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0月末至11月初,候鸟“先遣部队”做客江苏,飞入层林尽染山水泼墨画中。

11月3日,玄武湖,除鸳鸯稍晚点,往年的“冬季宾客”普通鸬鹚、白骨顶已至。六合龙袍湿地,余晖在水中摇曳生姿,“老朋友”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白头鹤等忙着觅食、嬉戏。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

10月31日,4只小天鹅落脚新生洲,这里是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洲上浅水区还有留鸟小䴙䴘、黑水鸡和斑嘴鸭。不远处的另一片保育区子汇洲,正接待此前迁徙来的百余只白琵鹭。

冬候鸟每年光顾江苏,种群增多、数量上升,好消息频频。飞鸟翩跹至,是城乡生态变化的表现——从郊野到主城区,“鸟类客厅”越发充足,背后需要怎样的城建理念?如何能让城市变得对野生动物而言更加友好?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2)

闹市养成“鸟类客厅”

玄武湖位于南京玄武区,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地处闹市,人们抬脚即达,是休闲好去处。与此同时,玄武湖自成湖泊型湿地,东枕有着“天然鸟库”美誉的南京最高峰紫金山,天然地受到鸟类青睐。如何协调好人与鸟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摆在眼前的课题。

过去十余年,玄武湖一直将西北角出水口区域作为“鸟类客厅”。客厅由三座小岛及周边水域构成,陆地总面积3.45公顷,水域总面积15.91公顷,区域内尽量降低人为干扰,保留地形原貌,维持植被自然更新。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3)

从高空俯瞰,2004年起开始“放养”的小岛岸线圆润,滨岸带植被自然延伸入水,芦苇、蒲苇、美人蕉等植物半探出水面,岛中的中层植被有卫矛、火棘、珊瑚树等灌木丛,再往小岛中心看,才是垂柳、杨树、乌桕等高大乔木。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汪辉参与了三座无人岛的调研,他告诉记者,如果在岛上取出一个横切面,能看到一个植被分层清晰的剖面图。

“目光挪到旁边两座从2014年开始‘放养’的小岛,高大乔木更靠近岸边,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常务副主任张小军指给记者看,小岛需要时间演替,才能长成大自然最原始的样貌,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4)

参与玄武湖鸟类调研的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永介绍,上层乔木活跃着喜鹊、白头鹎、丝光椋鸟等林鸟,中层灌木里躲藏着鹊鸲、树麻雀、大山雀等,再往下的草地上有珠颈斑鸠、乌鸫、白鹡鸰等,进入水中又有小䴙䴘、黑水鸡、斑嘴鸭等水鸟。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5)

欣赏完一只今年夏季出生的小䴙䴘摇摇晃晃游出视线,张永继续与记者说:“不仅因植被类型的差异,人为干扰程度也影响鸟类的分布和数量,每一种鸟对干扰的耐受程度各异。”雀形目的鸟大多体型较小,性格活泼好动,不太怕人。以大山雀为例,可以耐受5米之外的正常人类活动。然而一些体型较大的鸟,较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人类活动距离小于37米时,苍鹭就会立即飞开。

“低干扰能让南京主城接待更多种类的鸟类,玄武湖三座小岛的低干扰体现在两个方面。”汪辉总结道,一是不打扰自然对植物物种的选择,小岛上生长着哪些植物,完全交给自然和时间决定;另一个是减少人的干扰,让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苍鹭等“害羞”的鸟类也能在闹市中有落脚地。

“坐拥玄武湖这么好的天然宝库,我们一直有不做些什么就是失职的共识。”张小军说,野生动物友好型城市是必然趋势,社会有需求,止步不前将遭到时代抛弃。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6)

再野化带给城市生命力

刚开始,玄武湖也尝试在小岛岸边种植杨柳等高大乔木,后来发现乔木不断往小岛中央“跑”。小岛地形也经出水口水流不断冲刷,形成沟渠、水坑。在水坑向阳处,植被并非笔直向上,而是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多样的地形和植被带来更高的生物多样性。玄武湖的无人岛模式正在被复制,在玄武湖入水口,一片生态禀赋更高的区域正在悄然成形,自2017年,玄武湖将其交给自然,欲再建成一个保育区域。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7)

在孕育低干扰小岛时,玄武湖也曾向长江入苏第一洲新济洲“取经”。缘江而行,深秋的新济洲一片萧瑟,芦苇、水杉、银杏树枯黄,落叶满地。“外人看着无趣,实际上里面热闹非凡,充满生机。”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全文说。2001年起,新济洲完成居民集体易地搬迁,自此开启22年的“放养”状态,其中完全无人打扰的保育区占新济洲总面积的近八成,洲上正在回归大自然原始样貌。2016年-2021年,调研人员在新济洲上监测到的鸟类种类翻一番,由103种增加到215种。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8)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9)

“我们在洲上的人为干扰极少,只是起初种植少许本土植物,并简单地增加地形多样性。”李全文介绍建设保育区的经验,总结成两个字就是“无为”,科学的“无为”能让城市生态更有活力。很多城市喜爱种植常绿植物,但树叶常绿,阳光难以直射大地,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食物链和栖息地的保护。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0)

六合龙袍湿地保育区接近1500公顷,“无为”的湿地保育区正在城市中不断养成。六合龙袍湿地管理中心主任叶和光介绍,预计到12月底,经地形整理,龙袍湿地将再增加20公顷野生动物栖息地。龙袍湿地形成了自己的退化湿地修复经验——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打通水沟水系与长江的联通,滨岸带弃用硬质化水泥,形成水沟、滩涂、岛屿等多种类地形。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1)

“中华绒螯蟹有了沟渠用于打洞,长江洄游鱼类有了避风港,爬行类动物有了绿色通道……看似微小的生命通道,带来野生动物的自然回归,正在给城市带去无限生机。”叶和光说,在龙袍湿地,近年新增大量国家保护动物。消失多年的中国特有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雅雀在此定居,种群数量稳定。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2)

“再野化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新方向。”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园林院风景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么贵鹏告诉记者,保育区建设总结出的经验,也可以借鉴运用于城市景观建设,绿化造景的关注点不再一边倒地关注美观,也可以融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价值。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3)

请候鸟“打分”城建

看着野生动物监测系统里的白琵鹭,李全文满眼欣慰,“它们忙碌觅食的身影,令我开心!”他告诉记者,热闹的冬候鸟做客季已拉开大幕,“鸟类客厅”准备迎接候鸟的高峰期。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4)

“时常能观察到鸟类沿着长江飞往南京城区。”李全文观察,前几年来新济洲做客的白琵鹭仅十余只,“客人”数量成倍增长,不仅是新济洲的功劳,也说明整个城市生态整体向好。

鸟类在南京城也有了落脚地。距离新济洲约50公里外,坐卧着玄武湖,湖中三座无人打扰的保育区域,是主城区的“鸟类客厅”。继续沿长江北上不到40公里,至南京六合区,迎接飞鸟的是又一个落脚点——六合龙袍湿地。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5)

南京朴厚生态调查人员曹培培参与了南京首次系统性湿地鸟类调研,她告诉记者,大型湿地主要位于城市郊区,相互之间距离远,需要玄武湖湿地保育区域这样的主城区“鸟类客厅”,给飞鸟提供途中休息点。

站在玄武湖畔,清风拂面,张永比划出一张理想中的城市生态体系,“整个生态系统就像是一张网,玄武湖上的无人岛面积虽小,但给城郊大型湿地之间增加一个节点。类似玄武湖无人岛的节点越密,野生鸟类飞行通道和空间踏板石就越丰富,生态体系则更稳定,生物多样性水平更高。”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导致种群产生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降低遗传多样性,种群就可能面临衰退和消失的风险。

张永坦言,城市建设太需要让野生动物来“打分”,但目前城市的野生动物友好程度相关调研几乎空白。“通过调研,我们了解怎样的城市建设是野生动物友好型,才能更科学地在城市发展中融入‘动物的维度’。”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8年-2019年的6期调研中,玄武湖有约60种野生鸟类。今年9月,调研团队对玄武湖进行两期调研,发现保育区域内野生鸟类多样性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不仅有种类的变化,鸟类在城市中的状态也是城建“打分”标准之一,“在保育区,鸟类状态是舒展的;而在靠近人行、车行区域,鸟类多了一份警戒,觅食时会时常抬头环顾四周。”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6)

让城建与自然同行

愈创活城,自然同行。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如何提升湿地面积并改善居民身边的绿色空间?近日公示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给出答案:突出“山、水、城、林、文”相交融的绿化特色,遵循“公园城市”理念,依托山水河湖等资源,规划建设山林型、湿地型、田园型等公园。

城市湿地保护,看似是为野生动物提供休憩、觅食、繁殖等空间,实际上也是在造福人类。“野生动物喜欢的地方,人们居其中,也能生活更舒适。”曹培培观察,近年,城市中河道疏浚、黑臭水体改善、硬质河岸生态化修复等,为昆虫、两栖爬行等动物提供生活空间,也为飞鸟在城中新添不少觅食休息空间。目前,江苏省湿地总面积282.2万公顷,其中人工湿地 86.9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30.8%。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7)

城区毗邻湿地也是南京建城智慧之一。玄武湖建设保育区域,实际上是对自然的回归。据明代地方志《后湖志》记载,历史上玄武湖出水口处就有三汀,分别为飞云汀、聚凫汀和伴星汀。“恢复玄武湖三座无人岛,也是传承南京千年前的古城建设文明。”张小军说。

么贵鹏介绍,总结纽约、伦敦、东京等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发现生态入城、湿地融城是它们的共性,湿地资源保护和城市和谐发展的关系紧密。低效用地再开发,是城市更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城市主城区是集中发展区,也是湿地保护力度薄弱区。保护湿地将“反哺”城市发展,为市民带去更好的环境,带动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塑造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南京老城区最新规划图 南京主城长出三座低干扰小岛(18)

毗邻居民区建成的湿地保育区域是不带顶的自然博物馆。在区域内,玄武湖正准备增加提示牌等,提醒人们降低声音,进一步减少人为干扰,同时建成观鸟廊道等隔离设计,让人们在不打扰野生动物的前提下,观察它们最自然的样貌。

江苏省湿地保护站副站长姚志刚介绍,作为南京城市核心区域重要湿地资源,玄武湖先行先试在湖区率先建设主城区湿地保育区域,减少人为活动干扰。此外生态留白也越来越成为江苏城市发展的共同理念。“其实,类似于玄武湖这样的湿地保育区域建设难度并不高,重要是城市管理者要形成将自然融入城建中的理念,对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少一些人为干扰,城市将更有作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文 张琦/视频 邵丹/图片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者

编辑: 白雪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