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

四川达州市大竹县的胡先生,小孙女在2018年出生之后,发现孩子耳朵、唇、眼睛、脚和尾椎部位5处畸形,胡先生找到曾经打四维彩超的医院,质疑医院”彩超打的不准”。

医院则表示自身无责,并表示当事人已在《产前超声检查同意书》上签字,而同意书明确告知四维彩超只能描述当时情况,胎儿在四维彩超之后是否有变化,医院不得而知。达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支队调查后也表示,医院没有责任。

怀孕时5次超声检查

生下残疾宝宝

近日,一位50多岁的胡先生在网上发帖,声称自己孙女在出生之前做过多次超声检查,最后生下的小孩出现畸形,右脚三个脚趾,右眼眼睑有一大的包块儿,屁股上方尾椎部位出现弯曲,还有轻微的兔唇和听力问题。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1)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2)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3)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4)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5)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6)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7)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8)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9)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10)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11)

在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为王某出具的彩超检查报告中,记者看到检查内容中显示:“胎儿上唇缘连续,脊柱生理弯曲度正常,肢体部分显示”等内容。而胡先生夫妇表示对此并不清楚。

专家:

胎儿畸形可能在四彩超检查后出现

针对胡先生认为四维彩超排除胎儿畸形的说法和医院的说法,记者联系上有26年产前超声检查的聂某。聂某介绍,为了优生优育,四维超声检查是目前排除胎儿畸形的辅助手段,在产前超声检查行业内,虽然存在检查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的情况,但是检查项目都是按照产前超声检查标准来。

聂某说:“技术好的检查人员能看出胎儿手指和脚趾,是否检查出小孩的脚趾和手指等,就需要个根据检查人员的经验和技术了,还需要看胎儿体位。”

针对小孩的情况,聂某说出自己的看法,小孩右眼眼睑的包块,如果在四维彩超期间出现应该检查得出来,技术好眼睛可以看到眼眶和眼珠。但是,耳朵听力问题超声无法检查出来,只有出生之后才能检查得出。胎儿脊柱是否有问题可以检查,此外也可查是否有“兔唇”。

“怕就怕小孩的这些问题是在四维彩超检查之后才出现的”聂某说。

产前诊断专家何女士介绍,超声检查存在误差,有时候会出现检查时“无异常”,生下来却是畸形儿的情况。她表示,因为在做超声检查的时候,主要是排除卫生部要求的六大畸形胎儿,其他畸形,仪器在检查时有可能不明显或者是后期才出现,后期胎儿还要生长,胎儿逐渐长大,畸形也会逐渐显现,出生后就出现了“畸形儿”。

何女士说:“做一次四维彩超就断定生下的婴儿体型完整健康的说法,很不科学。”

律师:

需要鉴定有直接关系

才能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市君泽君(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小虎介绍,胎儿从怀孕到出生是在不断生长的过程,四维彩超之后,孕妇到其他多个医院的检查,关键问题出在哪个环节,目前说不清楚。只能说四维彩超检查反应的是当时的情况,这和后面情况看不出有直接联系。如果四维彩超检查是真实反应胎儿当时的情况,医院是没有责任的,除非医院的诊断报告反应的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那么医院需要相应的承担责任。

四川瑞利恒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建认为,从医院的角度出发,医疗检查本身不是绝对的,患者也存在个体差异,胎儿在检查之后不断生长变化,当时的四维彩超检查状况和孩子出生后的情况是否有必然联系,还是需要医学鉴定,专业人士认定有一定的联系,医院才有责任。

产检清单

部分二孩妈妈,往往因为自认为有丰富经验,容易放松对产检的重视,事实上,做好整个孕期的检查、监控管理,对孕妈妈和宝宝都尤为重要。

具体有哪些必检项目呢?别慌,下面这个是来自于广医三院的产检攻略图,快收好!虽然每家医院的检查项目要求略有差异,但都大同小异,单单B超就要求有5次。有经验的宝妈都知道,除了20-24周的“大排畸“外,28-36周的“小排畸“同样好重要,千万别图省事而不检查。

多次孕检却生下畸形宝宝(二孩妈妈孕期5次超声检查却生下畸形宝宝)(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