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怎么越来越多(热射病全球热搜第一)

作者:衣晓峰


随着碳排放的持续加剧和全球气温的迅速变暖,“中暑”之类的“热病”越来越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从夏至到现在,北半球持续高温,热浪滚滚,一再刷新历史极值;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也一直“高烧不退”,许多地方反复呈现40度左右的气温。在这样湿热难耐的天气下,人们无不感慨,“热死了,真是热死人了!”眼下已进入8月,关于中暑特别是热射病的话题,仍然位列热搜的前几名,这是因为此病已经严重到短时间内就能致人死亡的地步了。

热射病怎么越来越多(热射病全球热搜第一)(1)

田文华医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哈尔滨市急诊医学会委员

今年热射病报道非常多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句夸张的感叹或玩笑话。今年入伏以来,我国南北方都已陷入长时间高温闷热的状态,全国多地频繁报道热射病患者,甚至死亡的典型案例。有的人入院时体温竟然达到了40.5℃,这些人多为户外工作者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据报载,浙江一工人因热射病引起多器官衰竭的症状,在经过 31 小时的抢救无效后去世。另外,南方某地一位 70 多岁的老奶奶在家没开空调,午睡时突发中暑,造成多器官衰竭,目前仍在抢救中。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田文华教授介绍说,从今年7月中下旬到目前的短短半个月,她们所在的急诊科就收治了10多例中暑病人,包括一名严重的热射病患者。这位65岁的老人在收拾家里的菜园时,突然肌肉抽搐,随后失去意识,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哈医大四院急诊科施救,当时体温已蹿升至40度,进入到浅昏迷状态。

在场的田文华和她的同事们立即对老人进行了各项检查,此时患者瞳孔表现正常,脖子也没有明显的颈项强直,CT检查也未发现急性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的情况。但在检查中,有一项指标引起了田主任的注意。老人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肝酶也在持续增高,这种异常在中暑时比较多见。同时,患者还伴有肾功能受损和肌溶解现象,提示有脏器衰竭的可能,由此初步判断老人得的是“热射病”。

事不宜迟,急救的第一步就是降温。田文华团队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放置在冰毯上,找来大量冰袋,给他全身冰敷;同时用冰水和酒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由于老人多脏器功能受损,医生还为他注射了低温生理盐水,快速降低核心体温,清除身体内由于热损伤产生的代谢产物,对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恢复起到了很大作用。现在,老人的生命体征已经稳定,肾功能、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善,正在逐步康复中。

热射病怎么越来越多(热射病全球热搜第一)(2)

热射病为啥如此凶险?

那么,如此凶险的热射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热射病也被称为重症中暑。根据去年发布的2021版《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如不及时有效救治,热射病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田文华解释说,中暑是指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或在剧烈运动一定的时间后,身体吸热、产热、散热所构成的热平衡遭受严重冲击,机体局部或全身蓄积的“热量”超过体温调节的范围后而酿成的一组疾病,呈现从轻到重的连续过程。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被称为“热射病”。

依据《专家共识》,热射病被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前者主要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儿童和年老体弱者),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以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后者对健康年轻人的威胁最大,主要发病者多见于建筑工人、消防员、军人、运动员等户外体力劳动者。田文华主任表示,一些人往往容易将热射病等同于一般中暑,而轻视了它的严重性。

田文华强调指出,中暑无小事,热射病是最可怕的一类中暑,占全部中暑的8.6-18.0%,以核心温度升高超过40℃、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异常及多器官功能持续损害为主要特征,临床体征为意识障碍、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横纹肌溶解和癫痫发作等。这样的热射病是急诊科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必须重视起来,及早干预。

热射病怎么越来越多(热射病全球热搜第一)(3)

热射病急救的“五字诀”

如果遭遇到热射病患者,应该怎样紧急施救和处理呢?田文华主任介绍,现场一定要牢记“急救五字诀”,即“搬”、“脱”、“擦”、“服”、“送”,关键时刻可救命!

首先是“搬”。要将患者迅速搬到阴凉通风处,让其平躺,可利用扇子、电风扇、空调进行通风散热。

二是“脱”。立即脱去患者多余或者紧身的衣物,有利于其散热。

三是“擦”。一用冷水或酒精给患者擦身;二用湿的凉毛巾或冰袋、冰块放置于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三用自来水喷洒患者全身或直接将其置于浴缸或水盆中。

四是“服”。即服用药物,补充水分。大量饮水,尤其要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在高温时不宜多饮。避免饮用冰冻饮料,少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是“送”。对于重症中暑者,需立即送医院救治。车辆要保持通风,最好用空调车转送病人;途中应继续采用物理降温措施,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和器官;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意识变化。搬运患者时,应使用担架搬抬,切忌让患者自行步行去医院。

在此,田文华主任提醒广大中老年人群体,夏季暑热湿盛,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时,应避免或减少外出活动;确需外出时要戴草帽或遮阳伞,不要让太阳直射头部,尤其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切忌在烈日下走路或暴晒,以防中暑。同时在炎热的季节,需及时喝水,不要口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要喝绿豆汤、茶水或运动饮料,补充人体所需的无机盐成分,如钙、磷、钾、钠、镁等。另外,家中和随身包中备好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如果老年人在夏季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及语言不利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自我解释,应考虑各种疾病先兆的可能,宜尽快到医院检查症结所在,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最后,田主任还特别告诫,从事修路、保洁、安保等户外工作者不可以在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及穿着不透气的衣服进行强体力劳动;在室外劳作前不宜进食高脂、荤腥、辛辣的饮食;同时要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及时补充水分,特别是要适当进食含盐饮料,以防水电解质的紊乱和丧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