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

2022年8月24日上午,稻盛和夫因为年事过高离世,终年90岁。

说到稻盛和夫,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他曾在20多岁的时候就创办了两个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是日本的四位“经营大师”之一,在日本航空公司濒临破产的时候,他在鸠山由纪夫的邀请下重新出山,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转亏为盈,成就了日本航空公司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虽然他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他的学生却遍布全世界各地,各大企业的领头人或多或少都曾接受过他的指导,就连华为的CEO任正非也是稻盛和夫忠实的学生和粉丝。

然而在1997年的时候,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却选择了皈依佛门,还放弃了自己几乎所有的产业。

他的思想对于21世纪的人们来说,仍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存在。

所以他的离世对于全世界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那么作为一个“经营大师”,稻盛和夫是如何赢得全世界的称赞的?他又为何要选择出家呢?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1)

2010年1月19日下午,日本的航空公司由于连年亏损,无力承担营运工作,无奈之下只好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成为了二战结束后日本最大的一宗非金融企业破产案。

日本航空公司作为整个日本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在当时是关乎日本经济命脉的企业,一度被人们视为二战后日本经济繁荣的象征,如果没有人能够拯救日本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的破产,势必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日本航空公司的总裁西松遥无力挽救这样的颓势,几乎是一夜白头。

此时日本国内开始有了一个呼声:邀请稻盛和夫来担任日本航空公司的总裁,只有他才能够拯救日航。

随着这样的呼声越来越高,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干脆亲自出面,邀请稻盛和夫出手挽救航空公司。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2)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个快80岁的老头子,又从来没有接触过航空业,如何能够挽救航空公司的颓势?

不少人毫不客气地说:“亏损了2.3万亿的航空公司,不可能有人救的回来。

稻盛和夫没有理会外界的质疑,坦然接受了鸠山由纪夫的邀请,原因有三:防止二次破产对日本经济造成恶劣影响;保留日本航空公司员工的工作;维护合理的竞争环境,保证国民的利益。

为此他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不要任何的薪酬;二、不带自己的团队,因为他的团队也和他一样,从来没有接触过航空业。

步入一蹶不振的日本航空公司,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对稻盛和夫无疑是一个挑战,他还能重现往日的神话吗?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78岁的稻盛和夫表现得从容不迫,他带着自己的“稻盛哲学”和“阿米巴哲学”带到了日本航空公司,成就了独特的“日航哲学”。

最终他挽救起了这个将倾的大厦,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为日航公司实现了1884亿日元的营收,摇身一变成了世界航空公司收益最高的企业。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3)

2年零8个月之后,日本航空公司重新实现了上市,稻盛和夫再次成为了日本的“神话”。

那他是如何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这个目标的?难道真的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熟练地掌握了航空业的核心?实则不然,这都得益于他的核心哲学思想,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诸多的鸡汤大事中,稻盛和夫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因为他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无论在工作、创业还是在生活中,利他思想始终贯穿他的人生。

这是他在开创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京瓷的时候,就悟出来的道理。

身为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鹿儿岛大学的工业部毕业之后,便只身一人前往京都,进入了京都的一家大企业开始工作。

这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就是一个铁饭碗,只要在公司中的资历足够久,就能够晋升,升职加薪。

可与此同时,稻盛和夫也发现了公司中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公司中死气沉沉,员工们工作消极,这么大的一个企业面临着随时可能倒闭的风险。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4)

稻盛和夫不愿惶惶终日,便主动提出了离职。

27岁那年,他和7位好友联手,创办了人生中第一家公司——京瓷。

为了将京瓷发扬光大,他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是第一次创业并不顺利。

他们在两年时间里先后录用了三十多名员工,可是这三十多名员工在一年之后联名签署了一份状书威胁道:“如果不能实现每年涨薪水,我们就集体辞职。

稻盛和夫不得不将他们全部召集在一起,商议解决方案,他们促膝长谈了三天三夜,处于创业初期的稻盛和夫却没有能力给予他们任何的承诺,他只能保证自己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毕竟一切都还在发展阶段,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面对员工们的质疑,稻盛和夫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失败感,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骑虎难下的事情。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5)

一时间,他心中产生了强烈的不公,家中7个兄弟姐妹,最终只有自己通过考学来到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帮不上家里的忙,却要负责这些素昧平生的员工的一生。

凭什么?又为什么呢?想到这里,稻盛和夫觉得全身发凉。

这时候,他想到自己一直信仰的佛学,早在1944年还没有上初中的时候,他因为换上肺结核在家中休养,无所事事之时偶然看到了谷口春雅的《生命的实相》,第一次接触到了佛学,自此便对佛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次事情之后,稻盛和夫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便去往圆福寺找高僧寻找解决办法。

在大师的开解下,稻盛和夫逐渐明白了困境的根源,他只是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考虑,却没有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考虑过。

创办公司不仅仅是为了让他的技术有用武之地,而是要“追求全体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从而将这种幸福升华为足以为全体人类作出贡献的境界。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6)

这是最初的“京瓷的经营理念”的诞生,与其说稻盛和夫是在为了公司的发展,倒不如说在这个时候稻盛和夫就跨过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门槛,普通人在面对员工“逼宫”的时候可能更多地是自怨自艾,考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可是稻盛和夫却能完完全全的从员工本身的利益出发,结合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令人震惊的决断。

他说他一定会为了员工考虑,没有人相信,他又说:“如果你们还是信不过我,那么能否拿出敢于被骗的勇气?如果我背叛了你们,你们就拿到把我捅了,毕竟我就在这里。

他的真诚打动了所有人,最终这些员工收回了那份联名单,死心塌地地追随着稻盛和夫,将京瓷打造成了当时数一数二的日本企业。

从京瓷创办至今,历经日本社会的动荡、经济危机、石油危机,无数的公司兴起又倒闭,京瓷虽然也经历过销售额大跌的情况,但是却从来没有亏损过。

创业不久之后,稻盛和夫为了能够开拓自己的市场,发展公司的业务,又在1962年去往了美国考察,他心中虽有佛学,却也同样有野心,他希望京瓷能够成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

为此,稻盛和夫亲自到美国招揽业务,最终成功从美国大型企业IBM中拿下了一笔氧化铝基板的订单,为京瓷公司同海外市场建立了业务往来。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7)

52岁这一年,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又创办了日本第二电信公司,现名KDDI,这两所公司现在都已近乎成为了世界五百强公司,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更是感染着公司中的每一个人,促使所有人走向团结,带领公司走向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稻盛和夫对我国也秉持着友好的态度,他最早一次到访中国是在1975年,他看到了未来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后数年他便时常来往于中日两国之间,为中日两国的友好邦交做出了贡献。

后来,在中日交好之时,他还为我国西部的12所大学设立了奖学金,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经济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他在我国培养人才方面确实也尽到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而这都是因为他的哲学理念、利他理念。

同时,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也足以看出京瓷对于稻盛和夫的理念的贯彻。

1990年,美国大型电子部品制造公司AVX公司正式建立,推进了京瓷公司进一步的全球化战略。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8)

当时双方的谈判充满了坎坷,原本双方已经商定了以30美元的价格个京瓷的股份进行交换,可是在即将签约的紧要关头,AVX却忽然提出,希望能够提升股票的估价。

京瓷公司的谈判人员对于这种临时加价的做法表示反对,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可是稻盛和夫却全盘接受了他们的要求,最终以72美元每股的价格完成了签约。

这件事使得AVX的员工对经此产生了好感,对于京瓷经营理念的拓展又更进了一步。

1997年之时,事业如日中天的稻盛和夫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产业,将股份交给了自己的员工,前往京都的圆福寺出价修行。

不少人对他的隐退表示遗憾,也有人十分不解,但这是稻盛和夫早就对自己做好的安排。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9)

稻盛和夫将自己的人生简单的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之后的20年,为踏上社会做准备的时期;

第二阶段:20到60岁,是为社会、为自我提升准备的时期;

第三阶段:最后的人生,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灵魂的启程做准备的时期。

所以他认为自己的人生走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便要做最后一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他知行合一的原则,同时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他的内心已经平淡到,在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后,依旧能够坦然面对,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丝毫不关系外界的一举一动。

1998年的时候,复印机制造商三田工业的负债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无奈之下,公司的负责人只好求助了稻盛和夫,请他出面为公司的运转出谋划策。

稻盛和夫在经过认真的考察之后,确认三田工业使用公司的法则之后,便尝试运用阿米巴经营,确定了最终的经营管理的体制,挽救了三田工业。

此后三田工业便正式更名为“京瓷美达”,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重新建立起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提升了业绩。

稻盛和夫 出家(稻盛和夫身价200亿)(10)

从1999年的时候开始,稻盛和夫就经常受到邀请,在中日企业的管理交叉借鉴国际研讨会中进行专题演讲。

每次演讲必定场场爆满,可以说是一票难求,他对自己的哲学理念侃侃而谈,企业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他宣传的核心。

稻盛和夫成了日本四大经营大师之一,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不少国外的学者、企业家慕名而来,就连华为的老总任正非也是稻盛和夫的忠实粉丝,他的学生、员工可以说是遍布世界各地,不少知名的企业家都是在他的点拨之下,才有了今天的事业。

“只要多多少少抑制利己心,就会产生利他心,要抑制利己心,就需要在人生中不断反省,保持谦虚,还要‘知足’,不能让自己的欲望膨胀”。

“只要持续抱有强烈的愿望,计划一定能实现。”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的话,如今放在社会各界都同样适用。

遗憾的是,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因病逝世,终年90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