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产量排名 石斑鱼年产量已破20万吨
作者 | 陈观凤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
养殖品种
石斑鱼
养殖模式推荐
高位池养殖
养殖成本:
以珍珠龙胆为例,高位池养殖成本约在22~25元/斤。
养殖利润:
高位池养殖利润约60000~80000元/亩。
养殖难度:
苗种成活率低,虹彩病毒病、肠道微孢子虫病等病害过多,养殖难度相对较大。
上榜理由: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上等食用鱼。
推荐养殖指数:☆☆☆☆
石斑鱼具有富含营养、肉质鲜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其价格昂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港澳地区被认为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
虽然我国大陆石斑鱼产业主要来源于台湾,起步虽晚,但随着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提高和养殖模式的创新,石斑鱼养殖产业已经发展成海水鱼养殖的重要产业之一,养殖产量逐年增长,2021年已突破20万吨。石斑鱼除了在南方养殖外,北方地区也有很多石斑鱼养殖企业涌现出来,形成了市场扩展、技术创新、南北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01
石斑鱼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广东占近一半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目前,我国市场流通的石斑鱼中大约有10%来自野生捕捞。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是我国野生石斑鱼的主要进口国。而满足我国石斑鱼消费需求供应的,更多主要依靠养殖石斑鱼产业。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石斑鱼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到2021年石斑鱼产量增加至204119吨,相对于2012年的72785吨,增加了131334吨,涨幅为180.44%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目前我国常见的养殖品种有:珍珠龙胆、龙胆、老虎斑、杉虎斑、东星斑、青斑、红斑、老鼠斑、云龙斑等。我国大陆地区石斑鱼养殖主产区为海南、广东、福建、广西,此外浙江、山东、天津等地区有少量养殖。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近年来的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广东和福建是大陆地区养殖产量最多的三个省份,占据了中国95%以上的石斑鱼养殖产量。其中广东稳居第一,海水养殖产量为93024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比重为46%;其次为海南地区,养殖产量为70178吨,占比35%;第三是福建地区,养殖产量为35892吨,占比18%。
02
石斑鱼海洋捕捞量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石斑鱼海洋捕捞产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至2016年,海洋捕捞产量达到最高值125485吨。由于过去的过渡捕捞行为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石斑鱼资源日益枯竭,使得石斑鱼在海洋中的数量减少,海洋捕捞量进一步下降。2016年后,石斑鱼海洋捕捞产量逐渐下滑,截止到2021年,我国石斑鱼海洋捕捞产量为95601吨,比2016年的产量下滑了29884吨,跌幅为23.81%。
我国石斑鱼海洋捕捞产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福建地区,浙江、广西地区少量分布,海洋捕捞产量分别为39033吨、35745吨、14972吨、4640吨、1076吨,分别占石斑鱼海洋捕捞总产量的比重为41%、37%、16%、5%、1%。
虽然早年石斑鱼市场主要依赖于野生捕捞,但近年来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养殖石斑鱼的市场占有率正逐年增大。相对而言,对石斑鱼捕捞量的需求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2-2016年我国石斑鱼养殖数量还小于捕捞量,随着产量的不断上升和捕捞量的波动下降,到2017年我国石斑鱼养殖规模已经超过捕捞量,随后产量持续升高,捕捞量持续下降,到2021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为95601吨,养殖产量为204119吨,占总产量比重分别为32%、68%。
03
石斑鱼近3年行情,2021年为最佳
我国人工养殖石斑鱼种类较多,各品种之间价格差异较大。如今市面上常见的石斑鱼并不是几十年前海捕的品种,而是近些年出现的新品种,珍珠龙胆石斑鱼。
珍珠龙胆的养殖历史仅十多年,却占据了市场上八成的销量,可谓是后来居上,成为养殖规模最大的品种。珍珠龙胆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显现杂交优势,商品鱼市场价格好,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市场前景广阔。
珍珠龙胆在我国消费以餐饮为主,主要流通去向为酒楼、饭店,家庭消费占少数。消费市场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区。
近3年来,受疫情影响,石斑鱼行情不太理想。以海南地区的珍珠龙胆为例,2020年的价格走势表现不佳,全年价格基本低于30元/斤。主要原因是当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复工延迟、隔离管制等措施对水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石斑鱼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除了受疫情影响,还受低温、台风袭击等影响,需求疲软,道路封禁,流通货量少,存鱼压塘严重,投苗季度打乱,消费市场大打折扣,销售量梯式下滑,价格一跌再跌,甚至跌到成本价。据悉,2020年1-1.6斤养殖成本已经达到17-19元,在4~7月份,价格最低跌到成本价18-19元/斤。
纵观2021年石斑鱼全年的价格走势,受疫情、寒潮和节日等因素的影响,石斑鱼全年价格呈现“过山车式”跌宕起伏。但全年价格基本高于30元/斤,3月最高价格超50元/斤。该年行情高于2020年,主要原因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过大,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打击了养殖户信心,大部分都选择弃养、转养或者减少投苗,导致市场供不应求,2021年行情表现较好。
而2022年行情比2020年好,但被疫情雾霾的笼罩之下,相对2021年价格有所下滑。根据行情走势可以发现2020-2021年价格上涨点多数是受到春节、“五一”和“十一”等大节日的促进,而2022年却表现很特殊,春节价格涨至40元/斤以上,在3月仍能保持,但往后价格呈下滑趋势。虽遇“五一”黄金周,但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并无预料之中的大消费,加之养殖户集中出鱼,供过于求,价格不涨反跌。错过了劳动节,养殖户都寄望于国庆黄金周的消费旺季来刺激鱼价上涨,便大量上市,但消费力度仍不及预期,价格上涨乏力。11月-12月在疫情全面包围之下,市场流通受限,消费量低迷,价格受影响。
有业内人士认为,经历了3年的新冠疫情,虽然2022年是最难的一年,疫情反复无常,让整个行业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但随着2022年12月国家“新十条”的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背景下,未来水产行业受疫情的影响有望持续减弱,石斑鱼消费的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04
石斑鱼产业发展需在加工环节探索和创新
在众多海鱼之中,石斑鱼称得上是其中的“扛把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便于活体运输,种类丰富并有一定的自然资源量等特点,决定了石斑鱼在我国南方海水鱼类养殖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石斑鱼产业迅速发展扩大,对生长快、抗逆性强、肉质好的优质种苗需求也提高了。但由于种质更新慢、近亲繁殖、养殖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石斑鱼养殖鱼苗存活率较低。健康的石斑鱼产业,不仅要兼顾品种多元化、良种培育,养殖技术模式、加工工艺也尤其重要,需要完善以下几点:
一是需增加科技投入。渔业科技投入不仅要在石斑鱼繁育技术上,也要兼顾养殖技术模式。此外,当地政府应搭建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虽繁育技术成果多集聚在科研单位,但与一线养殖实践经验结合会加快养殖技术的突破。而此平台目的就在于鼓励创新并向外辐射推广该类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石斑鱼种类繁多且养殖集聚多地,即便同一种石斑鱼苗种来源也有不同,分配到养殖者手中更是不知鱼苗源头何处,由此引出石斑鱼一旦出现质量病害问题不能按图索骥。所以石斑鱼市场应以品牌来划分优劣,促使各环节能有效地与市场对接,使石斑鱼产业能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促进南北掎角之势遥相呼应。随着生态科学养殖技术的推进,粗放式海水网箱等养殖模式开始迭代更新,石斑鱼养殖条件逐渐可控,外加石斑鱼消费市场的遍及,虽南方石斑鱼产量可观,但存在南北运输成本等问题,因此以天津为代表的石斑鱼种苗养殖集聚在北方开始呈现扬升态势。这不但有利于北方石斑鱼市场的推广,更有利于全国石斑鱼市场的稳定,使南北区位效应遥相呼应。
此外,还要不断提高保鲜技术。石斑鱼由于其营养丰富,极易氧化酸败、受细菌污染、货架期较短、无法满足长时间保存的需求。石斑鱼产品流通与加工是产业链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是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了提高石斑鱼的品质,需要在加工环节不断探索和创新。
目前,石斑鱼除了鲜活销为主,其次便是以冷冻加工为主,市场上有冻石斑鱼、冻石斑鱼片,品种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低温冷藏、冷海水保鲜、微冻保鲜、气调或真空保鲜、复合保鲜剂等,一些新兴的保鲜技术如辐照保鲜、超高压保鲜技术、臭氧保鲜、栅栏技术、无冰保鲜、超冷保鲜、微生物保鲜等,在石斑鱼保鲜及加工中研究很少。
冷冻石斑鱼的加工工艺,其特点是从原料到成品能实现产业化生产,产品加工过程一直在低温环境下,且去鳞去内脏以及速冻渡冰衣的工艺能更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了保鲜期。而对于石斑鱼冷冻过程肌肉品质的劣变及控制,冻结的方式和速度对品质的影响,冷冻过程鱼肉的蛋白和脂质氧化等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为了提高冻石斑鱼产品的品质,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