平衡,理解二力平衡的含义,要抓住两个要点:(l)一个物体,同时受两个力作用;(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平衡力作用下,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依然处于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一定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反之,静止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作用,那么这两个力也一定是平衡力.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6)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7)

巅峰赛战力为什么加5分(别让这12分拉了你的名次)(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