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买名牌攀比(孩子也要消费名牌吗)
我们身处一个消费名牌的时代,很多时候牌子就是身份的象征。拥有品牌,就拥有了很多附加值,以“牌”看人的潜规则在孩子们的小世界里同样受用。一些有能力消费的家长开始反思、纠结孩子的名牌消费。
看看最受关注的时髦宝宝苏瑞·克鲁斯一身的名牌行头吧:850美元的菲拉格慕包,635美元的衣服、27美元的香奈儿唇彩。她每次出门,从头到脚,包括手中玩偶,都是父母精挑细选的,老爸汤姆·克鲁斯放话:无论她想穿什么,都可以。
虽然这是一个镁光灯下放大的宝贝,但在中国,给孩子买名牌,对多数家长来说,那也是“必须的”。因为身处一个消费品牌的时代,很多时候牌子即是身份的象征,孩子们也会以此“论资排辈”。王晶在国家机关是处级干部,老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她同事的小孩,刚上小学,就拒绝爸爸开帕萨特车来接,因为档次低丢人。这样的现实让王晶有点惶恐,儿子才6岁,如果啥都讲究品牌,讲究攀比,吃不了苦,将来怎么混社会?
抵制名牌的纠结
担心名牌消费会养成孩子的攀比和虚荣心理,“可孩子老跟你念叨,不满足她,觉得有点亏待孩子。”最近蒋唯的女儿老跟她说,同学的运动服不是阿迪就是耐克,要买双近千元的运动鞋。“我一直都有点刻意不给孩子消费。全家人去旅行最多就住三星级酒店,干净就成,不给孩子形成养尊处优、崇拜名牌的习性。”
常州的妈妈蘑菇云对此也感同身受。读高二的女儿想买个大嘴猴的笔袋,300多元,“其实就一个咖啡底色,上面画着圆点,有大嘴猴的LOGO,没啥特别的。”蘑菇云拒绝了。一路上女儿都很不开心,说要打电话让爸爸买。“论我们家条件买这样一个笔袋是没什么,但这个跟条件好不好没关系,如果买了,我觉得太宠她了,怕助长她的坏习惯,娇生惯养,以后吃不了苦。不买又觉得何必为个笔袋让孩子不开心,纠结啊!想当年我上学用的都是那种很普通的铁铅笔盒,漆掉了压扁了还照样用。”
与蒋唯和蘑菇云纠结心态不同的是,虹莉担心:“品牌也有档次的区别,就像车,你买马6,人家开宝马奔驰。你用智能手机,人家还用Iphone4。与其担心孩子可能会与别人比较,干脆不如避而远之,不接触。”不过虹莉有时也很矛盾:“周末坐着公车带孩子出去玩,回来孩子累得都走不动了,其实挺心疼的,又不是买不起车,何必让孩子这么吃苦。”
左右都不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这种纠结心态呢?心理学家姬雪松认为,家长对“消费品牌”背后真正的忧虑是如何处理孩子们在竞争、比较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尊、自信和挫折感等问题。无论是有能力不消费,还是无能力硬消费,都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无能力硬消费,或超额消费,有可能反映了父母企图在孩子身上补偿自己生活中的挫折感。这无助于孩子自尊的建立,相反,挫折感会以很微妙的方式传递到孩子身上。有能力消费却刻板地坚决抵制,有可能让孩子对于“满足”产生焦虑,似乎“满足”是洪水猛兽,必须严防死守。
品牌拥有的不同感受
苦什么也不能苦孩子,眼科大夫连军的想法跟蒋唯们完全相反。“在能力范围内,我会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学校我给孩子选择的是史家小学,旅行时低于4星的酒店不住,吃饭不去一般的小饭馆。品质不同,孩子的感受也不一样。星级酒店的服务就是好,干净卫生,孩子接触到的人都是彬彬有礼的,耳濡目染,孩子将来也会是有教养的。”
“孩子从小使用一些优质物品,不仅可以提高审美品位,还能适当刺激孩子的物质欲望,让他们经过自己努力达成愿望,这有助于他们的自我发展。”在一家大型公司任销售总监的徐永认为:“名牌有很多的前期投入和付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比如名牌的衣服相对来说质量会好很多。”
教育专家小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带孩子既住过最豪华的酒店,也住过很一般的普通旅馆。光顾过很多高档饭店,也流连过路边小摊。尤其是去异域旅行,全家必定要去品尝当地最地道的大排挡,而不是守着专门为外国游客开办的饭馆,吃熟悉的西餐。
“让孩子拥有丰富多样的体验,对各种文化怀着开放的心态,最主要是跟父母在一起。其实孩子最初是没有品牌意识的,更多的都是家长自己的意识在孩子身上的投射。”因为内心的富足,她的孩子从来不和同龄人攀比,去年夏令营他们离开父母在外地居住两个星期,其条件之艰苦,连妈妈都看不下去,可孩子却住得心满意足,乐不思蜀。
“其实品质是无罪的,优越感也是无罪的,关键在于人们以何种方式追求品牌和优越,这种方式决定了人们在使用品牌时的内心体验。”姬雪松认为:关系和心理功能发育良好的孩子,无论住在何种宾馆内,都能体验到旅行带给他们的喜悦以及与父母间亲密又有边界的联系。不仅旅行,在衣食住行、就读、职业选择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同样的特点。专家建议父母们可以多想想,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的决定是否出于对孩子利益的考虑;是否把自己的某些需求和焦虑过多且盲目地卷入到对孩子的管理中;你的养育是更自然的方式,还是更操控的方式。”
品牌给孩子带来的归属感
孩子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但孩子们生存的小环境——来自学校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近日,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几乎100%的中学生喜欢“名牌”,60%的学生在用“名牌”。大街上,随时可见穿着名牌运动服、背着品牌包的学生们。
读高一的孙静认为,穿名牌与不穿名牌在心态上有很大不同。现在学校统一规定平时穿校服,学生没有多少机会穿品牌衣服,所以,他们更多把眼光放在运动鞋上。运动鞋有外国和中国档次之分,同一品牌鞋还有新旧款的区别。“虽然同学们没有公开比较,但一般都能从鞋子上分出高低。如果大家都穿名牌,你不穿就显得很落后,只要穿上名牌鞋,不管是什么牌子,都可以很自在地跟同学相处。”初一学生赵旭说:“我们班同学对鞋很有研究,谁穿上新款运动鞋,马上就能成为班上谈论的话题。”
在学校里,孩子们组成各个不同小群体的依据是他们的外表——要穿某类衣服,戴某类服饰,拥有某类新潮小玩意,甚至吃某个牌子的食品。比起同类同质但非名牌的产品而言,名牌的价格相对较高。然而,青少年在构建认同感时,外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强制要求他们不去买自己喜欢的名牌,或是让他们用一些冒牌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让他们被边缘化,从而损害到他们的社会地位。心理咨询师孙燕认为,为了让孩子在学校不被孤立,不受排挤,如果家庭的经济条件允许,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消费品牌。
但这绝不是说,家长为了坚持自己的消费偏好,就找一些借口,告诉孩子名牌之所以贵只是因为广告做得好,或者说它们的质量未必一定对得起价格,或者是家庭支出预算不允许经常买这类东西,等等。坚持让十几岁的孩子认同你的价值观不太容易,对他们表现得越专制,结果可能越适得其反。要让孩子认识到我们消费品牌,只是因为品牌给我们带来了更安全、更舒适的享受和体验。而这种超值服务的背后,是品牌的更多付出。
让孩子成为理性消费者
法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丹尼尔·马赛里认为:“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理性消费者,父母的身教比言传更有效。”
1、对于父母言行不一的行为,青少年往往会立刻敏锐地察觉到,这会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看法时无所适从。
2、孩子偶尔会拒绝吃某种食品,其中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如果他们拒绝吃某一种谷类食物,声称这种食品吃起来没有某个牌子的味道好,可能是因为他们把某个品牌跟自己的童年时期联系起来,心理上还没有作好脱离童年的准备。
3、如果家庭的经济状况需要减少开支,就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不要让孩子得到暗示,认为是丢人的事情。其实孩子可能会非常通情达理,甚至会主动帮助家庭削减开支。这也会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手头拮据的生活现实。
这里没有最让你烦恼的孩子,只有最欢乐的宝贝成长故事,不要错过哦!关注我们,superbaby_7(长按复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