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甘蔗(立冬就蔗)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1)

原创丨043 作者丨闲云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2)

图源:《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7日-8日,太阳位于黄经225°时,进入立冬节气。(黄经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公转轨道,以春分点为黄经0°。从地球上看,太阳每日会向东移动约1°)

元代吴澄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即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此时万物皆顺应天时开始修养藏蓄,规避寒冷,以待来春。

立冬作为民间社会“四时八节”之一,自古以来就颇受重视。《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天子乃斋。”在立冬前三日,太史便要报告天子“某日立冬”,天子须进行斋戒,待到立冬之日,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于北郊进行“迎冬礼”。

立冬是一年四季里冬季到来的门槛。立冬之后,古时民间还有“贺冬”之说。“贺冬”也称“拜冬”,从汉代起即有此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人们都要更换新衣、庆贺往来。而古代的学生多是在冬季拜师求学。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3)

斋戒牌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4)

立冬伊始,农业活动减少,劳动人民得以休息,俗谚“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指人们在立冬这一日要食补,犒劳一整年的农忙。同时还要准备三牲时令佳品祭拜祖先和上天,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除此之外,有些地方还要开始酿酒、腌菜、舂米,储存食物准备过冬。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地处岭南的潮汕地区因地制宜不仅保留了部分古代立冬习俗,在流传中还发展出独特的立冬区域文化。(快来围观有没有cue到你家的立冬习俗)

进补

立冬以后,天气转寒,要增强对寒冷的抗御能力就要适时进补。

潮人也有句俗语“千补万补,不如食补。”潮汕人讲究通过饮食来养生,认为立冬日是进补的最佳日子。

在这一天会吃羊肉火锅、狗肉煲、乌鸡汤等,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暖身、提升抵御南方湿冷天气的能力。食补的汤类还常加以山药、当归、红枣、枸杞等温补性药材。(潮学君掐指一算:乌鸡汤在潮汕家庭立冬日应该要占绝大部分,尤其是看了这篇文章的你)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5)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6)

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乌骨鸡……肝肾血分之病宜用之。”自古以来,乌骨鸡在中国就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对人体具有特殊的滋补功能。

山药,性平无毒,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而当归、红枣、枸杞也是属性平温的药材。

在气候温和的潮汕,立冬进补以“平补”为主,不容易燥气。

炣饭

潮汕地区立冬吃“炣饭”的习俗从古时就流传至今。“炣”,普通话读kě,潮州音读ko1,在潮汕音字典网字义解释为:将饭,菜(通常是卷心菜,胡萝卜,马铃薯或芋等),肉(如瘦肉,虾,熏肉,鲩鱼等)烩熟。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7)

潮汕有“十月十吃炣饭”“吃炣饭、保平安”等俗谚,说的都是在立冬节气要吃炣饭的食俗。

在潮汕部分地区,立冬炣饭要早午晚备足,早上的一鼎炣饭不仅需要早餐吃饱,还包括午餐的份量,午餐时热了再吃,晚餐的第二鼎炣饭则还要预留第二天早上的饭,“立冬食炣饭”的整个民俗流程才算是完成。

炣饭主要用十月初刚上市的新米,加以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烩在一起。但不同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如汕头达濠,近海,海鲜产品丰富,因此在立冬炣饭中会加入各式各样的海鲜。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地区如揭阳棉湖等,是以芥蓝炒饭进补的。

食蔗

甘蔗,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广泛种植,成熟期一般在十月至次年三、四月。最常见于市面的乌腊蔗性平、竹蔗性寒,但都具有补充糖分热量、增强人体免疫力、健脾利尿、生津止渴等价值。(甘蔗含有丰富的糖分,冬天的第一杯蔗汁小心甜度“超标”哦)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8)

据老辈人的说法,在立冬吃甘蔗小孩子能防蛀牙,大人的牙齿则更强硬。这是由于甘蔗纤维多,在反复咀嚼时就像牙刷刷牙一样,因此还被称为口腔的“清洁工”。正应了潮汕“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俗谚。

除了甘蔗本身的营养价值之外,立冬食蔗也体现了潮汕人追随节令的生活。

立冬节气,大部分潮汕地区除了上述进补、炣饭、食蔗等习俗之外,在部分地区还有“捶橄榄糁”“摘立冬粟”“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9)

揭阳潮州等地,立冬节气前后的“橄榄糁”便是最热销的商品之一。

“捶橄榄糁”即是用石臼捶裂橄榄,加南姜、盐进行腌制。

“橄榄糁”可以在胃胀气时消风,还可以和猪肺一起炖治咳嗽。据说立冬日捶的橄榄最不易坏,所以就留到这一天来做。

揭西惠来,立冬的头等大事就是“摘立冬粟”。

“摘立冬粟”指在立冬日要到田间采摘十二穗稻谷(闰年则十三穗),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的平安、祥和,饱满的种子是丰收的象征,亦是人们对来年的希望。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10)

在潮汕家庭里,立冬粟还有“驱邪消灾”的作用,如遇冲撞邪煞或参加丧事,将立冬粟、石榴花、仙草、大刺和沙母等放上水里,用以洗脸或象征性地喝上三口,就可以起到消灾化吉的作用。

立冬粟的用途无疑带着传统的迷信色彩,但这也反映了潮汕先民祈求身体健康,追求快乐祥和的朴实寄托。

冬至甘蔗(立冬就蔗)(11)

立冬是处于秋冬季交子之时,故立冬之日饺子必不可少。

饶平,由馄饨和水饺改进而来的“三饶饺”,馅料丰富考究,汤水清甜可口。

在立冬之日一份制作精巧的“三饶饺”就是饶平人的独家记忆。

潮汕地区的立冬风俗内涵丰富,尽管流传至今有些民俗形式被简化或只是以口头形式存在,但这些传统的风俗是潮汕民众崇尚自然、追随节令的生活体现,更包含着潮汕民众朴实的生活智慧。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着独特的立冬民俗

如:东北地区要在立冬前后储存大白菜

黑龙江等地立冬之时还要冬泳以强身健体

浙江绍兴立冬之日酿黄酒是传统习俗

是形成良好风味最适合的时间

台湾地区则要在立冬吃姜母鸭

它气血双补、温而不燥,宜秋冬食用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

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民俗的流传与发展

更是祖祖辈辈积攒的实践经验

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立冬民俗

我们一起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