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1)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之后逐渐发展两大类,一类叫拼音文字(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另一类叫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

拼音文字是线形的,给你一个字母,你看不出任何意义,只有当一串字母像一条线那样组合起来,才产生意义。然而,作为方块文字的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举个例子,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由此可见,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而汉字的信息量最大。

汉字是唯一的从古人象形表意造字一路传承下来,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的文字。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标志着那时已经出现成熟的汉字系统。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虽经横平竖直的规范,却总是一脉相承,从未间断。

越原始的,其体现人文性也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深刻。因此,汉字中所含有丰富的人类文明的原始信息,可以让我们窥见先民的精神和思想源头,对今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带来有益的启示。


(44)田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2)

字形演变: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3)


本义溯源:

甲骨文“田”像畦畛整齐的田地形状,如同在一大片垄亩上画出有纵有横的方格,表示阡(纵向田埂)陌(横向田埂)纵横无数的田地。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4)

甲骨文“田 1”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5)

甲骨文“田 2”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6)

甲骨文“田 3”

甲骨文字形中,表示阡陌的纵横线数量并无定规,最简省的“田”只是在中间画了一纵一横的“十”: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7)

甲骨文“田 4”

之后的金文、石鼓文、篆、草、楷、行都依据最后一种甲骨文简化字形而来,一目了然,毋庸再言: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8)

”字本义:阡陌纵横的农耕之地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9)


衍生含义: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10)


相关了解:

井田制

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 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实则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而周礼中的井田,似乎是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强,同时难以考证。

“井田”一词 ,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了。 促成这一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11)


其他汉字解释:

家 、 安 、 国 、 民 、 富 、 裕 、 勤 、 俭 、 新 、 向 、 阳 、 齐 、 福 、 康 、 观 、 自 、 仁 、 义 ......

汉字字形的演变说明(越原始越深刻)(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