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课文讲解(妈妈给我讲一年级上册日月明)

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课文讲解(妈妈给我讲一年级上册日月明)(1)

孩子回来问我“妈妈,一个小朋友靠着树是个什么字啊?我不知道,张晨筱不知道,敬恩淇也不知道。”

我看看了课本,原来这一课是讲会意字。在我们的汉字中,有些字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它的意思也由几个字的意思组合、叠加。

比如:“明”由“日”和“月”组成。“日”代表太阳,很是亮的物体,“月”是月亮,也是很亮的物体。在古人的眼里,“日”“月”都是可以普照四海的明亮物体,所以日和月组合就是“明”,代表很明亮。

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日”是太阳,白天出现,代表白天,“月”夜晚出现,代表夜晚,从今天到“明”天要经过一个白天(日)和一个夜晚(月)。

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课文讲解(妈妈给我讲一年级上册日月明)(2)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由于男女生理差异和社会分工不同,在田里干活时,用力最多、力气最大的是男子,所以用“田” “力”表示“男”。古人觉得把鱼放在羊肉汤里煮,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所以就用“鱼” “羊”表示“鲜”。这个人要是干活累了,外面太阳很晒,他想靠着树躲一会儿凉再干活,表示他想休息一会儿,所以就用“人” “木”表示“休”,代表休息。

看看你的铅笔,笔尖是不是很小啊,笔头就要大些,所以我们用上“小”下“大”代表“尖”。说到笔,“笔”也是一个会意字,古代的笔是“毛笔”,毛笔的笔身材质为竹管,笔头为兽毛,所以就用“⺮ ” “毛”组成“笔”。咱们再来看看,毛笔的笔尖是不是也是上小下大?

夏天清晨,阳光从窗台照进来,我们会看到很多细小的灰尘在空气中飞扬,过马路时如果正好有清洁阿姨在扫地,能看到扬起的灰尘,但我们如果用手去摸,又没有颗粒感,因为“尘”是很小很小的土,所以我们用“小” “土”表示“尘”。如果灰尘一直不清理,经过数万年,说不定就变成一块地了。地是什么呀?“土”“也”。

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课文讲解(妈妈给我讲一年级上册日月明)(3)

如果妈妈在前面你,你在后面走,你就是跟从妈妈,所以“人” “人”组成“从”表示“跟从”。

三人在现代意义主要实指,在古代是虚指,代表“很多”的意思。春秋末期有个伟大的思想家叫“李耳”名“老聃”人们称他为“老子”,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及本原。他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是指“天,地,人”,它的含义非常广大,三又生万物,所以“三”泛指“多,很多”。三人众,在这里也取这个意思,用“三个人”代表很多很多的人“众人”。

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课文讲解(妈妈给我讲一年级上册日月明)(4)

双木林,一棵树我们称为“树木”就用“木”表示,很多树木长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树林”,用“木” “木”代表“林”,表示树林。森林比树林大得多,物产更丰富,也同上面“三人众”的“三”道理一样,用三个木来表示很多很多的树,“森”代表“森林”。

一个人势单力薄肯定没办法和众人相比,一棵树也组成不了林子,但只要大家团结,众人一条心,就可以干成很多大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