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1)

北京大学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经典的段子:小时候刚读书时我在苦恼,长大后是上清华大学,还是上北京大学呢?后来我才知道,是我想多了,那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看似调侃的背后,不仅体现了每个学子对清华北大的渴望,也反映了要考入这两所名校的难度。那么,如今考入清华北大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以2017年为例,当年清华北大总录取人数为6558人,而当年高考考生总人数923万,录取率为0.07%。

也就是说,这一年1万名高考生中只有7个人被清华北大录取,而分配到各个具体的省份,录取率则远低于这个水平。现今考取清华北大都如此艰难,可以想象20多年前一个普通工薪家庭要培养出一个清华学子,那肯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上世纪70年代,北京一对普通工薪阶层夫妇花费了巨大心血,将家中最小的女儿成功送进清华大学。不仅如此,短短4年之后,小女儿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当时成为清华研究生,那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2)

王丽红

以当时国家对人才的渴求,这个女孩毕业后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然而,就在所有人对这个清华才女报以深深期待时,她却做出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坚持要跟非洲乌干达来中国留学的黑人男友结婚,而且不顾父母强烈劝阻去万里之遥的非洲生活。

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始不久,可跟贫穷落后的乌干达相比,条件还是要好很多。女孩母亲以性命相阻,父亲更是急得一夜白头,可她还是不愿回头。女孩去了非洲后,先后生下了四个混血孩子。如今20多年过去了,女孩在非洲过得如何呢?她有没有后悔当年的决定呢?

女孩名叫王丽红,当年她以“清华才女”的头衔远嫁非洲引起轰动,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1968年,王丽红出生在北京一个工薪家庭。从进入学校读书开始,她就成为了熟人、邻居们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因为她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很好。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那个时代出生在北京,比外地人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尽管这是一个工薪家庭,王丽红还有一个大她几岁的哥哥,但养活一家四口还是绰绰有余的。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3)

80年代初北京街景

王丽红出生之后,就成为了父母掌上明珠,她的要求几乎都能得到满足。想象一下,王丽红学习成绩出色,家庭和睦,这让她逐渐养成了开朗自信的性格,做事颇有主见。另外,王丽红乐于助人,所以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作为父母,为了让女儿全面发展,还尽全力给她报了各种辅导班,让她能全面发展。父母的付出有了回报,王丽红于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当时没有谢师宴的说法,可父母还是在家中摆了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跟大家分享这一喜庆时刻。

进入清华大学后,王丽红没有放松要求,更加努力学习,还频繁参加课外活动。大学四年中,王丽红逐渐成为学校的小名人,同学们谈到她无不竖起了大拇指,最后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

读研期间,王丽红的课余时间较多,从来没想过生活费问题的她决定锻炼一下自己,于是选择去兼职。看到女儿如此上进,父母很是欣慰,他们意识到女儿长大了。可谁也没想到了,王丽红在兼职时结识了非洲乌干达的留学生苏玛,两人最终产生了爱情。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4)

王丽红和苏玛

在兼职过程中,王丽红发现这个非洲留学生做事认真,中文说得很好,还多次受到雇主的夸奖,不免多关注一下。不过,两人真正走到一起要从一次学校的联谊会说起。那次联谊会上,王丽红演奏了小提琴,这让她成为现场的焦点。

王丽红没想到,在现场的苏玛全程都在注视着她。面对落落大方的王丽红,苏玛一见钟情了。不久,王丽红像往常一样去食堂吃饭,半路上被苏玛拦住了,目的是索要她的联系方式。王丽红从没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吓得直接跑开了。

苏玛不甘心,之后他在多个场合“偶遇”王丽红。渐渐地,王丽红被眼前这个非洲男孩的执着所打动,两人开始有了第一次约会。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前夕,尽管有不少外国人来中国,可一个清华才女跟非洲黑人留学生交往,注定会引起“轰动”。

果不其然,王丽红很快便成为清华校园里的“大红人”。各种谣言、嘲讽层出不穷,有说“苏玛肯定是一个非洲王子”,也有说“王丽红一定看上了苏玛的钱财”等等。前面提到,王丽红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这让她有自己的判断。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5)

王丽红和苏玛

面对扑面而来的流言蜚语,王丽红并不在意,她清楚苏玛的为人,也更相信自己的眼光。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王丽红了解了苏玛的情况,他父亲是乌干达一个很普通部落的酋长,而苏玛并不是谣言所说的那样是王子。

无论怎么样,一个是非洲黑人留学生,一个是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清华才女,怎么看都不应该走到一起。时至今日,依旧很多人对此充满不解。王丽红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们都认为我是一个很随便的女孩,和一个黑人男孩约会。但我知道他很诚实,并且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去帮助别人,我一直相信这一点。

王丽红父母很快知道这件事,他们坚决反对两人在一起,母亲实在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跟黑人在一起,父亲则认为这是家门不幸。父母把王丽红接回家,极力劝说女儿跟苏玛分手,可平时善解人意的女儿根本不为所动,摆出一副非苏玛不嫁的态度。

父母商议后,决定强行拆散他们。不管王丽红如何反对,父母最终还把她送到日本一所学校留学。父母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他们原本就不愿意女儿将来嫁到外地,如今女儿可能会去非洲,那里的男人一夫多妻,而且女人地位低下,女儿去了很可能遭罪。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6)

王丽红和苏玛

王丽红最终去了日本留学,就在她以为此生不会跟苏玛有再见面的机会时,苏玛竟然也来到了日本。原本就是相爱的恋人,如今在异国他乡再见面,王丽红和苏玛紧紧相拥,她决定无论有多大的阻力,一定要跟苏玛走下去,做他的妻子。

没过多久,王丽红发现自己怀孕了,一切都难以挽回。在两人没有举行婚礼的情况下,王丽红父母只能遵从女儿的想法,也勉强认下了这个非洲女婿。不久,苏玛的留学生涯即将结束,他要回国了,这意味着王丽红也将跟他去非洲。

女儿长大了,马上有自己的宝宝了,王丽红父母纵有万般不舍,最终还是妥协了。1996年,王丽红和苏玛登上前往乌干达的飞机。当飞机起飞那一刻,王丽红泪如雨下,那时回国一趟不容易,何况还是去落后的乌干达。

“苏玛以后会不会也娶很多老婆?”出国前王丽红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母亲也多次提醒她。如今已经决定跟苏玛回他家乡,看着飞机窗外的云朵,王丽红思绪万千,最终她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7)

王丽红和苏玛

苏玛先是紧紧握住王丽红的手,随即语气坚定地说:“我只有王丽红一个妻子,我父母他们都很好,我坚信你到了那里会受到他们尊敬的。”几年的相处,王丽红坚信自己没有看错人,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然而,当王丽红辗转乘坐多种交通工具来到苏玛家乡时,眼前的场景还是让他大吃一惊。苏玛家乡果然很贫穷,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苏玛的父亲竟然有10位妻子,那一幕让她毕生难忘。

一连几天,王丽红茶饭不思,这引起了苏玛的注意,“妻子难道后悔了?她会不会很快回国?”带着满脸疑问,苏玛询问妻子原因。事实上,王丽红并不是后悔,还是担心丈夫再娶,那样自己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王丽红再次问道:“苏玛,你以后会像你父亲一样再娶妻子吗?”苏玛笑了,只见他伸出一只手举过头顶发誓:“我苏玛这一生只会娶一位妻子,她就是中国女孩王丽红!”后来的经历表明,苏玛没有说错,他很爱王丽红,而且只有她一位妻子。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8)

王丽红和苏玛

多年之后,王丽红回忆决定嫁给苏玛的经过时说:“有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觉得他很有钱,家里有地位或者是什么,所以你嫁给他,我说我认识他时候真的不知道他家里是什么背景,但是他很坦率地告诉我他家是农民,他给我讲非洲的故事,他就跟我描绘,我就觉得那是一种好像我说不出来的童话世界一样。”

爱情是美好的,可婚后生活并非如此。苏玛的家乡是乌干达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男性地位要远远高于女性,而女性在公共场合没有资格坐在椅子上,这个地区人们几乎都信仰伊斯兰教,这要求所有女性要戴上头巾。

另外,苏玛所在的村庄还有一个规定,就是公开场合不允许媳妇跟公公近距离打招呼。一旦公公出现了,媳妇在很远的地方就需要下跪。是不是不可想象?王丽红却入乡随俗,她笑着说:“我的心态比较好,心态决定了我很多的事情在这里面,我比如在这儿看到了很多事情,在别人眼里头会掉眼泪的,我是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

前面提到,王丽红从小就是父母掌上明珠,别说做饭了,就连洗碗都极少做过。刚来到苏玛家乡时,王丽红就被这里人们做饭的方式惊呆了。那里根本就没有厨房的概念,做饭的工具是一个烧炭的炉子,上面放一口锅。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9)

王丽红(右一)在非洲乌干达

王丽红回忆时说:“第一次用烧炭的炉子也不会去生火,当时我自己试着用报纸把火点燃,点了半天整个这个房间全都弥漫着黑烟,底下是另一家的佣人,以为我们家着火了跑上来了,等我跑出来的时候满脸都是煤炭的黑黑的,还哭着,把她给笑的,看我的样子就知道原来我在生火。”

贫穷、生活条件寒酸,女性地位低下等等不利条件,没有击倒王丽红,直到小儿子夭折,让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2007年,王丽红生下了小儿子,这是她跟苏玛的第四个孩子。然而,短短一年后,小儿子便因疟疾夭折。王丽红悲痛欲绝,她决定做一些事情来充实自己,于是跟苏玛商议后创办了一所学校。

目标明确后,王丽红和苏玛拿出多年的积蓄,他们购买一所当地破旧的小学,一番修缮后改名“鲁子扬中学”,致力于培养当地中文老师。王丽红是清华才女,当年她很容易就学会的当地的语言,这所中学很快便兴旺起来。

培训老师有了一定的成绩后,王丽红发现来乌干达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于是又创办了一所中文学校。一时间,王丽红逐渐成为乌干达的名人,来这里做生意的中国人几乎都找他,或者请她学校里的老师做翻译。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10)

王丽红

值得一提是,2016年央视新闻专门制作了纪录片《中国人在非洲》,王丽红是主角之一。当记者采访王丽红在乌干达生活工作情况时,她表示自己从来不后悔20年前不顾父母来非洲的决定。

从1996年跟苏玛来非洲乌干达,整整26年时间过去了,苏玛遵守当场的誓言,没有再娶一位妻子。夫妇两人关系融洽,加上三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在王丽红眼中,苏玛乐观幽默,比当地很多男子更有责任心。

2021年,王丽红时隔25年回国参加清华大学校友会,结果因为她变化太大了,很多老同学直呼认不出。2022年,王丽红正在努力推进前一年制定的目标,培养100名中文老师,并在乌干达全国50所学校授课。

对于从事的事业,王丽红说:“来了之后,我改变了对非洲的固有形象。回到中国后,我会把非洲真实的一面告诉在中国的朋友,希望改变他们对非洲的看法。

北大才女嫁给外国人(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11)

王丽红

有人说,如果王丽红当年不去非洲,她的事业可能做得比现在还要成功,但是她却认为自己的人生很精彩。正如王丽红自己所说的那样,“来到非洲我从不后悔,这里虽然很落后,但我在这里实现了价值,我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重新选择,我依然会这样做,一切都很值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