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读毛泽东诗歌(陪儿子读毛泽东诗歌)
陪儿子读毛泽东诗歌——《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 创作背景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辽宁、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国民党反动统治已面临崩溃的局面。然而,反动派不甘心失败,一面展开“和平攻势”,玩弄和谈骗局,争取喘息以便伺机反扑;一面又积极部署所谓“千里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为了彻底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和谈阴谋,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代表从1949年4月1日在北平(今北京)进行和平谈判。经过半个月的谈判,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4月20日反动派政府代表团却拒绝接受和平协定的条款,谈判最终破裂。
当天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抢渡长江。4月21日毛泽东和朱总司令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4月22日清晨,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苏省的江阴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在彻底摧垮敌人的长江防线后,4月23日晚间占领蒋家王朝的巢穴——国民党二十二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彻底崩溃。
1949年4月,党中央已由柏坡迁至北平,当时在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在得悉南京解放的喜讯三天后,欣然提笔写成这首诗。可是他自己对诗稿不够满意,随手揉成一团扔进纸篓里。幸亏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在清理纸篓时拣回这张手稿保存下来。1963年田家英同志为毛泽东编辑《毛泽东诗词》一书时把这张手稿送毛泽东,经他本人同意编入了书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 诗词注释
- 诗词注释
01)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龙蟠,指此。”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02)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二、变化翻覆的意思。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并引申为天翻地覆。这里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03)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04)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
05)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06)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
07)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08)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09)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10)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
11)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神仙传》记载: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 白话译文
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天翻地覆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2. 诗词简析首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东面。苍黄同仓皇,状匆忙、急迫。指南京突然受到革命暴风雨的袭击,因为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渡过了长江,占领南京。原来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派邵力子、张治中等到北平去参加国共和谈,经过半个月的商讨,4月15日,由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当时蒋介石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天时间就冲破长江防线,占领南京,显得非常突然,故称“苍黄”。又,苍黄,还有由青色变为黄色的意思。所以“起苍黄”,又有形势变化,改朝换代之意。因此这句话是模状格,描写人民解放军很快占领南京;是借代格,借钟山来代替南京;是比喻格,用风雨来比战争进攻;是双关格,苍黄既指紧迫,又指变化。这一句用了四种修辞手法,又有大气磅礴的气势。
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讲南京形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康(在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太平御览》一五六引张勃《吴录》)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今胜昔”,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形势更好了。原来南京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反动政府在这里发号施令,危害人民。现在被人民解放军占领,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大都市,自然胜过从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这里作“天翻地覆”,因为要与“虎踞龙盘”相对。“慨而慷”,感慨而激昂,指人民解放军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这是他们和全国人民的心情共同感慨而激昂的。本于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这句原来先说“龙盘”,后说“虎踞”,现在把位置倒一下,“天翻地覆”,原来说“翻天覆地”,也把字儿倒一下,这是倒装格,适应律诗格律的需要。“慨而慷”是引用格。
颈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剩勇,剩余的勇力,亦称余勇。《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指我的勇力还有剩余,要勇力的可以从我买去。这是说应该把剩余的勇力追击穷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孙子·军争》:“穷寇勿追。”那是指敌我力量相当而言。三大战役后敌人已经溃败,所以要追穷寇,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沽名,指猎取名誉。霸王指项羽。项羽与刘邦都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他当时为了避免“不义”之名,没有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后来反为刘邦所消灭。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借用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三国时期,魏明帝派人到长安去,把汉武帝造的铜人承露盘拆下来,要运到洛阳去。相传运铜人出宫门时,只有汉月相照。月亮还是汉时的,别的都属于魏了。铜人感叹汉亡,悲痛流泪。天倘有情,看到铜人流泪,天也会愁得变老。这里借用这句话,天倘有情,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残害人民,也要因痛苦而变得衰老。深受反动派残害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这是人间的正确道路。“沧桑”,沧海变为桑田。葛洪《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讲自然界的变化。这里比喻革命所造成的变化。推翻国民党的反动政府,建立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是人间的正道,正像沧海变桑田那样的变化。这里的“剩勇”从“余勇”来,把“余”改为“剩”,大概为了把平声改为仄声,符合律诗的需要。这是该字的引用格(引用格是在话语中夹插别人的语言或故事)。“追穷寇”,从“穷寇勿追”来看,这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引用格,说明作者的引用是有很多变化的。“不可”句引用霸王的故事,也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引用格。“天若”句是引用格,“沧桑”也是引用格,不过指革命所造成的变化。
这首诗值得注意的是在诗里发议论,“宜将”两句是发议论,这一联当是针对当时有一种“穷寇勿追”论,所以在这里要发议论来驳斥。在短小的律诗里发议论又有什么特点呢?杜甫《咏怀古迹》之五,讲到诸葛亮,中间两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里评道:“此议论之最高者,后人谓诗不必着议论,非通言也。”指出这四句是发议论。这是说:诸葛亮筹划通过三分割据来统一天下的策略是纡曲而行不通的,但他又像万古云天中独一的鸾凤,这是评论他才品之高。他跟伊尹、吕望比在伯仲之间;指挥若定,萧何、曹参都不及他。这几句都是议论,但都不是抽象的议论,一是结合隆中决策,二是结合云中鸾凤,三是结合伊尹、吕望,四是结合萧何、曹参。这样来立论,结合人或事来论,就比较具体。这首诗结合“剩勇”和“穷寇勿追”来立论,在“剩勇”里有春秋时齐将高固说的“欲勇者贾余余勇”的事,在“追穷寇”里针对当时有“穷寇勿追”的议论,这样结合具体的人来立论。“不可沽名”句里结合项羽失败的教训,和有人主张“和平”的虚名来立论,也都是结合具体的人事的,不是抽象的议论,所以是诗中的议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