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磷矿价格(磷化工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亚前海证券,李子卓、丁俊波)
1.磷矿——战略资源、地位突出1.1.概述:磷矿是农业和工业基础原料
磷矿为我国战略性资源之一。工业和农业产品中的磷主要从磷矿石中提取,它既是制取磷肥、饲料等的重要化工矿物原料,也是精细磷化工产品的磷源,因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地壳表生磷来源于火山喷发。目前地球上的磷元素主要存在于地幔中,地幔中磷的平均丰度值约为 7×10 -6,而地幔的体积较为庞大,占了地球体积的 80%以上。对于我们所能开采的磷矿来说,海底火山喷发对目前地表磷资源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远古时期火山的不断喷发,才能将地底所埋藏的磷资源,不断的带到地表中来,最终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地表。
地球上磷元素在陆地系统和水生系统中循环。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人类通过对土壤、岩石中存在的磷元素进行提炼、加工,将其转化为日常的磷酸盐产品(通常为磷肥),植物吸收后将磷元素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其自然枯萎凋零后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也会重新回归大地,自此陆地上的磷元素形成闭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海底火山爆发为水生系统带来磷元素,此外,经人为施肥以及雨水等条件的诱发,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磷元素随着河流湖泊等渠道向大海汇集,海底动植物通过海水对磷元素进行吸收,再经过人为的捕捉、食用、排泄等过程,让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磷元素重新回归陆地系统的循环。
我国磷矿储量中 87%为沉积型磷块岩。我国磷矿类型有沉积型、变质型、岩浆岩型、鸟粪型和风化型,其中前3 种为主要类型,占总量的99.6%。沉积型磷矿占全国总量的 87%,其矿床规模大,矿床品位相对较高,是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变质型和岩浆岩型磷矿占14.6%,这两类磷矿床一般规模较小,品位低,但矿石易选,岩浆岩型磷矿还共伴生铁矿、蛭石、石墨等矿产,在目前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在综合开采利用。鸟粪型及风化型(都属于表生型)的磷矿只占0.4%。
我国磷矿资源分布集中。集中度方面,我国磷矿主要分布于九个地区,分别为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马边地区和湖北宜昌、胡集、保康地区。这些地区所含有的富矿较多,总占有面积达全国的 80%,是目前开发和使用的主要地区。
我国磷矿资源品位较低。品位方面,根据刘龙琼在《国际国内磷矿资源开发最优边际品位及其预测研究》一文中的数据,我国的磷矿石平均品位只有可开采储量平均品位为 16.86%,是世界上磷矿石平均品位最低的国家。我国磷矿品位低于 25%的储量占比超过一半,富矿( ≥30%)储量仅占全国储量的 9.4%,磷富矿储量集中分布贵州、云南、湖北省份。
1.2.工艺:多以露天开采、浮选工艺为主
磷矿的开采方式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露天开采是指采掘设备在敞露的条件下,以山坡露天或凹陷露天的方式,分阶段向下剥离岩石和采出有用矿物的一种采矿方法,主要流程包括五个部分:穿孔、爆破、装采、运输以及排土。露天开采具有成本低、劳动条件好、工作安全和矿石回收率高等优点,但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存在粉尘等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地下开采是指通过挖掘、爆破等技术深入到地下矿洞来对磷矿资源进行挖掘,主要流程包括开拓、采切和回采。当矿床埋藏在地表以下很深的地方时,采用地下开采方式是较为合理的。地下开采具有减少扬尘问题和避免自然环境影响开采进程等优点,但过程比较繁琐,建设周期较长。
我国磷矿采用露天开采加地下开采同步进行的方式。对于我国的资源条件来说,我国的磷矿石 87%为沉积岩,70%为中低品位胶磷矿,矿物颗粒细,嵌布紧密,有害杂质多,开采难度大,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采用露天开采加地下开采同步进行的方式。观之全球其他磷矿生产大国,比如摩洛哥以及美国,这两国的磷矿特点较为明显,二者的磷矿中大多数为沉积层,矿层深度较浅,同时矿产的品位也比较高,因此较为适合露天直接开采。
磷矿的选矿工艺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在人类大规模开采利用磷资源的过程中,磷矿选矿工艺也随之不断发展。传统的磷矿石选矿工艺有:擦洗脱泥法、重介质选矿法、浮选法以及重磁浮联合法等。新型磷矿石选矿工艺主要有:微生物处理法、干式电选法、磁罩盖法以及选择性絮凝法等,虽然新型工艺的实验室指标较好,但是几乎没有在工业中应用。工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磷矿石选矿工艺有助于得到品位高、回收率高、成本低的磷精矿。
浮选工艺为磷矿选矿中应用最多的技术。浮选工艺分为正浮选工艺、反浮选工艺、正-反浮选工艺、反-正浮选工艺和双反浮选工艺。正浮选工艺适用于嵌布粒度很细的硅质及硅酸盐型磷矿。将磷矿石一次磨细到单体解离,添加 S 系列抑制剂将脉石矿物抑制,然后添加捕收剂将磷矿物浮出,这种工艺流程简单,杂质分离效率高。反浮选技术适用于高碳酸盐低硅含量磷矿石,是在弱酸介质下抑制磷矿物,然后用选择性强的捕收剂浮出碳酸盐矿物,此工艺流程简单,碳酸盐分离效率高,实现了常温和低温浮选。
正-反、反-正和双反浮选技术主要用于硅-钙(或钙-硅)质磷矿石,其实质是碳酸盐浮选和硅酸盐浮选两种技术的组合,用两步浮选工艺分别排除磷矿石中的碳酸盐和硅酸盐杂质。
1.3.中国 :磷矿自给自足、下游主要为肥料
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传统磷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农业领域。从产业链来看,磷化工产业链的上游起始于磷矿石,通过硫酸浸泡、加热等方式可制得中游产品磷酸以及黄磷等。这些产品最终被制成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草甘膦、磷酸铁锂等下游产品,分别应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其中磷化工产业链最大的下游领域为农业,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用于制作磷肥(主要为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磷矿石占比约71%。
磷肥以磷矿石为原料,在不同的环节中有不同的去向。磷肥是我国三大基础肥料之一,在整个磷肥产业链中,磷矿资源在不同的环节中有不同的去向。由于选矿、运输等措施部分磷矿资源会损失,只有精选出的磷矿资源才能被用来生产磷肥等下游产品,在此过程中损失的磷矿资源一般存在于矿渣、废水中,难以再利用。当磷矿石进入磷肥企业中,在磷肥加工过程中,部分磷进入产品中,但是由于机械损耗、三废处理会产生一定的资源损失。
磷与农业息息相关,土壤中磷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磷对农作物的生长繁殖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将明显受到抑制。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必须通过施用磷肥来补充。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计,在上世纪70-80 年代的近20年中,世界谷物增加的产量中有 40%产量是由于化肥用量增加带来的。
磷肥对不同农作物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磷肥的增产效果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主要是土壤性质,作物类型及肥料自身的特点。以作物类型来看,每千克可分别实现马铃薯增产 33.2 千克、玉米增产9.1 千克、小麦增产 8.1 千克、油菜增产 6.3 千克、水稻增产4.7 千克、棉花增产2千克。对于磷肥的增产效果来说,随着施肥技术的改进和釆用精准施肥条件,单位磷肥对农作物的增产量会迅速提升。
我国磷矿石自给自足,进出口比例低。2017-2021 年我国磷矿石产量在 8000-13000 万吨/年,进出口量均不超过100 万吨,自给率接近99%。磷化工产业链各下游产品中所包含的磷元素主要来自于磷矿石。因此我国具有较为完整的磷矿石产业链。 磷矿石开采受政策严格控制,产量总体下降。由于我国磷矿石长期以来存在着过度开采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政策对磷矿石的管制逐渐趋严,磷矿石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磷矿石在2021年的产量约为 10271.8 万吨,虽然较 2020 年有所增长,但相比2017年水平下降 16.6%。
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是传统磷化工主要下游产品,近年来过剩产能得到出清。用于生产 MAP 以及DAP 的磷矿石占比分别约35.5%以及 35.0%。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政策不断强调减肥增效,我国化肥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有了明显的下滑,2021 年我国MAP 和DAP的产量分别为 1242.7 万吨以及 1354.0 万吨,表观消费量分别为864.1万吨以及728.3 万吨。与 2017 年相比产量分别下降了46.3%和23.0%;表观消费量分别下降了 57.8%和 34.8%。
磷酸铁锂属于磷酸盐的一种,是目前磷化工产业链中增长最快的下游产品。在“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趋势愈发明显,而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的高速增长,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在逐步放量。2021 年磷酸铁锂产量以及表观消费量分别约为45.16万吨以及45.2 万吨,2017 年以来 CAGR 分别约为42.4%以及42.1%,在磷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中增长最快。
2.供给:我国产量全球领先、一体化优势明显2.1.我国储量全球第二、产量全球第一
磷矿石全球分布集中,我国储量排名第二,产量排名第一。根据USGS 2021 年数据,全球磷矿石储量主要分布在摩洛哥、中国、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其中摩洛哥磷矿石储量为500 亿吨,占比约70.42%,为全球第一,我国磷矿石储量仅 32 亿吨,占比4.51%,位列全球第二。世界主要磷矿石生产国包括中国、摩洛哥、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其中中国以38.6%的磷矿石产量占比位列全球第一,摩洛哥产量占比为17.3%,位居其后。中国磷矿石储量全球占比仅为 4.51%,产量却占全球38.6%,储采比低,磷矿石存在过度开采问题。
全球磷矿石产量逐年下降。磷矿石作为一次性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不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导致其储量和产量增长有限。根据USGS数据,2021年全球磷矿石产量约为 22000 万吨,相比2020 年的21900 万吨小幅上涨0.46%,相较 2017 年的 26900 万吨下降 18.22%,近5 年总体呈下降趋势。
国内磷矿石产能、产量分布集中度高。产能方面,2021 年我国磷矿石产能排名前三的企业为贵州磷化集团、云天化和兴发集团,产能占比分别为 24.13%、21.11%和 8.75%,产能占比之和超过50%。产量方面,2021年我国磷矿石产量主要分布在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四个省份,湖北省磷矿石产量最多,占全国总产量的 46.58%,超过贵州(23.78%)、云南(19.7%)两省磷矿石产量之和,四川省磷矿石产量占比为7.55%。
国内磷矿石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 年有所增长。2017-2020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连续下滑,从 2017 年的 12313 万吨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8917 万吨,2021 年磷矿石产量为 10272 万吨,较2020 年上涨约15.2%,2022 年 1-5 月磷矿石产量为 4160 万吨,较2021 年1-5 月的3926万吨上涨6.0%。(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产业链布局一体化、矿产优势凸显
磷化工企业布局产业链一体化,磷矿以自供为主。随着磷化工企业产业链延伸,对自有磷矿石的需求逐步攀升。具备磷矿石生产能力的企业中,仅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部分磷矿石用于外销,其他企业均为自用。2021 年 7 月云天化集团宣布不再对外出售磷矿石,外销占比进一步减少;川恒股份控股子公司福麟矿业开采出的磷矿石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生产,其余部分根据市场价格对外销售。企业惜售,磷矿石供给偏紧,主矿区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产业链一体化下,磷化工企业纷纷布局上游磷矿。国内磷化工企业远期磷矿石扩产规模达 2220 万吨/年。其中,兴发集团200 万吨/年产能预计年内投产,川恒股份、川发龙蟒、司尔特、云图控股、新洋丰、湖北宜化等多家企业规划产能预计于 1-3 年内陆续建成。磷化工企业积极布局磷矿生产,以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丰富磷化工产品结构,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2.3.环保等政策趋严、开采新增难度提升
政策推动磷矿石产能出清。受国家环保限采及长江保护治理等政策影响,磷矿开采行业落后产能持续退出,限制了磷矿产量的增长。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严控炼油、磷铵、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多措并举推进磷石膏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稳妥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国内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主要磷矿产区近年也陆续出台磷矿石限产相关政策,随着磷矿石各主要产区企业限产减产,新的磷矿开采审批制度日趋严格,磷矿石供给趋紧。
部分地区磷矿开采上限逐年下调。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2022年省内磷矿石开采量限额为 1000 万吨,相比 2016 年的1400 万吨降幅达到29%,这是自 2016 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第三次下调此约束性指标。先期下达总量控制计划为 850 万吨,其中远安县 240 万吨、兴山县210 万吨、夷陵区400 万吨。
政策推动下,我国部分省份磷矿石明显减产。我国磷矿产区的4个主要省份中除湖北外,其他省份均有明显减产:2021 年贵州磷矿石产量为1898 万吨,较 2017 年的 5091 万吨下降62.72%;2021 年云南磷矿石产量为 1563 万吨,较 2017 年的 2292 万吨下降31.8%;2021 年四川磷矿石产量为 724 万吨,较 2017 年的 987 万吨下降26.65%。2021 年湖北磷矿石产量为 4054 万吨,较 2017 年的 3926 万吨小幅上涨3.24%;
3.需求:农业景气上行、新能源提供增量3.1.农业景气上行带动磷矿石需求
3.1.1.农产品价格上涨、种植面积增长
磷化工产业链最主要下游为农业。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用于制作磷复合肥的磷矿石占比约 71%,黄磷和磷酸盐占比分别为7%和6%。目前主要磷肥产品包括,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钙、重过磷酸钙等。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磷矿石需求起到支撑作用。截至2022年6月23日,国内小麦现货价报 3125.56 元/吨,同比增长21.25%,较2020年同期上涨 34.88%;大豆现货价报 5785.79 元/吨,同比增长10.67%,较2020年同期上涨 41.48%;玉米现货价报 2885.41 元/吨,同比增长0.48%,较2020年同期上涨 32.14%。农产品价格上涨,有望促使磷肥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磷矿石需求提升。
耕地面积上涨,磷肥需求增加,带动磷矿石需求增长。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 176,447 万亩,同比增长 1,295 万亩,涨幅为0.7%;谷物种植面积为 15.03 亿亩,同比增长 2.3%,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6.5亿亩,同比增长 5%,小麦种植面积为 3.54 亿亩,同比增长0.8%。国内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提升有望促使磷肥施用总量的提高,从而将带动磷矿石的需求增长。
另外,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有望对磷肥需求起到支撑作用。截至2022年 6 月 22 日,玉米 CBOT 期货结算价报693.75 美分/蒲式耳,较年初上涨17.73%;大豆 CBOT 期货结算价报 1652.75 美分/蒲式耳,较年初上涨21.93%;小麦 CBOT 期货结算价报 988.75 美分/蒲式耳,较年初上涨30.45%,并且仍处于上行通道。
3.1.2.磷肥价格持续上涨、行业景气上行
国内磷酸一铵产能逐步出清,磷酸二铵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2017年,国内磷酸一铵年产能为 2536 万吨,随着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行,中小企业的退出力度加大。2021 年国内磷酸一铵产能为1935 万吨,较2017年下降 23.7%;2021 年国内磷酸二铵产能为 2082 万吨,较2017 年下降14.46%,产能持续出清。同时,受益于下游的需求旺盛,磷肥企业开工饱和,磷酸二铵整体开工率仍然逐步提升,2021 年磷酸二铵开工率达71%,较2018年提升 6.78pct。
2021 年我国磷铵出口量大幅上涨。由于2021 年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海外磷铵厂家生产成本大幅上涨。相比之下,我国磷铵在成本和价格上具有较大优势。 2021 年,我国磷酸一铵出口量为378.5万吨,较2020 年的 253.0 万吨上涨 49.61%,我国磷酸二铵出口量为639.7万吨,较2020 年的 573.2万吨上涨 9.15%。
磷铵价格上涨带动行业景气向好。2021 年以来,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价格快速上涨。截至 2022 年 6 月 23 日,磷酸一铵价格从2021年年初的2043 元/吨上涨至 4694 元/吨,涨幅达 129.76%,磷酸二铵价格从2021年初的 2350 上涨至 4250 元/吨,涨幅达 80.85%。磷肥为磷矿石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磷肥价格的持续上涨为磷矿石价格形成较强支撑。
磷铵库存目前仍处低位水平。目前国内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库存处于低位,显著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且继续呈现下行态势。截至2022年6月17 日,磷酸一铵周库存量为 5.2 万吨,较2021 年初的16.1万吨下降67.70%,较 2020、2019 年同期的 15.5 万吨、21.4 万吨分别下降65.79%、75.70%;磷酸二铵周库存量为 3.4 万吨,较2021 年初的8.35万吨下降59.28%,较 2020、2019 年同期的 19.3 万吨、16.8 万吨分别下降82.38%、79.76%,降势显著,反映了行业需求强劲。
3.2.新能源打开需求增长新空间
新能源锂电池的组成材料中含有丰富的磷元素。正极材料方面,近年来磷酸铁锂得到市场认可和广泛应用,它具有原料丰富、价格相比其他材料来比较低廉、环境友好,循环性能优异和高安全性等优势。电解液方面,六氟磷酸锂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也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
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近年来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 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其中指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经过 15 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21 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用高、产量提升速度快。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不断扩张,产量提升较为明显,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月度产量已超过三元材料电池。2022 年 5 月,国内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分别为16.3 千兆瓦时和 19.2 千兆瓦时。增速方面,2021 年国内三元材料产量合计93.86 千兆瓦时,同比增长 100.36%,磷酸铁锂产量合计125.38千兆瓦时,同比增长 267.34%。同时,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二者开工率皆保持较高水平。2022 年 5 月国内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开工率分别为84%和92%。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带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为磷化工下游新兴的应用领域。产量方面,2021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67.7 万辆,同比增长 152.5%。2022 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4.6 万辆,超过 2019 年全年产量水平。销量方面,2021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50.7 万辆,同比增长 165.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带动了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的提升。
磷酸铁锂装车量和产量的提高,带动磷矿石需求提升。装车量方面,2021 年磷酸铁锂月装车量呈上升趋势,月同比增速维持在110%以上。2021 年全年磷酸铁锂累计装车量为 7.98 万兆瓦时,同比增长227.4%。2022 年以来,磷酸铁锂装车量继续上涨,2022 年5 月磷酸铁锂月装车量为1.02 万兆瓦时,同比增长 126.5%。产量方面,2021 年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大幅增长,累计产量为 12.54 万兆瓦时,同比增长267.3%。2022年以来继续保持增长,2022 年 5 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1.92 万兆瓦时,同比增长119.4%。
磷酸铁、磷酸铁锂价格上涨,对磷矿石的需求到支撑作用。截至2022年 6 月 23 日,我国磷酸铁的市场均价为 2.52 万元/吨,较2021年年初上涨约 110%,磷酸铁锂的市场均价为 15.6 万元/吨,较2021 年初上涨约310.5%。磷酸铁、磷酸铁锂价格除在 2021 年年末和2022 年4月有微小回调外,其价格走势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上涨原因主要受目前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所致,叠加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占比提升。另外,2021年全球已有包括特斯拉以及戴姆勒在内的多家车企宣布转型磷酸铁锂。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景气以及磷酸铁锂电池的逐步回潮,未来全球磷酸铁、磷酸铁锂需求有望持续上行。
磷酸铁锂库存处于低位,供给紧缺。2021 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热度持续升高,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爆发,市场火热带动磷酸铁锂厂家订单饱和,多数厂家通过消耗库存满足磷酸铁锂需求的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6月 17 日,磷酸铁锂周库存为 132 吨,较 2020 年同期的395 吨下降66.6%,较 2019 年同期的 371 吨下降 64.4%。
4.趋势:价格持续上涨、出口政策受限4.1.供需错配下,全球磷矿石价格高涨
磷矿石海外价格创历史新高。2022 年3 月以来,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使得海外磷矿石供给收紧,叠加海外疫情反复加剧了粮食危机,拉动了海外磷矿石价格跳涨,磷矿石海外价格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 年6月23日,磷矿石 CFR 印度价格为 283 美元/吨,FOB 约旦价格为184.5 美元/吨,远高于国内价格水平。
2021 年 3 月以来,国内磷矿石价格持续上涨。2021 年3 月中旬,受春耕播种需求旺盛、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等影响,磷矿石价格迎来大幅上涨。2021 年下半年,部分磷矿石主流产区拉闸限电,下游黄磷、磷酸一铵等产品价格高涨,继续支撑上游磷矿石价格上行。2022 年3月以来,部分企业磷矿石改为自用为主,出货较少。供需紧平衡下,磷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截至 2022 年 6 月23 日,国内磷矿石市场参考价格为 1010 元/吨,较上月上涨 21.69%,年同比上涨106.12%。
4.2.受政策限制,磷矿石出口价格上行
我国磷矿石主要出口到韩国、新西兰、日本等国。我国出口至韩国的磷矿石占比较大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8 年的10.44万吨增长至2021 年的 24.77 万吨,涨幅 137.3%。出口至新西兰的磷矿石占比也呈现上升趋势,从 2018 年的 4.31 万吨增长至 2020 年的13.19 万吨,2021年回落至 8.69 万吨。日本从我国进口磷矿石数量从2018 年的5.3 万吨下降至2021 年的 3.67 万吨。
我国省内贵州出口量最高。贵州、湖北、福建为我国磷矿石主要出口省份,其中贵州出口量最高。2021 年贵州、湖北、福建省分别出口磷矿石29.8 万吨、5.1 万吨、2.6 万吨,分别占比79.54%、13.61%、6.86%。截至2022 年 5 月贵州省累计出口磷矿石 13.21 万吨,较去年同期17.02万吨下降 22.37%。
磷矿石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磷矿出口的限制。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商务部对磷矿石出口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每年限定出口总量为 150 万吨,并严格审批出口企业出口资格。2011 年“十二五”制定磷矿产业准入标准,提高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准入门槛。2016 年国家税务总局对于磷矿石进行资源税改革,实行从价计征。2019 年商务部暂停磷矿石出口配额管理,调整为实行许可证管理。2022 年继续暂停磷矿石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国际市场磷矿价格高于国内,国内出口量上涨。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具有一定差距,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当前国内市场价格30%品位均价为 920-1100 元/吨,国际市场价格折合人民币为1500 元/吨,加上运费,高品位磷矿石价格甚至可达 2000 元/吨左右。国内外的价格差距较大,促使国内磷矿企业倾向加大出口。2022 年 5 月,磷矿石出口数量达9.79万吨,环比上涨 143.78%,较 1 月的 2.80 万吨上涨249.06%。磷矿石出口价格持续上涨。受国际出口需求增长和较大的国内外价差影响,2022 年以来,磷矿石出口价格持续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年 5 月,我国磷矿石出口平均价格为 186.48 美元/吨,环比上涨24.64%,同比上涨 66.70%,较年初 142.24 美元/吨上涨31.10%。(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重点公司分析
5.1.湖北宜化
湖北宜化深耕化肥和氯碱化工行业。目前公司控股子公司江家墩矿业具备年产 30 万吨磷矿石的产能。公司所从事的化肥、化工行业已处于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主研发了重介质选矿和正反浮选技术,成功突破了胶磷矿选矿的世界性难题,使得国内大量低品位磷矿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产品成本。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化肥和氯碱化工两项业务。其中,化肥主要产品为尿素、磷酸二铵;氯碱化工主要产品为聚氯乙烯。公司拥有156万吨/年尿素产能、126 万吨/年磷酸二铵产能和 84 万吨/年聚氯乙烯产能。2021年两项业务盈利能力均有大幅提升,其中尿素、磷酸二铵和聚氯乙烯毛利率分别为 34.91%、28.45%和 18.85%,较 2020 年水平分别提高20.14pct、19.19pct 和 9.89pct。
2022Q1 湖北宜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0.65%。公司于2022年4月26 日发布 2022 年一季度报告。2022Q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24亿元,同比增长 55.10%;利润总额 8.18 亿元,同比增长21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38 亿元,同比增长 200.65%。2022 年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巨变,抢抓行业发展机遇,全面启动转型升级,经营状况获根本好转,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另外,化工、化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主导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公司毛利润的提升。
5.2.云天化
云天化具备完备的磷化工产业链。公司现有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擦洗选矿生产能力 618 万吨,浮选生产能力750 万吨,是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2021 年公司共生产磷矿石1,239 万吨,外销280万吨,其余均为自用。公司化肥总产能约 883 万吨/年,其中磷肥产能为555万吨/年、复合(混)肥产能 128 万吨/年、尿素产能200 万吨/年。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维持较高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肥料及现代农业、磷矿采选、精细化工、商贸物流。虽然大宗原料价格上升,但公司依托矿化一体、合成氨自给率较高优势,生产成本相对可控,公司自制产品销售毛利增加。肥料方面,公司磷酸一铵、尿素毛利率继续呈现增长趋势,2021 年毛利率分别达到 36.51%、39.16%,同比增长2.73pct、3.85pct,磷酸二铵受限价影响,毛利率下降 2.59pct 至27.66%;精细化工方面,饲料级磷酸钙盐、聚甲醛、黄磷等盈利能力继续走强,2021 年毛利率分别达25.21%、45.00%、44.72%,同比增长 7.39pct、14.97pct、28.84pct。
2022Q1 年云天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6.15%。公司于2022年4月15 日发布业绩公告。2022Q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62 亿元,同比增长13.28%;利润总额 23.27 亿元,同比增长18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46 亿元,同比增长 186.15%。公司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有效发挥磷矿、磷酸、合成氨等大宗原料高度自给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产品单位能耗、物耗得到较好控制,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增强。此外,化肥行业景气度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公司聚甲醛、黄磷、饲钙等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带动公司业绩高涨。
5.3.兴发集团
兴发集团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作为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始终专注精细磷化工发展主线,不断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4.29 亿吨,磷矿石产能规模415 万吨/年,在建后坪磷矿 200 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计划2022年下半年建成投产。2021 年公司共生产磷矿石 327 万吨,外销250 万吨,其余均为自用。 公司主营产品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公司主营产品包括磷矿石、黄磷及精细磷酸盐、磷肥、草甘膦、有机硅、二甲基亚砜及湿电子化学品等。2021 年公司主营产品中草甘膦、黄磷及下游产品及其他、磷矿石、磷肥以及有机硅产品毛利率均实现较大增长,分别达到39.83%、39.34%、55.02%、 16.11% 、 34.33% , 同 比 增 长23.20pct、23.48pct 、11.57pct、12.68pct、8.29pct。此前公司主营结构中贸易板块占比较高但毛利率偏低,为优化业务结构,2021 年贸易板块占比明显下滑,毛利率为3.50%,同比增长 2.05pct。
2022Q1 兴发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4.64%。公司于2022年4月29 日发布 2022 年一季度报告,2022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5亿元,同比增长 90.65%;利润总额 25.91 亿元,同比增长46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20 亿元,同比增长 384.64%。2022 年以来化工行业总体延续了 2021 年以来的景气周期,公司主营产品草甘膦、黄磷、磷肥、二甲基亚砜等毛利率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公司在严守安全环保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抓住有利市场行情,科学组织生产经营,充分发挥“矿电化一体”、“磷硅盐协同”及“矿肥化结合”产业链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5.4.川恒股份
川恒股份逐步开拓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一手抓日常生产经营,一手抓项目建设。除夯实主营业务磷化工产业外,公司逐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2021 年公司完成新桥磷矿山、鸡公岭磷矿采矿权及相关资产收购,保障生产用磷矿石充足供应,此外,公司加快广西鹏越磷化工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布局新建电池用磷酸铁项目,推进公司逐步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公司不断丰富磷化工产品结构,扩大磷化工产品产能,逐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维稳。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磷酸及磷酸盐产品的生产销售,其中磷酸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为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和磷酸一铵。公司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铵毛利率近年维持稳定,2021年分别达到28.79%、26.28%。2021 年公司主营业务增加磷矿石生产销售,受益于磷矿供应紧缺、价格高涨,磷矿石板块毛利率达61.99%。
2022Q1 川恒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5.13%。公司于2022年4月16 日发布 2022 年一季度报告,2022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 57.12%;利润总额 1.25 亿元,同比增长17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4 亿元,同比增长 205.13%。2021 年公司主营业务在原有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铵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磷矿石的销售,新增的销售也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较大的上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