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感激(基于比较的感谢)

深刻的感激(基于比较的感谢)(1)

根据之前的思考可知:幸福感是一种即时感受。

肚子饿了有饭吃,孤独了有人陪,这些都属于自我需求被满足。我想这已经足够幸福了。但是:若是此时再想到有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人孤独终老,是不是一个人会更加感激自己的命运,因此感觉到更加的幸福呢?

因此。我认为幸福感有两种来源:一种来自于自我需求被满足。另一种是比较,而这种比较有时候并不容易被自己察觉,即自己觉察到自己在与别人比较。之前我们谈论过完全依靠比较的幸福感并不稳固,因此并不能深陷其中。

这也就引出了今天的话题:我感激我自己的命运到底是不是基于比较?

先放我的结论。我认为当我在说“我感激自己命运”的时候,我就是在比较别人的命运,或者我脑海所想就是别人的命运。我感激我的命运,我没有出生在混乱的年代,我身体健康并没有缺陷,我可以成为我现在的样子,我可以喜爱户外运动,等等。当我在这样说每一点的时候,其反面的命运都是比较。恰恰是有人与我现在的样子正相反,所以我才能感激自己的命运。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了史铁生老师《我与地坛》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是说没有人想要成为这个被比较被社会定义的不幸的背景板。但事实上,我们也许终将会成为背景板,再过几百年上千年,难道那时的人不会庆幸没有活在20世纪那样的落后的年代而感到幸福吗?

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很有趣的一些点。

这个社会定义了一些事件为不幸。这让生而为此的人深感痛苦。而生而不为此的人感到庆幸,感到感激,感到幸福。但事实上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说这样一句话:我存在过,我来过,我活着过,我比那些没有存在过的人,幸福。换而言之,哪怕我失去了一切,我还能从比较中获得一种幸福感。这就是我所说的幸福感是一种意识的即时感受,而与你到底处于何种状态并无必然联系。以何种方式降临在这个世界并非主观意识可以选择,但是我们可以始终通过自我意识来让自己基于任何现实获得幸福感。

接着上面的往下说:这个社会定义的不幸就真的是不幸吗?疾病,残疾,家庭破裂,贫穷,啃老,巨婴,暴力倾向,孤僻,宅男,意外事故,等等。这些不幸是不是都遵循了某种规律?即:但凡不利于社会关系,不利于繁衍后代,不利于参与这个社会竞争的就都是不幸?

我相信在人类进化史上,这些东西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以幸福感作为这些行为的奖励显得再正常不过,这就是进化论。所以与其说这是社会定义的幸福感,不如说这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幸福感指南。

所以当我说“我感谢我的命运,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我是在基于比较说:它没有更好,但也没有更糟。这是我基于我的客观事实,来让自己获得幸福感的一种方式。

然后,我不能说:“我庆幸自己没有成为哪个人的样子”。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否认对方从进化论的角度比我幸福的地方。这样说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无知带来的妄图获得更大幸福感的尝试。但因为其不合理性,所以并不牢靠。所以我们可以说“我喜欢自己的样子”,但是不能说“我不想变成某个人”,而是“我不想和某个人在某个地方一样”,这更加合乎逻辑。

对于“我喜欢我自己现在的样子”这句话。我认为其等同于“我感到庆幸我是现在这个样子”,也就等同于“我感激我的命运”。

最后,所以为什么要慎言慎行?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可能影响或者误导别人,更是我们随意使用的本身就带有倾向性的语言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自己的思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