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1)

傍晚无事,刘家峡汽车站前顺着川北路西行上黄河路徒步过黄河大桥,有一个大转盘,南来北往的车辆大概都从这里经过,应该算是这里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一段路也没有几公里,就走了过来。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2)

川北路两旁的小区都还是六、七、八十年代的老式楼房,现在看起来稍显窘迫,看样子住的都是刘家峡水电站的职工,应该是职工家属院。到了黄河路越往黄河边靠近楼房越新了,有了现代感,当然过了黄河的景象就更不一样了,气派的高楼大厦和广场呈现出小城的昂扬朝气,当然这里错落有致的坐落着政府机关单位。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3)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4)

大转盘一边有个华联超市,一边是个大广场,广场名字没记住,反正有很多人。因为处在黄河边上,黄河上的风就扑扑拉拉的涌上来,让人几分舒爽,所以乘凉散步的人就多,地摊经济也活跃起来,守着黄河,这是黄河岸边人特有的福利。

这里的黄河因为刚刚流出刘家峡大坝,水比较清澈。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里的黄河水看着应该是可以洗清的。好动的孩子们喜欢水,就在岸边拨弄水玩,也有捞小鱼的,我坐在一旁看,感受着这条河和这座城的细微。广场上声嘶力竭大喊大叫的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不由更让人觉得天下太平,其乐融融的美好画卷,这就是惬意的美好时光吧。我忘记了口罩带来的压抑,因为我的眼前没有一个口罩。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5)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6)

古老的黄河滚滚而来,涤荡着千万年的文明,汇入海洋,你不能忘记它来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黄河边有很长的观光步道,茶摊一个接一个,当地人三三两两悠闲的围坐聊天,吹吹风,看看黄河落日、喝着三炮台,这就是他们再寻常不过的日常,守着黄河的甘肃人这样一代代的传承着自己的习俗。我曾多次到过兰州,中山桥黄河岸边场面尤其热闹强大,可见甘肃人对三炮台这种盖碗茶的情有独钟。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7)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8)

三炮台源于唐朝四川盖碗茶,明清流传甘肃,经过回族兄弟改良创新,成为我国伊斯兰饮茶习俗。其茶具十分讲究,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的盖碗形式组成,故称““三炮台”。三炮台是用甘肃临泽小枣、福建桂圆、新疆葡萄干、荔枝干、优质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因地方口味,也有加入杏干、菊花、干玫瑰的。

三炮台的茶叶以春尖和沱茶为上,平时大家所见的一般为绿茶。喝此茶最地道的是啜饮,也就是小口慢饮,最极致的是饮时嘬出声响,茶香方可沉浸满怀。喝茶左手端底碗,右手两指轻轻夹起碗夹,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慢慢划动,让茶叶沉入茶碗底或是浮于碗的另一边,盖露一缝送到嘴边,一嘬一吸,美哉,快哉!

这里一份三炮台十八元,续水免费。我便坐下来,要了一份,没有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就品茗些杨柳清风不知归吧,天就一点点的黑了,广场舞的声音不绝于耳……

黄河壶口一日游攻略(山水艾康西行笔记56)(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