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电影中是怎么指挥坦克的(狂怒为了真实连坦克都是从博物馆借来)
《狂怒》是2014年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战争片,发生的时间是在1945年二战结束之前,电影当时未播先火,很多的战争片迷万众期待,最大的原因就是“真实性”。
这部电影当初宣传的两个“真”非常吸引人,一是事件真实,大部分的事件都有原型;二是道具真实,里面出现的坦克都是从博物馆借回来的真货,其中德军的虎式坦克全球只剩下不到10辆。
然而电影上映之后,豆瓣评分只有7.9,按理说这个分数也不算很低,但是相对于这种级别的战争大片,就显得有点低了。还有网友评价这部电影能媲美国内的很多神剧,一辆不能动的坦克,几个人就那样挡住了一个营的进攻,显得德军的智商偏低,个人英雄主义太过。
然而最后一段夜战的原型,比电影里更神
狂怒的制片提到过,这一段的原型是奥迪·里昂·墨菲。
奥迪的连队当时被派驻在法国的重要军事据点,墨菲的部队中有128个人,但大部分都是伤兵,能作战的只有19个,还有两辆M10坦克歼击车。墨菲让同伴后撤,一个人用电话指挥后方的支援火炮,攻击面前的6辆虎式坦克和2个加强连的步兵,受到打击的虎式坦克撤退后,他使用M2卡宾枪对着蜂拥而来德军扫射。
弹尽之时,他站在被虎式坦克击中后燃烧的M10坦克歼击车上,用12.7mm口径的M2重机枪对德国步兵开始扫射,2个加强连的德军在猛烈的火力覆盖下寸步难进,而奥迪的腿也被击中受伤,但他依然单手开火长达一个小时之久。
二战期间,奥迪最牛的就是这次单挑6辆虎式坦克,21个月里他一人杀伤240个敌人并且俘虏大量德军,服役期间被授勋33枚。
奥迪也被称为二战美军最强单兵,也是美国队长的原型。
所以这样对比一下,其实《狂怒》的结果还不算很夸张,但是难就是难在怎么把这个事情拍得真实起来。
虎式坦克到底有多神在《狂怒》里,盟军说起虎式坦克都有点谈虎色变,它到底有多牛?
虎式坦克是德军在二战期间使用的一种重型坦克,号称正面无敌,当时它前装甲厚度达100毫米以上。在电影里就可以看到,那辆虎式坦克多次中弹,但是像没事儿一样。据说美军的对阵思路是8到10辆谢尔曼坦克能KO一辆虎式坦克,从这个角度就知道虎式坦克已经接近战略武器的地位。
当时还有一种叫虎式坦克恐惧症,就是当时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装甲武器出现在战场上,造成了盟军的恐惧。甚至有人传说这种坦克的装甲可以自我修复,跟未来战士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质疑电影真实性的原因,电影中有一段,三辆谢尔曼对阵一辆虎式,结果三辆车一排前冲。如果虎式坦克不离开自己的掩体,一个一个瞄准轰,三辆谢尔曼被秒的概率很高,所以这个过程显得太儿戏。
不过虎式坦克也不是真无敌,既然是重型坦克,在速度和灵活性就不足,到了战争结束前,其实盟军的坦克已经进行了很多的升级,没有像以前那么容易被虎式坦克击中。所以如果虎式坦克真的像电影里那样傻傻地往前冲,确实是自己找死的行为,相当于把自己的弱点暴露。
虎式坦克这么厉害,大量生产不就完了,为什么德军还是败了?
虎式坦克在战场上露面之初确实很厉害,但是对手也不是傻,盟军的坦克也在不断做升级,到了战争后期,它的优势已经被逐步削弱。而到了战争后期,特别是苏联的IS-2重型坦克生产出来以后,优势基本不复存在,只是对阵一般坦克还是有一定优势。
其次坦克并不是唯一的重型武器,还有轰炸机啊。当时的英美轰炸机着重轰炸德军的兵工厂,也极大限制了虎式坦克的产量。
电影的深度其实才是硬伤
其实这部电影作为一部战争片,就真的是一部比较简单纯粹的战争片,没有太多能直击人心的东西。新兵诺曼的视角,战争中德国人的视角,美军杀战俘的一幕,最后诺曼在车底下被德军发现却被放过的设定,在我看来都是满满的套路,而且都是点到为止。
甚至战争的残酷性,都是淡淡的,也许因为拍摄选择的是整个二战即将结束的小规模战役的关系,惨烈程度有限。
全剧最精彩之处是发生在30分钟左右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最精彩的地方不在最后,毕竟个人英雄的SHOW TIME我们都看太多了,反而是电影在30分钟左右,唐接到任务去救援伤兵的一幕。坦克在前开路和挡子弹,步兵紧跟其后,伤兵看到自家坦克一个一个滚到坦克后方集合。相信这一幕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看,原来坦克和步兵之间协作是这样的。
这一幕真实又有趣。
结语《狂怒》故事深度一般,战争场面也一般,细节的真实性还被质疑,难怪电影的评分不高。可能唯一值得致敬的是电影里道具的真实性,比如那些坦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