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

在公众号后台,我收到了这样的留言:

今年,孩子上了小学二年级。

每次考试低于90分,老师就会找家长谈话,让我们帮助孩子把成绩提上去。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买各种资料。而我,每天只要求孩子把作业写完就可以自由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或打会电脑游戏。我孩子的成绩一般都在95分左右。

以前,我并不焦虑,最近,很多家长告诉我,我这样对孩子太放松了,应该给他上根弦。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孩子喜欢看书,不过都是漫画书,《父与子》这样的,很多喜欢的段落自己都会背,还会把搞笑的地方讲给我听。

身边的人都说看这种书没用,让我没收了。可他就是不喜欢看正经的作文书呀!难道是我引导的不好?

首先,为这位妈妈点赞。她并没有真的去按别人说的要求孩子,是一位比较理智的妈妈。她的有些做法,我很赞成,比如写完作业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我们做父母的大多相似,都觉得为孩子操碎了心。

我想跟这位妈妈聊一下,说说我的想法和看法。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1)

这位妈妈,我觉得您的些许焦虑好像来自于别人的说法和您跟周围人的比较。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一比较,我们就受伤。

这个话题,我之前写过一些短文(点击下面链接可查看):

不比较,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不要把“别人”这个牢笼传递给孩子

这里我就不啰嗦了。


总是要给孩子上跟弦,这是普遍父母的做法,因为大多数父母脑子里的弦都绷得很紧,唯恐孩子不受管束学坏了,这根弦也自然而然地上到了孩子身上。

中国父母的焦虑顽疾,这个我也不说了,很多人已经说过了。

我们能不能在这个环境中松一松那根弦,这就看父母自己了。其实这个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

如果您问我:你敢吗?我肯定地回答:我敢!

同样的话题,我也写过一篇文章:

“我跟应试体制对抗,来保护我的孩子”

建议大家看看《驯兔记》和《零零后》这两部电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兔子还是人,看看你能不能把一个被全体家长嫌弃的孩子培养成才。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2)

几周前豆宝幼儿园举办过国际日的活动,孩子们穿着各国服装走秀,都美美哒。几位阿姨给豆宝拍照的时候,发现她自信得很自然。就开玩笑地说,这真是天生的。

后来我们发现,哪有什么天生的,只不过我允许孩子做她自己而已。

她从2岁的那个夏天开始,一年四季裙子不离身,很多时候还穿得很夸张,总是有人跟我们打招呼:你们这是去演出吗?我们都打哈哈地过去了,我们的日常就是这么美。

而很多家长是不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所以我们也聊到:可能每个小女孩都能这么自信,可惜父母给扼杀了。

的确是这样,我经常会遇到小女孩们会羡慕地盯着豆宝的裙子看,有的还跟大人说:我也想要那样的裙子。而很多大人都是不给予回应的。

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不用教,他也会很自信。

并且,他会在自己喜欢的方面深挖,从而成为自己的专长。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3)

我曾经听一位大学老师讲:

我从事着本科教育,我看到过很多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是什么样,我不想让我自己的孩子走他们的老路,而如果我还是陷在传统教育里,那我的孩子长大了就是那样的,这不是我希望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眼前的分数。

我给家长们上正面管教的家长课,第一课就会有一个活动,想象你未来的孩子站在你眼前,你希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家长们的愿望里,几乎没有“考上名牌大学”这一项,大多数都是自信、阳光、健康、有主见、有能力、幽默、乐观等等,都是对孩子品质方面的期待。我只见过有一位老奶奶说过,希望孙子名牌大学毕业。

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期待的,无非是孩子的幸福生活。

如果孩子不用那么多的分数就能达到幸福,为什么要逼着孩子去考高分呢?

高分和名校也不是成功和幸福的保障啊!

当然,名校毕业可能会得到更好的资源。那也得孩子考得上才行,万一孩子考不上呢?即便逼着考上了,会不会成为那位老师说的大多数?不还是要回头寻找自己吗?还有那些走极端的,因压力过大结束生命的,这不是白白浪费了孩子的生命吗?


我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一个8岁小女孩过劳死,医生说这个孩子根本有没求生欲望,孩子临死前跟妈妈说:我好累。

痛不痛心?哪怕孩子是个学渣,也比死去强多了啊!

做父母的,真的知道怎么做吗?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4)

下面我们来说说阅读

二年级的孩子喜欢看漫画书这很正常。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5)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6)

幽默风趣的书还会背诵,这不是很好吗?

谁能说孩子不可以从中学到幽默这一品质呢?

谁不喜欢幽默的人呢?

如果孩子很受人欢迎,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轻松的生活态度,这不是很好吗?

再来说说作文书。我发现现在的作文书,质量大大不如以前了!花样越来越多,定价越来越高,价值却越来越低!

我给孩子们上作文课的时候,告诉他们:不允许带作文书和好词好句这些书来,带经典的课外读物。

我不想让孩子们把时间浪费在记背那些好词好句和作文模板上。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位妈妈推荐一套书,瞬间我就想怼人。为什么?我们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玩意: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7)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8)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9)


养孩子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吗(养孩子这件事别被)(10)

这能给孩子带来乐趣吗?能给孩子带来收获吗?离孩子的生活十万八千里,怎么让孩子去学习?

孩子为什么喜欢看米小圈、马小跳之类的书?好看啊!

我曾经听一位作文编辑读孩子的投稿,那真的是很精彩啊,孩子们不会写长篇大论,但哪怕几段话,都是妙趣横生啊,因为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声,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而像上面说的作文书,就该丢到垃圾桶,就不该出版!

但是很多家长无法分辨好坏,都是看别人买什么就买什么,或者看到团购便宜就赶紧囤。而得到利益的不是家长也不是孩子,而是背后的无良出版商。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作者豆爸,国家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注册家长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欢迎关注头条号 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儿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