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

近日热播的《跨界歌王》第二季引起热议,而跨界歌手也是一度登上热搜榜,《跨界歌王第二季》中不少人都对三位评委中的“瑜老板”印象深刻。“瑜老板”王珮瑜穿着一身灰布长衫,留着板寸头,戴着眼镜,斯斯文文,令人一眼望去雌雄莫辩。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

“瑜老板”当然是女生了,而且是京剧界最着名的女生之一。她的真名叫王珮瑜 ,1978年3月4日生于苏州, 上海京剧院着名京剧余派(余叔岩)女演员,师从王思及。

瑜老板一开口,邓丽君的声线娓娓道来,让观众都忍不住起立鼓掌。但若你以为这就是瑜老板的全部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拥有邓丽君般迷人声线的评委,其实是当今坤生第一人,京剧界有名的女老生。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2)

在校期间,王珮瑜师承王思及老师,学习了《失空斩》、《搜孤救孤》、《捉放曹》、《大登殿》、《文昭关》、《二进宫》、《乌盆记》、《击鼓骂曹》等余派戏。并先后得到朱秉谦、关松安、孙岳、李甫春、王世续、曲永春、童强等老师的教诲,学演过《法场换子》、《武家坡》、《打渔杀家》、《碰碑》、《甘露寺》、《断臂说书》、《战太平》、《清官册》、《四郎探母》、《南阳关》、《群借华》、《夜奔》、《杨门女将》等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剧目。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3)

同期在上海戏曲学校的一位京剧演员回忆,王珮瑜在学校时属于特别培养生,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很优秀,是那种路子很正、很听话的好孩子。在校期间,她就有很多机会参加高规格演出,比如代表少年京剧演员参加每年元旦的曲艺晚会,与名角们同台给国家领导人演出,“风头很劲”。

毕业后,她进入上海京剧院,25岁便任一团副团长。头顶余(叔岩)派第四代传人、“梨园小冬皇”、“当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等多重光环。

京剧界泰斗名师都非常赏识她。为了提携这位后辈,70岁高龄的谭元寿激动地亲自为她献花,更主动与她合演《失空斩》,让年仅18岁的她一下跻身“京剧名家”行列。在电影《梅兰芳》中,梅葆玖和王珮瑜分别为黎明扮演的梅兰芳和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唱《游龙戏凤》选段,在银幕上再现“梅孟之好”。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4)

这些年,她红遍大江南北,被尊称为“瑜老板”,拥有上千人的粉丝群“瑜门”;在北京人气尤其旺,连办几次专场,场场叫好叫座。2010年6月16日,在纪念梅兰芳京剧团重建15周年举办的梅派经典剧目系列演出中,她又受邀和梅葆玖等共同主演《四郎探母》,再续“女生男旦”的梨园传奇。

曾两次在沪个唱,三次进京办个人专场。个唱现场还经常在央视戏曲频道反复播放。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5)

很多人知道王珮瑜,是从电影《梅兰芳》里她为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唱开始。后来她自己买了票带朋友去电影院看,片尾字幕出来的时候,听到周围观众在指点议论:“真的是王珮瑜配的啊,一听就是她的声音嘛。”她很舒心地坐在排椅上微笑:“你看,退一步真的是海阔天空,王珮瑜还是王珮瑜。

孟小冬在京剧界被称为“冬皇”,一个“皇”字可见孟小冬的地位。王珮瑜与孟小冬的缘分不止于此。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6)

孟小冬

孟小冬1977年去世,王珮瑜1978年出生,命运在冥冥之中好似有某种牵扯。

十八岁那年,当代京剧第一须生谭元寿看了王珮瑜的演出后惊叹:“这不就是当年的孟小冬吗?”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7)

“小孟小冬”时期

台上王珮瑜被称做“小孟小冬”,梨园“小冬皇”。在当今时代,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女老生。

二十五岁前,王珮瑜按照一个神童的轨迹成长成名。

她生于苏州,十三岁凭一折《文昭关》得到梅葆玖赏识;十八岁赢得了“小孟小冬”的名号;京剧界泰斗名师梅葆玖、谭元寿等人无不对她赞赏有加;二十岁之前将能参赛的大奖悉数拿下,在京剧圈名噪一时,人称“瑜老板”;二十五岁担任上海京剧院一团副团长,一时风头无二。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8)

王珮瑜老生扮相集锦

二十五岁前王珮瑜的经历足以称得上是春风得意,能勾起无数人的羡慕嫉妒恨。

二十六岁是她人生中的转折点。年少轻狂的她经此事件后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那一年,身为一团副团长的她丢掉铁饭碗去单飞。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并没有取得意想之内的成功,工作室最终因生存不下去而关闭,她也重新回到了当初出走的上海京剧院。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9)

王珮瑜在《赵氏孤儿》中饰老程婴

败走京剧院以及工作室夭折,对王珮瑜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但这也让她与体制达成了和解。

她决定曲线救国,将个人品牌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让更多人先喜欢她,然后再去消费京剧。

传统和时尚这对矛盾在王珮瑜身上有很明显的体现,却又丝毫不违和。

她深谙互联网思维和粉丝文化,目的却是为了发扬京剧。她唱的大都是传统老戏,形式却大胆尝试吉他手鼓。王珮瑜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最古老的传统艺术,最时尚的演绎者”。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0)

尽管台上演的是老生,但台下的王珮瑜却十分新潮时尚,穿着打扮中性帅气,对于流行文化也来者不拒。

喜欢张国荣,也爱唱流行歌曲。唱戏之余,她最喜欢做的事便是K歌。听她唱流行歌曲完全是另一个人,无法和台上的老生勾连在一起。

王珮瑜曾在朋友圈上写道:你可以说我的戏不好,但不能说我的歌不好。

摄影、瑜伽、高尔夫、茶道、香道她也很精通,对自拍更是迷之喜爱。这种独树一帜的性格和风范受到无数青年粉丝追捧。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1)

王珮瑜在自拍

“听不懂”、“节奏太慢”、“老年人才喜欢”……

社会上充斥着种种对京剧的偏见,但王珮瑜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偏见,她拥有一众年轻粉丝,粉丝涵盖各个年龄阶层,老幼通吃。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2)

王珮瑜与粉丝合影

受到大众喜爱,进而打造个人品牌,是王珮瑜宣传京剧的重要一步。

无论是来到《鲁豫有约》,还是出唱片、出书、讲座、上电视、上报纸,王珮瑜在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同时,也希望实现个人品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最终达到宣传京剧的目的。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3)

在京剧商业化这条路上,王珮瑜的尝试是全方位的。

以她个人名字为品牌的论坛、QQ群早在2004年时就已经开始在做,QQ粉丝群“瑜门”平时在线人数多达300多人,她会经常在论坛和群里与粉丝沟通,发布最新消息,在微博微信的兴起时期,她就已开通了账号。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王珮瑜说。

这两种人中都有她的大量粉丝,前者是戏迷票友,后者则是她个人的“脑残粉”——王珮瑜宣传京剧的重要发展对象。

一年四季,她奔波各地开授“瑜乐京剧课”,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不了解京剧的人讲授京剧知识。而“京剧清音会”则是京剧课的进阶,以小型沙龙演唱会形式呈现,演唱和解说并行。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4)

2010年,王珮瑜成立了一个可以代表她个人的官方平台——瑜音社,负责策划和各类周边。瑜老板甚至还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淘宝店。她的做法在京剧界引起不小争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她则继续特立独行。在京剧形式上她也未停止过创新。

2010年1月,王珮瑜在天津和北京演出了墨壳原态舞台剧《乌盆记》,将相声、评书、京剧三种艺术形式熔于一炉。

而后,王珮瑜排演的墨本丹青版《赵氏孤儿》,用山水丹青画卷代替了常见的实景道具,打造了一台“马余兼美、修旧如旧”复古大戏。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5)

参演《赵氏孤儿》时期,王珮瑜在后台化妆

她甚至还“胆大包天”地尝试用吉他伴奏京剧。如今王珮瑜还向鲁豫透漏今年会尝试改编新戏。

出道多年,她坚持唱传统老戏。这次尝试排演新编戏,她坦言自己做好了受观众质疑的心理准备。当鲁豫问到当年为什么说不唱新戏呢?她的回答是:“我要跟别人不一样。”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6)

台上演的是老生,台下则是一番中性打扮,衣橱里大都是黑白蓝三色西装长衫。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7)

她自小就不爱穿裙子,母亲买了各式各样的裙子来打扮她。她也不违背母亲的意思,便在裙子里面套条裤子。

王珮瑜有一个哥哥,母亲本想儿女双全,但没成想王珮瑜“又是个儿子”。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8)

王珮瑜幼时与兄长合影

为了安慰母亲,自学戏起便着男装的王珮瑜在她二十岁那年拍了生平唯一一组女装艺术照。一贯英姿飒爽的王珮瑜在照片中也展现了江南女子的柔美一面,让看惯了他男装打扮的人眼前一亮。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19)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20)

图为王珮瑜唯一一次女装艺术照,摄于20岁

不过女装很好看的王珮瑜日常还是喜欢中性打扮。她说自己心里住着一个老爷爷。

小时候的王珮瑜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她在一群小孩子里是个另类,既嫌男孩子脏兮兮的,又不想像大多数女孩子那样玩洋娃娃。

她坦言自己很孤独,大多时候独自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折手枪。

后来上戏校,王珮瑜是建国来第一个女老生,每天和一群男生一起练功。她在练功的时候,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女孩。从小就很好强的王珮瑜,在一堆男生里,只拿第一,从来不想第二。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21)

王珮瑜(左)摄于1996年

孟小冬唱戏录音(她是戏曲界的小孟小冬)(22)

王佩瑜还曾在《朗读者》节目现身,身为京剧名角的她当然是一开口就哼起了调调,果然有范,配的上称呼“京剧第一女老生”。

谈到过往,王珮瑜用了一个形容词:孤独。孤独使人深邃,但深邃使人愈加孤独。

不过孤独的王珮瑜也没有选择为了合群去随大流,她还是选择了坚持自我,回归本心。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王珮瑜的话,那大概就是特立独行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