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大龄剩女很焦虑怎么办(从网红收割机的香艳情史谈如何拯救现代人越来越稀缺的幸福感)
有钱人身边从来不缺美人。
近日,被称为网红收割机的国民老公王思聪又登上热搜。有网友拍到他与一漂亮女生在餐厅吃饭。席间,王思聪不仅全程握着女孩手腕,而且还不时给女孩喂饭。两人的暧昧之情轰炸了全网。
吃瓜群众立马发起攻势,全网扒皮,果然不负众望,这个美丽的女孩再也藏不住了。她的名字叫仇琳琳,网名甜仇。
丑陋的人各有各的不同,漂亮的人却千篇一律。网友晒出的王思聪的新晋女友的照片,同样是长相标准的标致。大眼睛,高鼻梁,小尖脸,唇红齿白。真是铁打的老公流水的网红。王思聪的审美一成不变。
回顾王校长的香艳情史,犹如后宫佳丽三千人,各得宠爱几十天。不仅众女友的容貌都出奇的一致,他们之间的感情故事,也都大同小异。
身为首富独子,王思聪天生自带光芒。拿着爹爹给的5个亿投资,父子俩的约定,亏本了就回去接班。王思聪拿着这些钱,进军娱乐业,电竞业,赚了个盆满钵满。顺便谈了N个女朋友,从此在江湖上开启了网红收割的风流模式。
在情场上千帆阅尽的人,也都曾有一个纯情的开始。曾经青涩害羞的王思聪,也有过让他痴情的初恋,这个人,是开启他不凡人生的重要的人。他的初恋是谁?
张倩是王思聪是高中同学,正宗白富美加高学历,大连人,王思聪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对其有所仰慕。在英国念书时候,两人真正走到了一起。张倩非常喜欢熊猫,自己的id也叫熊猫。别人都称呼她为小熊猫。据说,后来王思聪自创的直播网站,取名熊猫TV,也是为了纪念这段感情,可见王思聪对她用情之深。
这段感情,也是王思聪在公开场合承认的恋情。综艺节目《小葱秀》中,当有人问他是否谈过恋爱,他大方地回答:“出国时结识了一位华裔女孩……”
直到张倩嫁作他人妇,这段言情剧版的恋情,也就没有了复合的可能。从此王思聪再也没有提起。
分手后,他开始了黑暗觉醒,开启了猎艳之旅。
先是艳丽如王颖,锥子脸,大眼睛,身材火辣。模特出身的她,自然被网友扒地体无完肤。
网上她的广告片,写真片,真是大胆又热辣,时而清纯,时而性感。
这是完全不符合豪门审美的,一众吃瓜群众当然操碎了心,不看好这段恋情。但王思聪偏爱这样的美人,他甚至有力回击:“门不当户不对就是我的性格。爱情是很纯粹的东西……”“她是个九流模特,因为她还是个学生,人家家境不好,没课的时候来北京靠自己混口饭吃容易么?她也不是艺人。一个人如果找女人单纯是因为他是明星或有钱人,那是挺SB的事。”
后来,这段感情以王思聪删光了微博回复将自己的个人简介改为“丧偶”剧终。
接下来的桥段,就是走马灯一样的桃色新闻,故事的女主角,配合着王思聪,上演着简洁明快的暧昧新闻,还没等大家把暧昧的女主角记住,立马换了新人。
他的风格,变成了只撩妹,只在美女中徘徊,面对媒体,却再也不开口了。
他对她们有真感情么?他甚至都没有公开承认过。
掐指一算,已经历经十四位美人,次次以失败告终。王思聪似乎看透了爱情。在综艺节目《国民老公约票》中,被人问及择偶的标准是什么,他游戏人生地回答“很简单,就胸大呗”
一个个网红带着她们与王思聪的故事,淹没在庞大的网络信息中。
但可以相信,王思聪身边,依旧会有络绎不绝地网红,继续搅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只是,那个早已长大成人的王思聪,和对心目中曾经的初恋的深情,对小模特的袒护,和对雪梨的关心,都不会再重现了。
童话故事中那句“王子和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桥段,老百姓们却始终没有看见。
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王子的情史,都是这样一波三折,让我们普罗大众,不禁发问: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感真的越来越稀缺了么?
心理学家阿古斯和卡尼曼通过对45万人美国人的调查发现,在人均GDP5000美元以下时,人们的幸福指数和GDP的增长正相关。当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时,快乐程度就不会增加了。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的提升。但这种提升是有限的。
极端的例子,就是很多得主,在一夜暴富后,过的并不幸福,甚至毁掉了自己的生活。
在经济学界,也有“跑步机效应”理论,即经济发展,做了很多功,到头来幸福水平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可能出现倒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莱恩在《市场民主制度下的幸福流失》一书中指出,在1960—2000年间,美国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感到自己“非常幸福”的人,从40%降到了30%。在欧洲,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抑郁症患者急剧增加,对诸如婚姻、工作、居住环境等满意度都呈下降趋势。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抑郁、失眠、烦闷、健忘等问题增加。由此可见,财富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
这是“金钱不是万能的”合理解释。也就是说,金钱,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也有人说,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真的是这样么?
这要看幸福来源于什么。
在现代汉语中,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地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较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的含义,是强调持久性。
幸福是一种感受。对于这种主观的心理,当然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外界因素通过作用于人的内在,从而影响个体的幸福感。
首先,幸福感来自于比较。通常,比较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比如,家住120平公寓楼的人,在跟住在棚户区的人比较时,会有幸福感。但如果他非要跟拥有几千平豪宅的成功人士比较,那他不幸的感觉,就会强了许多。
因此,幸福感是比较出来的,并不是绝对的。这些因素,不一定与金钱有关。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拥有稳定婚恋对象的普通人,那么,恭喜你,你比王思聪更幸福呢!
其次,幸福感来自于刺激。浮士德曾说“要每日每天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做自由和生活的享受。”这里的开拓生活,指的就是每天不断寻求挑战,寻求改变,从而获得幸福感。
人类之所以要不断依靠“刺激”来获得幸福感,是源于人类心理上的一种“适应效应”。心理学上,当所处的环境无论发生了正向还是负向的改变时,人们都会渐渐适应。而与此同时,这些变化带来的痛苦或快乐,都会慢慢淡化,直至消失。
“适应效应”有助于解释为何享乐主义的行为模式不能得到幸福。事实上,享乐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不断用新的“享乐刺激”来消除适应效应,但是,尽管社会进步到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享乐的手段很多,但毕竟享乐的手段是有限的,并且伴随着金钱的都是感官上的刺激,这样的刺激同质性大,差异化小,所以,当通过金钱获得的享乐刺激被“适应”之后,人就很难再从中获得“幸福感”。
所以说,如果想保持幸福感,最直接的办法是不断保持自己获得“幸福刺激”。但这个“刺激”,如果只是单纯的低层次的感官刺激,将会随着人们的适应而逐渐淡化,从而使得幸福感消退。寻找高层次的刺激,为开拓生活和自由,不断尝试挑战自己,在求知需求、审美需求上不断精进,追求自我实现,从而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这里是@耳朵东东看热点欢迎关注。每天带你从心理学角度,看不一样的热点,品有温度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