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龙门方洞古村(惠州博罗车村村一宗祠470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

  坐在桥头边、古树下的石椅上,迎着清风感受乡村气息,甚是惬意;抚摸着斑驳院墙,凝视着修旧如旧的太昌围屋民居,村落古韵尽收眼底……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泰美镇车村村以党建铸魂、内外兼修,以景塑形、以文提质,持续擦亮乡村的美丽底色,让村庄古韵绽放新精彩。

惠州龙门方洞古村(惠州博罗车村村一宗祠470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1)

桥边人家景观一角。

  一步一景,一景一陶然

  “游御史之乡,品古韵车村。”车村村口处,仿古小城墙上10个大字让人充满遐想。村道、庭院、院墙、湖边,精心设计的道路导引系统、宣传标语,为美丽乡村做加法。彩绘既有风光写实,又有文化元素,更有乡愁寄托,增添着古韵气息。一步一景,一景一陶然。每处美丽的打造,都尽显车村村内外兼修的气质。

惠州龙门方洞古村(惠州博罗车村村一宗祠470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2)

品洁亭。

  车村村是“惠州晚明四御史”之一车邦佑的故乡。车村人以先祖为傲,世代传承着他的精神。说到车村古韵,车氏宗祠是一个绕不开的焦点。车氏宗祠历经470多年风雨仍保存完好,吸引了众多文物工作者及文人墨客前来探古寻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车氏宗祠就被列为博罗县文物保护单位。

  太昌围屋民居亦是乡愁的承载。该民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方形围屋造型,四角建造防御型炮楼,气势恢宏。尽管年久失修,但建筑格局依然清晰可见。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先祖的精神、家风家训、乡愁的承载嵌入其中。在乡村振兴中,车氏宗祠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文化传承的功能更是得到了加强。太昌围屋及周边老建筑正加紧修缮,不仅古民居修旧如旧,还配套文化设施及休闲空间,辅于文化元素的点缀,入目处满是乡愁。新建的车村御史文化园则是文化与精神的另一种传承,其以车邦佑相关事迹为重要内容,通过历史文化与清廉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党群同心共建美丽家园

  车村村不仅要留住乡愁,还要涵养文明乡风。以御史文化园与传统古建筑群为载体,该村计划开展良好家风传承教育活动与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弘扬优秀传统、培育文明乡风。同时,计划不断延伸产业服务,引入经营主体,实现产业与文化相融,让更多的村民捧起“旅游碗”,吃上“幸福饭”,收获乡村振兴的丰收果实。

惠州龙门方洞古村(惠州博罗车村村一宗祠470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3)

太昌围屋民居。

  车村的蝶变,是党群同心的必然结果。以村道拓宽为例,项目启动伊始,车村村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进组入户向村民介绍村道拓宽的意义,用真诚打动民心。道路拓宽施工中涉及用地的,党员干部带头无偿让出自家土地。

  党员干部的真心付出,让村民鼓足了心劲。村道拓宽工程涉及的60多户村民均主动无偿让地修路,并自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把路让一让,能让我们子孙后代都受益!”村民车容戴得知村里要拓宽村道时,二话不说立马同意拆除自家围墙,将围墙往后挪了约1.5米。车容戴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车村村人,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党员干部事事冲在前面,我们村民还有啥说的,一条心跟着干就对了!”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侯婉怡 钟畅新 通讯员黄丽萍 曾丽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