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陋室铭电子书(陋室铭七下)

【这套资料,根据部编最新初中段语文教材,结合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整理编写的这套《初中古诗文必读》,可以用于同学自学、复习、迎考使用内容准确权威,知识点全面,可以较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实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七下陋室铭电子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七下陋室铭电子书(陋室铭七下)

七下陋室铭电子书

【这套资料,根据部编最新初中段语文教材,结合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整理编写的这套《初中古诗文必读》,可以用于同学自学、复习、迎考使用。内容准确权威,知识点全面,可以较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实效】

陋室铭

【文学常识】①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②《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内容提要】《陋室铭》,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一层:开头四句有了仙、有了龙,山水就可以出名,类比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文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第二层:描写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的高雅,“无丝竹”二句的对比,突出了陋室主人超尘脱俗的胸襟。这些描绘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三层:最后三句类比,连举三位古人证明“陋室”不陋。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陋( )室,惟( )吾( )德馨( )。//苔痕上( )阶绿( ),草色入( )帘青( )。谈笑有鸿( )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 )耳,无案牍( )之劳(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神异 )。斯(这 )是陋(简陋)室,惟(只 )吾(我 )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 长到)阶绿( 使……变绿),草色入(映入 )帘青(使……变绿)。谈笑有鸿(大)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调弄)素(不加装饰)琴,阅金经。无丝竹(指世俗的乐曲)之(无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 使……受到扰乱)耳,无案牍(官府的公文)之劳( 使……劳累)形(形体、躯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有?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这山就会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成为灵验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变绿了;草色映入帘里,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谈谈笑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浅薄的庸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神。(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主要问题】

1.《陋室铭》题目中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是一种韵文。

2.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3、“南阳”二句的作用:作者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屋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就是表明作者把诸葛亮与杨雄当做自己的同道,把这二个人作为自己的楷模,说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进一步突出“德馨”。

4、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结尾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有何作用?

一方面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另一方面巧妙照应开头的“惟吾德馨”。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不仅突出了作者超尘脱俗的胸襟,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讽刺了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中考链接】

【语段一】【甲】《陋室铭》(文略)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 子罕》

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5、解 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有仙则 名: (2)是陋室 斯: (3)谈笑有鸿儒 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 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

【答案】15.(5分)(1)出名,有名(2)这 (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

16.(1)(2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2分)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17.(3分)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18.(3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语段二】【甲】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

7.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斯是陋室:( )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 (4)无案牍之劳形:( )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何可一日无此君!

9.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3分)

【答案】7.(1)斯:这(2)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鸿儒:博学的人(4)案牍:官府的公文。

8.(1)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2)怎么一天可以没有这位先生!

9.共同点:所居的屋宇都很简陋,但所居之人志向高远、品性高洁,故而陋室不陋,空房不空,因所住之人而显得幽静雅致。看法:与广厦华服等外物相比,更重要的是对高尚的情操与高洁的志趣的追求。

【语段三】

【甲】《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2. 解释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4分)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 ③不产业 ④时闻者多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4. 【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15.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刘禹锡、王欢这样安贫乐道的人,请你再举出—例并概述其事迹。(3分)

【答案】12.(1)出名,闻名 (2)使……劳累 (3)经营,谋求 (4)讥笑

13. 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②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14. 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15.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看到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因此辞官归田,躬耕田园,以此为乐,以求保持高尚的节操。

【参考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的人。

【语段四】【甲】《陋室铭》

【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③。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羲轩之书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牖(y6u):窗户。②藜藿( 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③琼玖:美玉。④退:隐退。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 (2)用盆为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 )(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

1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________,读来朗朗上口。(2分)

【答案】9.(1)博学的人(2)当作,作为

10.(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我自己不出仕,又何言隐退呢?

11.B 12.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用韵(押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