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入选了现在的小学课文,小朋友们都在学习王戎的机智。

王戎七岁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来到大道边,看到一棵李树结满李子,小伙伴们全跑去摘,只有他站那儿不动。人问何故?王戎说,李子要好吃早被人采光了,肯定是苦的。果然,小伙伴们都尝到了苦头。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1)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雅量》)

这个故事很正能量,非常适合讲给小朋友。其实王戎跟李子的缘分那可不是一般地深,同样在《世说新语》里,还有一个他卖李子的故事却很少有人提起,因为那是个负能量的故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2)

王戎家是名门望族,站着有房,躺着有地。地里有李子树,可不是他小时候遇到的苦李树,结的都是香甜的李子。王戎让家人把李子拿去卖钱,销售之前还有一道工序,要用钻头隔着果肉给果核上钻个窟窿。这样,买的人可以吃却不能用李子核种树。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用这招有效地控制了“核扩散”。在今天看来,这应该是个不错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可在古人眼里这属于品行太次,《世说新语》把此事归在“俭啬”一章,当做名人吝啬的典型事迹。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3)

《世说新语》的态度大概是这样,商人或者百姓这么干也就算了,你一个公卿士族这么干也太掉价了。不但与民争利,而且太没追求。

可王戎不管这些,仿佛他的“铁公鸡”属性是打娘胎里带来的。侄子结婚,他就送一件单衣做礼物,后来还觉得不上算,又找机会给要了回来。

就算对亲生女儿也是一样,女儿嫁到权倾朝野的士大夫家当媳妇。有一次,女婿女儿跟他借了数万钱,这之后,每当女儿回娘家,他都会甩脸子。女儿也看出老爹脸色不对,后来,跟丈夫一起把钱还了,这才看到老爸脸色恢复正常。

虽说琅琊王氏一直是名门望族,他家富甲一方,可王戎的乐趣依然是每天晚上跟老婆一起点上蜡烛噼里啪啦算账点钱。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4)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书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世说新语·俭吝》)

奇葩的是,王戎爱财却不贪财。他父亲王浑去世时,官吏们送给他家数百万的丧葬礼金,他竟然一分不要,一时传为佳话,人们交口称赞他的清高。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5)

王戎既出身名门又拥有多项特殊才华,曾担任扫平吴国的军事统帅,试问,像这种身份的人用得着天天打算盘算小账吗?他忙得过来吗?

难道他在刻意扮演一个“守财奴”的角色不成?很有可能!

可能性之一,是想通过这种“恶俗”的方式来表达一种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毕竟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们都不喜欢按常理出牌。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6)

不过我觉得另一种可能更大:这是一个自保策略。

他要让政敌们觉得,我就是一个爱财如命、胸无大志的家伙,求放过。

晋国的内斗是出了名的严重,虽然统一了三国,但晋的政权就没彻底稳定过,西晋总共只有五十一年的寿命,如果从灭吴国算起,才短短三十七年。从皇帝到大臣小命全都朝不保夕,纵然身居高位也是说完就完,苟全性命于乱世在当时绝对是个高级技术活。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7)

王戎就曾靠出色的演技上完成了一次超强自救。西晋末年发生了王室之间的大混战——八王之乱,

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等讨伐齐王司马冏,司马冏找来王戎问他该怎么办。王戎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投降,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王位。出完主意,他就去厕所“办事儿”了。

司马冏的谋臣葛旟很不忿地说:“自汉魏以来,王公失势就没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提议投降的人该杀。”司马冏听罢大怒,群臣吓傻了,心想王戎死定了。正在这时,侍从们跑来禀报,“王尚书掉茅坑里啦!”

等到把臭不可闻的王戎救上来,他已是神神叨叨,司马冏一看,得,看来又是五石散吃多了,药劲儿没散!算了,不跟嗑药的疯子计较了。

就这样,王戎靠一次有着浓厚味道的假摔保住了小命。

后来,司马冏被长沙王司马乂斩首,他的党羽两千多人都被夷灭了三族,王戎因为立场正确,没有受到牵连。不过想想,一个曾经率领千军万马的堂堂大将军居然自己往茅坑里跳,还要装疯卖傻,也真是难为他了。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什么(不取道旁李的王戎)(8)

从古籍的字里行间,我们会发现王戎的性格简直复杂到难以琢磨。有人说他清雅简约,有人说他吝啬抠门,有人说他知人明理,也有人说他诡诈多端,还有人说他有预见未来、目光如炬的超能力。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这七个人各个都是狂放不羁的高士清流,可唯独他还被同伴阮籍嘲笑为是七人之中最败兴的“俗物”。王戎听了一点没生气,笑道:“你们都这么高雅了,还有什么‘兴’能让我这俗人给败了?”

最终,让人捉摸不透的王戎在七十二岁时病逝,也算苟全性命于乱世。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