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非遗文化传承(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王福玲正在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 摄影:张亚东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亚东、张捷、秦胜瑞):提起博物馆,人们不自觉会联想到在一个黑暗而又寂静的环境里,文明历史的遗迹都沉睡之中。现在正是2018年中国农历春节的前夕,中国北方处在最寒冷的时期,在辽宁省盘锦市的辽河民俗博物馆里,记者们却见到了一番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红火景象。
博物馆大厅里,身着中国传统旗袍的王福玲和她的搭档正在击鼓弹弦,朗声吟唱。听罢一曲,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米尔语部的外籍记者纳丹感叹说:“听介绍说,这种艺术形式叫东北大鼓。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具有当地特色的戏曲形式存在,比如京剧、川剧。之前我并没有亲身近距离观看过任何戏曲,只在电视里见过。今天看东北大鼓书的现场表演很好看。一个人弹奏乐器,一个人演唱,这种两人配合的形式很难。这种腔调的曲回婉转,听起来感觉非常棒。”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在民间传播历史悠久,深受劳动民众喜爱,因盛行于清朝时期的奉天府,所以曾有"奉天大鼓"之称。随着旧中国陷入长年贫困和战乱,东北大鼓这门曲艺逐渐衰败,能够学习并传承下来的人才屈指可数,但仍在民间娱乐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就是“锔瓷” 图为锦州医科大学留学生正在参观辽河民俗博物馆 摄影:张亚东
谈起三十多年前的往事,王福玲感叹说:“我小时候16岁开始学艺直到今天。那个时候咱家困难,老穷了。学大鼓书的时候也没有钱拜师学艺,就送大米给老师,后期的时候,学会了,能唱长篇了,就下场开始挣钱。当时像明星一样,像现在的明星大腕一样,老火了。走到各地受人尊重,受人敬仰。”
但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受电视以及流行音乐的冲击影响,东北大鼓开始迅速淡出人们的视线,这门艺术几乎失传。直到2006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布,东北大鼓这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一大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也获得了保护与重生。对于正在馆内参观的锦州医科大学印度籍留学生比鲁来说,他对现场看到“锔瓷”手艺更感到神奇。他说:“原来我一直认为,瓷器如果摔碎了就没法再用。只要破损了,直接就扔了。但刚才我看到那位技师用小铁钉将瓷器破损的部分一点一点的链接起来,这项技术真的很难,但是对于他来说好像很容易。我觉得这太厉害了。”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外记者采访“辽河锔匠”张继伟 摄影:张亚东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就是“锔瓷”,就是用细小的金属钉将碎裂的瓷器重新拼接修复起来。在中国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已经出现了街边锔瓷的景象。但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用器具价格也越来越低廉,所以修复瓷器的手艺也迅速没落消失,像手艺人张继伟虽然家里有“锔瓷”的传统,但传承袭来还是受到家里人的反对。张继伟说:“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这项手艺。在我小的时候我爷爷就是从事这项手艺的,但是他去世很早。然后我从小也有所接触。父母不算太支持。自己也学,也听,找一些相关资料。现在东西坏了之后都能把它完整地修复起来。”
对于张继伟来说,锔瓷就是一个爱好,在现代社会里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不太现实,虽然他在市里小有名气,但每年靠锔瓷的收入也只有万把块钱,只能稍微补贴家用。他就很坦诚的表示:“瓷器坏了之后特别可惜,用传统的手工艺修复之后,和原来相比更增加了它的魅力。我有工作,这个算是业余爱好,现在主要是喝茶的茶友我们经常联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采访王福玲 摄影:张亚东
近年来,中国社会不只着眼于经济发展,人民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所以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对于像东北大鼓和锔瓷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的力度越来越大,传统文化产业化的事业蒸蒸日上。对于王福玲来说,东北大鼓对她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是作为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延续和重生。她说:“我想把东北大鼓传承下去,教徒弟,办班,教学员。让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这是我的理想。想把咱们中国文化展示给外国人听一听,欣赏欣赏,这个大鼓书我也没白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