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1)

01:电影反应现实

由张子枫主演的《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开播没多久就引起了热议。电影中张子枫和弟弟的亲情故事,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眼泪。

该片,围绕着因为意外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对个人追求和抚养弟弟的责任之间,产生矛盾和问题展开故事。

但是除了姐弟亲情之外,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许多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悲惨现状。

剧中由张子枫主演的安然,从小就不受父亲的喜爱,父母为了再要个弟弟,甚至让她假装残疾。

父母还偷偷修改她的高考志愿,亲手毁掉了她当医生的梦想。

安然生活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里,本就过得不算幸福。

后来,一场车祸带走了她的双亲,更是打破了她原本的人生计划。

剧中安然和弟弟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对话。

弟弟说:“我好想吃爸爸做的红烧肉。”

姐姐说:“我只吃过他做的,笋子炒肉。”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2)

弟弟还一脸天真地问姐姐,笋子炒肉是什么,好吃吗。当得知笋子炒肉就是被打屁股时,弟弟说了一句:

“那我们可能不是一个爸爸。”

是啊,天真无邪的孩子怎么能理解,为什么同一个爸爸会区别对待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而这,大概是也是许多姐姐们正在经历的不幸。

而这部剧中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角色,那就是安然的亲姑姑。

安然的姑姑,就像是安然的一个镜像,也经历了原生重男轻女的迫害。

姑姑说:“长姐如母。”

姑姑说:“你生下来就是姐姐,就必须要让着弟弟。”

而最让人难过的是,姑姑的这番话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她这一辈子,也是这样做的。

甚至,女性本该牺牲的思想,传到了下一代。

姑姑同样身为家里的姐姐,一直在为了弟弟隐忍和退让。

她知道,父母宠爱弟弟(也就是安然的父亲),会在半夜偷偷喂他吃西瓜。可她非但不吵不闹,反而总是习惯性把西瓜中间最甜的部分,留给弟弟。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3)

上学的时候,明明姑姑才是成绩优异的那个孩子。但是,她却把读书深造的机会,让给了只考上中专的弟弟。

她原本可以去俄罗斯做生意,原本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人生,却因为弟弟一句话,便毅然决然放弃前途,回来照顾侄女。

最后,弟弟的人生一帆风顺,有着不错的工作,还住着昂贵的学区房,而姑姑的生活却一塌糊涂。

她有个说是人渣都不为过的丈夫,还住着个小破房子。

在电影里,姑姑经常会“道德绑架”年纪尚小的安然。

很多人不能理解,也不喜欢这个角色。

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重男轻女、女性牺牲的意识,早已经深深种在了姑姑的脑子里。

我们看的只是电影,只是别人的故事。

但偏偏电影反映的,可能是最真实的现实。

姑姑又何尝不是这个轻视女性社会中的,一个牺牲者呢?不管是姑姑还是安然,都只是千千万女性中的一人罢了。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4)

02:影片低分的背后,是女性的反抗

阿德勒说过: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有的人,生来便是幸福的,有对宠爱自己的父母,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但是有的人,生来就要背负姐姐的“责任”,用一生去牺牲自己成就父母的偏心。

在看完《我的姐姐》这部电影之后,有不少女性观众感同身受。

“我好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那么无助,却又无可奈何。”“凭什么我们做姐姐的,一定要经受这么多折磨呢?我爱我的弟弟,但是不代表我应该为了我的弟弟牺牲自己的一生。”

所以《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这注定是一部会引发热议的电影,因为它准确地击中了社会的痛点,那就是女性地位以及男女平等的话题。

可能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了,《我的姐姐》虽然票房高,但是7.3分的评分并不算高。

因为影片的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虽然并没有说清弟弟是否被送养,但是已经有了前面剧情的铺垫,观众们不难猜出安然并没有送养弟弟的选择。

而这个结局,也让部分观众抱不平。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5)

“什么破结局,说了那么多,安然还不是当了扶弟魔?”“为什么姐姐一定要为了弟弟,放弃自己的前途呢?”

很多网友都在为了天底下的“姐姐”们鸣不平,希望女性们可以摆脱扶弟魔的状况。

其实,如果我们是安然,我们的选择也许也是抚养弟弟。

毕竟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总是割舍不下的。

但是,有太多网友希望,安然的选择能和我们内心的选择不一样。

她们希望安然可以去考研,可以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爱情。

我们做不到“自私”一回,便希望安然可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是,影片最后太过主旋律和统一的结局,还是没有脱离部分姐姐长期被剥削的不公命运。

而这,也是影片没有高分的关键。

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都去扒《我的姐姐》的原型,很多人都说原型中的姐姐自私又讨厌,自己拥有两套房,把弟弟送养了。

这么多人,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这个被“重男轻女”伤得遍体鳞伤的“姐姐”。

难道,在这些人的眼里,“姐姐”真的就应该放弃自己生活的权利,用余生去成全被父母偏爱的那个弟弟吗?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6)

凭什么呢?

只因为骨肉亲情,血浓于水吗?

就算是你找到了社会中的原型,但这也只是生活的一个阶段,而非结局吧?弟弟还没有长大,姐姐也在寻找幸福,她只不过暂时把房产放在了自己的名下而已。

你怎么就能断定,这个姐姐在弟弟娶妻生子的时候,不会把该给弟弟的还给他呢?

所以,做人不要断言别人怎样怎样,日子那么长,什么结果都会出现,不是吗?

其实,这部电影最主要讲述的,就是如今这个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姐姐”,她们谈不上生活,可以说生存是无奈的。

父母以生养为由,让她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家里那个能“传宗接代”的弟弟。

多可悲啊,但是多少人看到了这些呢?

更多的人,只看到了所谓的“姐姐的自私”,她的父母如此对她,她为什么就不能“自私”地活一次呢?

亲情再浓,血再浓,可也不能因此就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吧?

并且,这部电影之所以是开放式结局,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即便是姐姐送养弟弟,也不过是想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和童年。

而在弟弟成长的过程中,她也可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就是这个道理。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7)

03:我们必须控诉重男轻女的文化糟粕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

“姐姐永远是姐姐,弟弟永远是弟弟,就像那棵亲情树一样,你若是枝,我就是干。”

姐姐和弟弟,永远是彼此的亲人。

但倘若姐姐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每日面对来自血浓于水的亲人的冷漠,那是多么的不幸。

记得当初看《都挺好》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特别为苏明玉这个角色鸣不平。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是最不受父母待见的人。

明明考上了清华,却要被迫选择免费的师范大学;明明靠着自己努力拥有了一切,却要被家里人疯狂“吸血”。

尤其是每次看到苏明玉的爸爸、哥哥找她要钱时,都忍不住想要吐槽几句。

她憎恨这个家庭,但却渴望被家人关爱。

可现实一次又一次打脸,让童年和过去成了她心里永远的痛。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明玉说在心里对父母说:

“你们生了我,却不好好养我。”

我的姐姐电影观看后感想(电影里是姐弟的温情)(8)

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孩,往往自卑、敏感、缺爱。

她们明明比谁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却又偏偏不得不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这种父母的偏心,不仅让女儿丧失热爱生活的能力,还让她们不会爱人,不敢爱人,甚至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可想而知,父母的重男轻女带给女儿的伤害,是一辈子的噩梦。

既然我们选择成为父母,就要学会一碗水端平。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也都应该成为我们宠爱的宝贝。

女儿不是累赘,不是物品,更不是儿子的附庸品!如果区别对待儿女,最终伤害的是一整个家。

我们总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所以我更希望,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可以是无关性别的。

千万别让这个时代,成为女孩子一辈子的伤痛。

-END-

作者介绍:末小北,新锐情感作家。希望用简单的字,能温暖到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