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孔融让梨(关于孔融让梨的一些延展与反思)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被人们传为“美谈”。故事说东汉时的孔融,年仅四岁就有谦让心和恭敬心。孔融四岁时,有一天邻居送来一筐梨,孔融把大的梨分给了哥哥,自己挑了一个小梨。这则故事凸显了童心的纯善和弟兄间温暖的亲情。它从微小的细节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和睦和教育的背景。

孔融是否该让梨

自从孔融让梨的故事被编进了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它就带上了教科书的色彩,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孔融,没有人不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千百年来,我们并未让出一个谦恭礼让的和谐社会。是孔融之过吗?不,我觉得孔融是个很了不起的孩子,即使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已经可以称作君子了。人们都应该学习孔融让梨的内在精神。

怎么看待孔融让梨(关于孔融让梨的一些延展与反思)(1)

孔融应该让梨,这本是定论。但是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却认为孔融不应该让梨。他们认为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让梨有点扭曲人性,封闭了孩子的自然天性。本人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我认为孔融应该让梨。

“让梨”精神在当今的意义

“孔融让梨”是中华民族尊长护幼传统美德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孔融让梨”依然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尤其在当代,由于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一些孩子自小娇生惯养,从小养成独占独有、不懂谦让的不良习惯。以谦让、尊长、护幼为核心教育内涵的“孔融让梨”故事无疑极具针对性的教育意义。我见过许多小孩子,由于从小受父母的溺爱,有东西不知道与人分享,没有丝毫谦让精神,长此下去,必定会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将来也势必不会为这个社会承担什么责任,做出什么贡献。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提倡让梨吗?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各种利益、地位、荣誉等,是个共同课题,共同面对的考验。如果把这些比作现实的“梨”的话,也不牵强,不为过。既然是“梨”就存在“让梨”的问题。不过“梨”已不单单是原来意义上的“梨”,有了新的内涵。人们在各种利益、地位、荣誉面前,应该都要有“让梨”的精神。

怎么看待孔融让梨(关于孔融让梨的一些延展与反思)(2)

孔融让梨与约翰争梨的思考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别给他们写信,邀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母亲。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特别深。这两个人谈的事,都与“孔融让梨”有关。

一封来信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又红又大的,别提多想得到了。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呀?”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没想到弟弟抢先一步把这话说了出来。妈妈听后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一听到这个话,我马上转过弯来了,改口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个大苹果“奖”给了我。从此我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直接说出来,要学会说谎。以后我学会了打架、偷、抢,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这是一名犯人写来的信。

第二封信是一位叫约翰的成功人士写来的,信中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和弟弟们都抢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孩子们,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你们都有权利得到它,但大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办呢?现在咱们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们3人一人一块儿把它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我干得最好,就赢得了最大的苹果。这与其说是美国版的“孔融让梨”,不如说是“约翰争梨”。

怎么看待孔融让梨(关于孔融让梨的一些延展与反思)(3)

要说一个故事就能决定一种人生,显然是极而言之;但要说母亲的观念和做法对孩子的一生没有影响,也不实际。事故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给我们的启示。在“约翰争梨”的故事里,约翰和他们的兄弟无论年龄多小,都是他们妈妈眼中拥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而不是可以任由成人意志驱使安排的“屁孩儿”。“约翰争梨”,正视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实现了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当然,这种“争”,是“明争”,不是“暗斗”,更不同于抢、夺。它必须在两个条件下进行,一是有一套大家认同的规则,二是有“裁判”监督规则的执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我们提倡让梨,是要出自真心,像孔融那样,而不是为了得到某些利益的所做的虚伪行为。

输入“孔融让梨”,会有几千条搜索结果。有说孔融沽名钓誉;有说孔融精于吃梨,大梨是鸭梨,小梨是库尔勒梨;还有说孔融就不喜欢吃梨;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说。其实,就那么一个孩子,才4岁,哪有那么多的想法?很简单,是父母教育的结果,君不见他的哥哥让弟弟先拿吧。

孔融让梨折射传统道德教育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范例,它提倡的是种面对物质利益要谦让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高尚的,是时时都该学习并传扬的。

人活着若只为自己,那他既活不好,甚至还活不下去,这不光在物质缺乏时如此,在物质丰富时也如此。因为一个人是无法独立地生活在世上的,他要活下去还活得好就必须和别的人产生合作关系,共同创造财富,享受财富。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人人都在想着为己,或少贡献一点,或多享用一点,那这种合作就难以进行下去,或原本自愿平等的合作演变成一种强迫的不平等合作。这点在物质贫乏的人类早期显而易见,那时生产力低下,获得的物质产品有限,这时人人必须在合作中各尽所能来获得更多的东西来养活大家,同时在所获物质不多的情况下必须贯彻的分配原则,即男女老少人人都要有的吃。但考虑到各种因素如男人干体力活,女人养育等,就有个谁吃多吃少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靠大家公认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办外,还靠一种谦让的精神来调节。前者原则有点强制性,而后者精神全凭自觉,所以后者才显得高尚。“孔融让梨”就是古人对谦让精神的赞美和颂扬。

怎么看待孔融让梨(关于孔融让梨的一些延展与反思)(4)

如果说在物质贫乏时“谦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在现代物质较丰富时还要提倡谦让吗?我以为要!一是因现在的物质丰富是相对过去的,还没达到足以满足所有人需求的程度,而且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这种差距有的是合理的。如因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等造成的;有的是不合理的,如因侵略,剥削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调节贫富差还是要有个全球性的原则及谦让精神;二是“谦让”精神现已不单指在物质分配方面,而漫延到人的许多行动中,如大到名誉地位,小到上车让座。无需置疑,谦让作为道德内容的一部分也成了人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人类既不需要物质贫穷的社会,但也不想要精神丑恶的社会。

反思

关于“孔融让梨”是不是时时适用的讨论,我以为关键不在“让梨”的道德价值本身,而是在人们为何会对“让梨”的现代意义提出疑问?在深入一步,现在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此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孔融让梨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在利益、地位、荣誉面前,我们都应该学会谦让,这是中国古代留下来的一种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孔融不该让梨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