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大文人写作习惯(古代文人只会创作)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这个词汇就经常被提及并且使用。“文人墨客”是什么意思呢?文人,一种意思是指周之先祖。在《诗.大雅.江汉》里有写:“告之文人。”一种意思是指会读书能写文章的人。

在《与吴质书》里有写:“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由于各历史王朝统治者的刻意引导,文人变成了只会读书、只读书的读书人,就像韩邦庆在《海上花列传》中说的:“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与不问整天吃花酒做艳诗。”渐渐的,文人变成了只读书做文章的读书人的代名词。

其实纵观古今,有很多文人墨客,他们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在很多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不仅仅是文人还是“能人”。他们的身份不只是文人还身兼数职。在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文人,他们除了诗词文章做得好,而且还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古代各大文人写作习惯(古代文人只会创作)(1)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内政外交爱国左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们所熟知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离骚》中的名句。这首诗词的作者屈原不但能写《离骚》,还是内政外交的爱国左徒官。他担任左徒官的时候,诸侯国秦国异常强大,为了扩张版图不断的攻伐各国。屈原认为联合六国的力量一同对付强大的秦国是当下最有效的保护国家的办法。

怀王十一年,屈原终于通过不断的奔波和自己舌战群儒的口才成功的联合了诸侯六国,一同对抗强大的秦国,楚、魏、韩、赵、燕、齐六个诸侯国的君王都在楚国的郢都聚首,当时,楚国的强盛仅次于秦国,他们都让楚怀王做联盟的首脑。联盟的力量如同屈原的设想一样制止了强大诸侯秦国的扩张攻伐。同时,屈原更是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内政外交都交给屈原处理。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秦国的相国就谋划挑唆楚国的昏聩的贵族一同陷害屈原并且瓦解了六国联盟。也就是在屈原遭受贬低陷害的时候,创作了一篇伟大的著作楚辞《离骚》。

古代各大文人写作习惯(古代文人只会创作)(2)

这首楚辞是屈原自述的政治生涯的传记,通过浪漫抒情的方式叙述自己的事迹和抱负;赋、比、兴这三种修辞方式灵活的结合相互转换是这篇文章言语表达的主要特点,无论是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还是描绘一些香草等事物的特征都采用了大量的夸张浪漫主义手法来表现,引用许多神话传说,展开幻想的多彩小翅膀让《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加丰富。

《离骚》全诗共有九个部分,十四个意段。主要是叙述了屈原回顾之前的生活经历,阐述了诗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立志要报效国家,爱护百姓。他看到百姓们饱受战争之苦,力劝楚怀王任人唯贤,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的挫折以及不气馁不退缩不断的积极自修,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因为诗人的见解和政治思想不溶于当时的世家贵族,不被他们理解,受到他们的诬陷排挤,不愿屈服,陷入孤独和绝望的境地。

后来,受到姐姐的劝诫,跟重华畅谈,并接受灵氛和巫咸的建议,离开楚国,却又有爱国之心的矛盾不忍心放弃自己热爱的祖国而离开,片尾期盼着怀王能够回心转意并且展开美好的幻想愿景。全篇反映出作者屈原对于振兴楚国的浓烈的愿景,他的爱国感情像热恋的男女一样痴狂,并且整首诗都在无情的斥责国家昏聩无能占用资源的世人贵族和揭露当时权高腐败的暗黑势力和糜烂的政治前景。

屈原左徒官虽后期不得重用,为国家腐败无力挽救投江自尽,却也在前期展现了他内政外交的政治手腕,联合六国抗秦。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他不失为政治领域的领头羊,佼佼者。

古代各大文人写作习惯(古代文人只会创作)(3)


(二)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中郎将相如平定西南夷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曲独具特色的《凤求凰》帮助司马相如赢得自己心上人的眷顾相随,也为后代青年男女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竖起了一面旗帜,也曾促成无数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更为后世文坛常用,多次被《西厢记》、《墙头马》、《玉簪记》、《琴心记》等等文学作品所使用。

这部作品使用了通体比兴的手法,不单单是包含了热情而又浓烈的求偶情感,还通过比兴的手法描绘了两个主人公的非凡理想、默契的知音和高尚的旨趣等等丰富的意义含韵。

整首诗集言语浅简,深含寓意;感情热烈而又奔放,缠绵而又深挚,结合了楚辞的旖旎绵邈以及汉代民歌的明快清新于一体,此篇诗集不失为一部巨作,但是我们的诗人司马相如不单单文采出众。

在汉武帝时期,他还曾先后任职于郎官、中郎将,在任郎官之时,恩威并施发布《谕巴蜀檄》,安抚巴蜀百姓,收复巴蜀民心,在任中郎将的时候,他受命持节出使西南夷,笼络西南蛮夷,平定西南夷期间,将旧有的关隘拆除,扩大了西汉边关。并且,将灵关道开通,在孙水之上搭建桥梁直接联通笮、邛。所以,他不单只是文采出众的文人墨客,还有其政治手腕安内攘外。

古代各大文人写作习惯(古代文人只会创作)(4)


(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代奸雄平定中原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词是曹操求贤若渴于天下的明确表现。

据说,这篇诗词是曹操赤壁之战前后所做,跟曹操其他诗作相同,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性质,都会跟曹操当下的政治策略和路线相吻合,这首诗词的政治意义和内容都添加在浓烈的抒情意境中,整首诗使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寓理于情,充分地发挥了诗歌的特长,以情动人。

当时,他发布了各种举贤令来充沛自己的阵营,并通过诗词宣传他的主张。曹操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在《短歌行》中使用对情人翘首以盼的饥渴来做比喻,显示他急切而又热烈的情感。亦如他官渡之战赤脚迎许攸的作为。

曹操不但是历史有名的文人墨客还是胸怀大志、心怀天下的大丈夫,他敢做敢当、不拘泥于小节,用雷厉风行的手腕平定中原,改革了东汉年间残留的许多恶政,实行屯田制,努力发展生产,为何乱世的百姓们抑制豪强,提倡节俭并推行法制,稳定了当时的大半天下。

他这一生有大胜也有大败,但是却一直自强不息,乐观奋发先后创作《观沧海》、《龟虽寿》为后人所传唱,内含老当益壮、不因暮年而消沉、永不停止、不为天命而菲薄的统一天下九州、稳定中原局势的理想和抱负。亦如我们的毛爷爷所说的,小说里的曹操是跟刘备形成对比的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演义为了突出人物特点刻意加深了曹操的奸雄特色。

其实综合考虑,曹操并不算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正义一方的,他为百姓的凄苦而心酸,对百姓在战乱年代的悲苦命运而感到凄凉,他为一统中原而努力,汉是没落腐败的,已经不能再为天下百姓搭建庇护伞了。他还说喜欢曹操的诗,充分体现曹操的慷慨悲凉的心境和气魄雄伟的抱负胸怀,大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古代各大文人写作习惯(古代文人只会创作)(5)


(四)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临川先生低息贷粮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首诗词是跟苏轼一起被大家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创作的最著名的思乡诗,这是他晚年退居南京,纵情在山水之间的诗词。前一句写美景宜人,后一句现思家情怀,看似前后不太协调,却是通过乐景写哀情,让悲伤哀怨的情感更加凄凉悲哀。

王安石的诗词经常被我们吟诵,但是他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也是特别有代表性的实干派系官僚,他在其位谋其职为穷苦百姓们办实事,在任职期间,帮助百姓改善了农田水利的灌溉,组织百姓挖坡塘修堤堰。在百姓青黄不接的时候,用管库里的存粮低利息贷粮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虽然他的变法由于后期没有及时接收反馈,脱离现实。

但是,他的变法也是根据现实,从上到下的政治教育、军事、和经济的全面改革,带着浓重的法家思想的色彩。他本身含有是儒家学说的治世理想,体现了百家学说结合的趋势,客观推动当时的君主专制的发展。

古代各大文人写作习惯(古代文人只会创作)(6)


结语:

不管是屈原的合六国抗强秦,司马相如的平定西南夷,还是曹操的平定中原统一九州,或者是王安石利民,造福百姓的低息贷粮,他们都是杰出的文人墨客,也可以在自己的理想抱负领域一展所长,积极奋进,自强不息。

文人墨客并不仅仅是读书做文章的代名词,也不单单是置国事与不问,整天吃花酒只会做艳诗的风流雅士,他们不仅会作诗写文章舒展自己一腔热血、抱负胸襟,他们还有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实践的真知灼见,他们为自己的抱负理想努力付出,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共同推进历史齿轮的转动他们一起搭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宝塔,为中华文化投石奠基。

这里所说的几位文人名家还只是历史长河之中的冰山一角,有千千万万的文人墨客,从事各个行业领域尚待我们去发现,你有发现吗?


参考文献:

《史记》 《离骚》《凤求凰》

《三国志》《资治通鉴》

维基百科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