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在扭曲挣扎中孑孓而行)

触景生情,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么两组词。

扭曲挣扎,这个词估计不用解释,大致从字面就可以知道。孑孓很多人估计不知道什么意思,甚至不会读这两个字。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在幼小的时候,它会身体蜷曲着慢慢往前移动。孑孓而行的意思形容人孤独寂寞地行走着。

人从呱呱坠地,就一直在与生命做着抗争,无论对与错,人一直在以自己对的方式努力着。有俏皮者说,既然人最后横竖都是一个死,谁也就没想着能活着回去。

为了活好且活得更长,人都一直在做各种尝试,有通过饮食解决的,有通过节食解决的;有通过运动解决的,有通过静止解决的;有通过主动解决的,有通过被动解决的。无论哪种办法,都各有其道理。

事后想起来,一切都是徒劳。人总是在做着适得其反的努力。

比如有些人控制自己的饮食,因为,病差不多都是吃出来的。殊不知,不怎么吃东西的人,因为营养不良导致体质不好,最后可能早夭。通过观察长寿者,他们无一例外的特质都是爱吃,遇到什么吃什么,尤其很多人还爱喝酒吃肉。

假如你真的信了随意吃喝就可以长寿的话,结果是大错特错的。现代人不说吃肉,由于食物中还有高糖、高油脂,吃多了的,一定会肥胖,即便到中年时不得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也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身体肥胖,由此加重心脏的负担,或者是血管壁变硬变脆变细,随时会有脑梗、心梗的风险。

为了减肥去油,我们不得不开始运动,可我们不知道的是,运动机能在我们体内是逐步退化的,比如脂肪的囤积,就是体内分解脂肪能力降低的主要表现。技能降低了,不仅难以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的脂肪和糖,反而会意外导致机体的损伤,最终会丧失运动能力。不动之后的结果,应该可想而知了。

我就这么矛盾地挣扎着。

幼年时候,家贫营养不良,加上天生体质不好,一直小病小症不断。到初中毕业,我真的是手无缚鸡之力。读高中之后,我依然弱不禁风,以至于体育课上投铅球,我都不能单手把铅球托到肩头。篮球定点投篮,我双手扔出去的球始终够不着篮筐,甚至离篮板还有距离。好在那时候体育课也就是做做样子,体育老师都不会跟学生计较,体育课被别的老师“借用”也是常有的事。

高中时我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天早晨起来跑步。那个是最不需要技术含量,也最不费气力的运动。我跑步起初还不是为了锻炼,仅仅是为了醒脑。跑步长期坚持下来,竟然成为我保持得非常好的一项运动,由此我坚持了八年之久。

读大学、参加工作后,我每天几乎风雨无阻地跑五千米,那时候每天长跑的人还不多,能坚持跑的也不过1-2公里。也许是因为长跑的关系,决定了那几年的阵地总是长距离地迁移。从家乡迁到南京,从南京迁移到广州,最后从广州跑到北京。

也许真的是想在北京定下来,到北京后,我以没有合适的跑步线路而停止了多年的长跑,以至于,运动习惯逐渐离我而去。直到非典那年,我突然意识到,停止运动与身体素质下降的关系,由是,我又开始运动。跟以前单纯跑步不同的是,我选择打球,坚持得也是不错。

突然,有那么一天,我体检出高血压,我有点慌乱。

运动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加大了。非常急迫地想通过运动迅速控制体重,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其实,这时候,身体的平衡已经被我打破,而我毫不知情。直到连续两次膝盖的同一部位受伤,最终让我丧失跑步能力,我才知道,身体的组织和器官是无备件的孤品,一旦损毁再也没有康复的机会。就像生命一样,从出生,我们就一直走在单行道上,生命和身体都是不可逆的。

失去运动能力的副作用很快就出现了,肥胖、油腻、高血压、高血脂、疑似高血糖,一切不好的如期而至。我不甘心束手就擒,于是,我选择长距离步行,不奢望治病,起码可以延缓病症。事实又给了我无情的打击。足弓筋膜炎让我起不了床、下不了地,甚至打击了我继续运动的勇气。

听天由命吧。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叫“人强强不过命。”想想也许是有道理的,生命需要我们的估计是顺势而为,假如我们不能取势,只会一味地动作,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扭曲中挣扎一定不是生命之道,如何聚天时地利以求人和,这是应该认真思考的。

不停地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在扭曲挣扎中孑孓而行)(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