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班会(科学家精神进校园)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在美国学习期间,钱学森身上发生了什么怪事?他为了回到新中国克服了哪些困难?……9月1日开学日,在北京景山学校,全体七年级学生跟随专家一起,走近这位科学大师。新学期,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推出“2022年北京‘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在北京景山学校专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石磊带来了《走近科学大师钱学森》的讲座,她生动讲述了钱学森的一生和科学家精神,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石磊讲述钱学森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摄
带学生走近“既熟悉又不熟悉”的科学大师世界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既熟悉、又不熟悉的人,他就是钱学森。”石磊老师用这句话开场,带学生们走近钱学森。石磊是中国航天报社原总编辑,高级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科普作家,现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她从事航天新闻出版工作30多年,长期研究航天发展历史,多次参加导弹、火箭、卫星研制发射的新闻报道,也曾多次采访钱学森,并担任“钱学森与中国航天”课题研究组组长。讲座中,她用“四气”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科学家,即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一个科学家的豪气、一个大学者的底气、一个纯净人的心气。
讲座开场,她便讲到钱学森身上发生的一件“怪事”,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石磊介绍,钱学森在美国学习20年,没有买过一分钱的保险和股票,对别人的质疑,钱学森的回答是为祖国而学习。她讲到,钱学森当时为了回国受尽了屈辱,甚至遭受威胁,“我宁肯毙了他,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然而,面对重重困难,钱学森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骨气,“我要竭尽努力,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讲到这里,石磊激情澎湃。
石磊讲课时激情澎湃。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石磊并没有枯燥地叙述事实,而是举了很多实例。在有趣的故事之外,她还普及了很多科学知识,比如什么是“两弹一星”?我国有什么导弹?在讲座的最后,石磊带领全场师生共同朗读科学家精神。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努力
“北京景山学校是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发源地,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历来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特别是‘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作为开学第一课,让学生走近科学家,对青少年的影响至关重要。”北京景山学校副校长郝立萍说道。
郝立萍介绍,除了这些主题活动,学校日常也会带领学生走进高校的高科技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举办科技创新竞赛等,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将来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景山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我最崇拜钱学森身上具备的‘四气’,尤其是他面对美国和苏联的打压所展现出来的骨气。”听完讲座后,景山学校七(2)班学生许清源说道。七(3)班学生赵琪铭说,以前只是通过一些名人传记了解到钱学森,今天是第一次如此完整而系统地了解他的生平过往,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钱学森的事迹也让他思考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求学精神。
北京市科协还将联合新京报邀请由老科学家、科学家后人、相关研究专家或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学精神宣讲团”走进北京市多所中小学校园,依托新京报教育新闻部与“新京报小记者”项目资源等,举行多场校园宣讲、校园科技节,通过活动让科学家精神课程进驻课堂,启发青少年创新思想,培育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王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