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张家界市桑植县)

桑干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张家界市桑植县)(1)

清澈见底的河水,周边山林青绿吗,甚是迷人。

红网时刻记者 张红 桑植县融媒体记者 杨柳 肖磊 联合报道

澧水河作为张家界市桑植县的“母亲河”,对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群众居住幸福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澧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持续发力狠抓澧水河水域治理。

近年来,该县全面建立起了县级总河长、县级河长,乡镇、村(社区)河段长,河道保洁员组成的“三层架构”管理体系,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开展了相应工作。记者在澧水河流域看到,通过这一系列的治理,整治中的澧水河有了明显的变化,垃圾、浮漂不见了,河道变得更干净了。

桑干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张家界市桑植县)(2)

河水清澈见底。

“桑植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生态,作为一个从事生态的工作者来说,我们目前的工作就是守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我们下一步工作,就是继续围绕河长制六大工作任务,把桑植的水治理好。”县河长办负责人王东华说。

记者从凉水口镇出发经渔兰溪,来到了凉水口镇长潭河村,这里素有“十里长潭”的美名。虽然已经到了深秋,但这里的树木和小草依然生机盎然,河水清澈见底,偶然可以看见游过的鱼。正因这样的美景,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赏玩。记者看到长潭河村级河长蒋旭正和工作人员一起巡河。

长潭河村处于澧水北源中段,地理位置显著。蒋旭告诉记者,“我们一天巡河一次,主要巡查河道保洁、四乱整治、退捕禁捕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

澧水河流域对于美丽宜居桑植建设和百姓幸福生活有重要意义,全县人民对澧水河也有深厚感情,澧水河治理工作的推进,也让百姓们喜闻乐见。

“我觉得从治理以后,河里的垃圾很明显的变少了,以前在河边走的话,那些树啊草坪啊上面都是白色垃圾,现在在河边走走、散下步,非常的舒服,因为环境变好了,河里的水变好了,在这里生活很舒心。”凉水口镇长潭河村村民李春兰对治理后的河道现状连连称赞。

桑干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张家界市桑植县)(3)

澧水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刘家坪白族乡,郁水是澧水河的支流之一,流经刘家坪白族乡五个村,16.5公里长。在2020年全市河长制工作先进单位评比中,刘家坪白族乡排在前列。

刘家坪白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谷静向记者介绍,“河道的清洁与乡村的美丽息息相关,向河湖管理顽疾宣战,把河流管好治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打造一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刘家坪白族乡样板河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河湖的期盼。”

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澧水河的治理在“美丽河库”的创建上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四乱”整治、退捕禁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澧水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目前澧水干流水质常年达到Ⅱ类,澧水北源水质常年达到Ⅰ类标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