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

哪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可以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当然是中国的古典文化,很多历史事件都通过各种文学形式传于后世。像是诗词、古文、小说、成语。尤其是成语,更是聊天必备,既可以直抒胸臆,又可以显得"富有学识"。

如果形容两人关系亲密,好似家人一般。会用哪个成语呢?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八拜之交",但你可曾想过,为何是"八拜"而不是"五拜七拜"呢?

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1)

其实所谓的"八拜之交",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八个友情典故,后来便被用来形容两人情深义重。到底是哪"八拜"呢?原来是这八个典故。

第一个: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友,但管仲的家庭较为清苦,经济略微宽裕的鲍叔牙知道他不会收自己的银两,便和管仲"生意合伙人"。原本应该平分收益,管仲的分成却是最多。鲍叔牙的下人有些不乐意,便抱怨管仲贪心。鲍叔牙笑道:"非也,管仲家中贫穷,多拿一些也是应该的。"之后发生任何事情,鲍叔牙都向别人解释管仲的用意。

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2)

第二个:忘年之交。

懂得先人后己的"不爱吃梨者"孔融,在四十岁之时结交到了二十岁的祢衡。年轻气盛的祢衡恃才傲物,看谁不爽便加以讽刺。但孔融却欣赏他的才华和气魄,和其成为了忘年之交。之后孔融向曹操举荐祢衡,自傲的祢衡却称病不肯前去。

想要将其羞辱一番的曹操,封他为鼓手。祢衡得知后大骂曹操不爱惜人才,后来被曹操遣送至刘表帐下。祢衡再次侮辱刘表,又被送至黄祖身边,最后被黄祖所杀。

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3)

第三个:生死之交。

这便是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原本是织席卖鞋的小贩;张飞是杀猪的屠夫。三人为了剿灭黄巾军,兴复汉室而相识。三人的处世宗旨便是"同生共死"。虽然之后没有完成讨贼大业,但他们的友情却被传送至今。

第四个:舍命之交。

战国时期的冬天,羊角哀和左伯桃两人前往楚国。途中却天降大雪,两人身上的干粮难以支撑,而且身上的衣服难以御寒。之后左伯桃将自己的食物和衣服送给羊角哀,之后便在一树下自尽而亡。

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4)

第五个:鸡黍之交。

范式和张劭是同窗好友,两人为官之后各奔东西。不久,张劭身患重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称自己没有见到生死之交是最大的遗憾。照顾他的两位好友说:"难道我们都不是你的生死之交?"张劭说:"你们是我的生之交,而范式是我的死之交。"之后便撒手人寰。

张劭死后给范式托梦,在葬礼那天,范式前去吊唁。张劭的棺材无论如何都"不愿"进入坟中,直到范式赶来亲自拉着绳子,才将其安葬。

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5)

第六个:胶漆之交。

东汉时期,雷义和陈重相继被举孝廉为官,两人都是尚书郎。后来雷义被人陷害,被免去官职。陈重也称病辞职,陪同好友回到家乡。后来雷义又被举荐为官,而他却推荐陈重。表示不用陈重,自己就不上任。

当地百姓看到两人如此情深义重,都说二人的友情比胶漆还要稳固。朝廷听闻此事后也大为感动,同时命二人入朝为官。

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6)

第七个:刎颈之交。

蔺相如和廉颇是赵王最为器重的文臣武将,但蔺相如的官位要比廉颇高。这使得廉将军心生不服,便处处刁难蔺相如。然而宽容大度的蔺相如选择躲避,最终廉颇理解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亲自负荆请罪。两人也因此成为生死至交,全心全意辅佐赵王。

第八个:知音之交。

这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讲的是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当时只有钟子期能够听懂他的琴艺,两人成为好友。几年之后伯牙前来寻找钟子期,却听闻子期早已过世。在钟子期的坟前弹奏一曲后,伯牙摔断了古琴,一生不再弹琴。

古代八拜之交有几人(古人常说的34)(7)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人生苦短,能够结识两三位知己,倒也是幸事。你会发现古代友情佳话,很多都是有关生死。或许友情最大的考验便是生死和名利。能够经得起这些考验的,自然会是生死之交。你可否找到了知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