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疼痛一定是中耳炎吗(孩子突然耳朵痛)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却不像感冒发烧那样,容易被马上发现,往往是在儿童出现了不适症状时,才会被家长注意到。

由于耳朵是重要的人体器官,一旦得了中耳炎,家长往往会顾虑重重,担心不已。其实,只要了解了中耳炎的前世今生,家长就不必过于忧虑了。

中耳是由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4部分构成的。中耳炎,就是中耳内发生了感染,产生了炎症。婴幼儿和年龄较大的儿童得中耳炎的比较多。

小孩耳朵疼痛一定是中耳炎吗(孩子突然耳朵痛)(1)

如果儿童感冒后,耳部疼痛,发热,听力也出现了障碍,家长应该想到是否发生了中耳炎。若是中耳内出现积液,感染并压迫鼓膜,引起鼓膜突出隆起,就会引发中耳炎。

引起中耳炎的常见病因,一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二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小婴儿咽鼓管结构发育还不完善,溢奶、呛奶、感冒等,都会影响咽鼓管调节中耳压力的功能,发生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的症状有耳朵疼痛,耳朵有闭塞感,伴随听力下降,有时耳朵还会有流脓现象。

得了中耳炎的儿童,一般有发热症状,婴幼儿不会表述,又难受,就会不停哭闹、还会反复拉扯耳朵、拍打头部,表现出烦躁,或不爱活动,不爱吃东西,或者吃的很少,有的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 

大一点儿的儿童,能感觉到耳部疼痛,或暂时性听力损失。

小孩耳朵疼痛一定是中耳炎吗(孩子突然耳朵痛)(2)

中耳炎会影响听力,由于小孩子不会表述,往往不易察觉,家长如果发现孩自对周围声音反应迟缓,或没有反应,情绪不佳,频繁抓耳,难于集中注意力,逗弄不回应时,要引起高度注意。

建议马上去耳鼻喉科请医生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血常规、耳内镜、听力检查。  

常见中耳炎有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两种。这两种中耳炎都伴有耳鸣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要检查鼻腔、鼻窦、鼻咽部有没有病变,一般与鼻腔通气不佳、鼻窦炎分泌物刺激有关。

化脓性中耳炎,是炎性病变影响内耳所致,治疗时先要根除炎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病程较短,有剧烈耳痛、耳流脓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较长,耳闷是主要症状,耳痛则是间断性、较轻微,甚至没有耳痛表现。分泌性中耳炎发于中耳鼓室内,特点是鼓室内积液和听力下降,但并不传染。

中耳积液,是由于咽鼓管功能开放不良,或者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咽部新生物等堵塞咽鼓管咽口,从而引起鼓室内负压,导致中耳腔粘膜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中耳积液。

小孩耳朵疼痛一定是中耳炎吗(孩子突然耳朵痛)(3)

中耳炎的危害

儿童中耳炎基本不会有后遗症,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可能会遗留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没有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耳源性脑脓肿,耳源性脑膜炎等颅内并发症。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没有及时规范治疗,容易遗留鼓室积液,听力下降,鼓室粘连,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及胆脂瘤等后遗症。 

儿童中耳炎容易复发,但一般预后较好,有些孩子急性症状缓解后,常常存在持续性中耳积液情况,可能数周或数月,也可能造成听力损失,但一般是轻度的、暂时性的。

中耳炎发病期间,会造成一定的听力损害,但治愈后就会恢复。

小孩耳朵疼痛一定是中耳炎吗(孩子突然耳朵痛)(4)

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果无效,再考虑选择手术治疗。处于急性发作期的中耳炎,医生可根据病情,短期使用适宜的抗生素。

通常医生会采用喷鼻剂喷鼻,生理海盐水洗鼻等治疗方法,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喷鼻治疗副作用小,用药物调节咽鼓管及鼓室内粘膜生理功能,促进鼓室积液排出。

极少数病变需手术切除,或活检明确性质,进一步采取措施。化脓性中耳炎需要根据耳膜情况,口服抗生素,及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   

注意事项

中耳炎容易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原因:

一是咽鼓管发育不完全,小儿因为咽鼓管没有发育好,咽鼓管较短,管径相对粗大,鼓室口位置相对较低,溢奶、呛奶、感冒等会使咽鼓管调节中耳压力的功能受到影响,发生中耳炎。

二是免疫功能不健全:儿童抵抗力差,易发生感冒、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容易引起中耳炎。

小孩耳朵疼痛一定是中耳炎吗(孩子突然耳朵痛)(5)

三是喂养不当:给婴儿喂奶、喂水时,如果姿势不正确,躺着喝奶瓶(怡和包伟晶)可能因奶嘴流量过大,吞咽不及时而逆乳,逆流的乳汁会积蓄鼻咽部,并可能被挤入咽鼓管而引发中耳炎。

四是初生的婴儿鼓室腔内,常遗留胚胎残余组织,也易导致细菌感染,或因羊水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此外,不适当的逗弄方式,如捏孩子的鼻子、喝奶时哭闹等也是中耳炎的诱因。

虽然中耳炎对儿童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家长也不要过分担心,这种疾病既不传染,也不遗传,万一得了中耳炎,只要积极治疗,就没什么大碍。

平时生活中,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对防止儿童中耳炎也是大有益处的。

一是疫苗接种,防患于未然;二是平时注意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游泳时做好防护措施,三是避免二手烟对中耳的伤害;四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