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正视才有自信的人(只有自强不息才会有自信)

文|袁运录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毒教材、“为安倍哭丧”、南京九华山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等文化入侵和伤害民族感情事件的频频发生,许多网友呼吁惩治文化汉奸,打击精日分子,要杀一儆百。

敢于正视才有自信的人(只有自强不息才会有自信)(1)

然而,抓精日分子也不是根本之计。我们要从思想上预防,制度上约束。否则,类似“精日分子”“精美分子”事件,就会像割韭菜一样越割越长。

崇洋媚外的根源,在于三观不正,拜金和享乐主义思想泛滥。

近日去了一次浙江宁波和杭州,高楼和地铁过道,到处充斥着明星广告。

明明可以用中文标识的路标(比如地铁口的标志物)和店名,却用古里古怪的图标(大多为英文),连普通老百姓都看不懂,还说是与世界接轨。

中国这么大,本身就代表了世界文化和经济的核心,为何要处处都要按外国的标准去做?精神文化领域又不是数学、物理和化学,干嘛要按照美国的标准、西方的符号去做呢?

敢于正视才有自信的人(只有自强不息才会有自信)(2)

在我研究的心理学领域同样如此。

多年前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全国性会议,北京一家心理机构的董事长“被我的气场震撼”,会间特意设宴请我吃饭。

我礼貌性地送了几本我的心理学专著给她(他)们。席间,一位心理专家说:袁老师的心理学(秋水理论)干嘛要自成一体?您怎么用中国古代的文化?这可不好。西方的心理学那么成熟,为何不拿来使用,为何还要沿用过去的呢?您不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却用一些老掉牙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不行!只有与世界接轨,您才能走得更远!

我说:按您的意思,中医必须被西医同化才能走得更远?中医必须放弃“望闻问切”诊疗技术,放弃中草药,按西医的一套,一切凭仪器检查报告才能诊病,服药西药才能治病?

对方哑然无声。

2016年,在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的《经典心理治疗论坛》,我应邀上台与九位全国心理学专家教授进行现场对话。

那次论坛的主持人,中科院心理所的史占彪教授,事后评价说:

“袁老师和学院派有很大的不同,不走寻常路,不吃西方那一套,让一直严谨、注重术语、注重流程的学院派专家颇多疑惑。袁老师特定的经历,呈现的话题,激情澎湃的状态,对答如流的才情,其间惊人之语频出,霸气底气十足,强烈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让包括我在内的九位知名心理学教授只剩下目瞪口呆。”(摘自河北科技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强迫症原理与康复》一书的第一页)

敢于正视才有自信的人(只有自强不息才会有自信)(3)

现在,各行各业,洋味太重,商业味越来越浓,而人情味、朴实无华的原汁原味,却越来越淡。

这是因为很多人,尤其是精英阶层,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瞧不起自己的国家,看不起自己的同胞和自己的文化。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像火山一样,从底气中喷发出来的。

没有真本事,硬功夫,必然会想着吃软饭,想歪主意,干些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之事。

这些媚外的公知或“精英”就是这样的人。

志气,是做人的思想基础。

底气,则是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的物质基础。

有了志气,才会有理想,才会有砥砺前行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有所进步,才会积淀知识,学有所长。

有了实力,人才有底气。有了底气,才会有刚性,才会呈现刚正不阿的骨气。

没有骨气,就会像一堆软骨头,只会像藤蔓一样攀附大树,奴颜婢膝,媚态十足。

没有志气,人就会失去方向,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没有底气,就会失去重心,失去凝聚力,人就会心浮气躁,四处碰壁,四面楚歌。

最后就会想泄了的气球——瘪了。

敢于正视才有自信的人(只有自强不息才会有自信)(4)

青少年,一定要具备志气、底气和骨气。这是人的精气神,是人的元气。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有自信,才能有担当,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