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第3期)

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第3期)(1)

江竹筠于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江姐是对她的爱称。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非常用功忆力超群。

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第3期)(2)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6年,这对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假夫妻,终于结成了真伴侣,唯一的爱子寄养在别人家里。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抗暴运动。1947年春,参与创办中共重庆市委《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第3期)(3)

1947年,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随彭咏梧到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担任下川东地区地工委和川东临委的联络员,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丈夫头颅,心如刀绞,为防止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得镇定自若在江竹筠身上,寄托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更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最后为了革命事业又含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第3期)(4)

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人,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不幸被抽,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国民党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找到“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第3期)(5)

在狱中,她关怀难友,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江竹筠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时,她和渣滓洞里的难友们虽不知国旗的图案,却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议着绣制了一面代表解放的旗帜一尽管她们知道自己已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盐酸毁尸灭迹,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第3期)(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