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跳车事件经验借鉴(货拉拉用户丧命)
货拉拉最近有点火,主要是因为一名女用户跳车身亡,舆论一片哗然。不过这事早晚都会发生,甚至还有更悲剧的事会发生。为什么这么说?这一切早就写在了它的基因里,这个基因指的就是它的商业模式。
极致的便宜,极致的内卷,安全没有保障
货拉拉成立之初,最大的卖点就是为用户提供便捷且便宜的同城大物件配送。其中便宜这个卖点太吸引人了!
货拉拉实现便宜有两个途径:
第一,平台提高撮合和运输效率,让司机能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订单;
第二,司机出卖廉价劳动力 低成本货车(一辆10年二手面包车成本只有3000元左右)。
通过这两个途径降低成本是一种进步。不过一旦按下降价的按钮,就停不下来,为了快速扩张,吸引用户,就必须用更低的价格。这就要使出第三招,让司机卷起来。
要让司机卷起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供给,也就是增加司机的数量。司机多,客户少,司机间自然就会内卷,只要有一点利润就愿意接单。所以很多司机都是被“多拉几趟,轻松过万”的宣传语给骗进来的。
早期跑货拉拉的司机确实能轻松地月入过万,因为平台补贴力度大,而且司机比较少。但现在的情况是,用户的增速跟不上司机的增速,所以平台经常很霸道地降价,司机不但一点办法都没有,还拼命地抢低价单,不抢的话,一个单都别想接到。
根据货拉拉公布的数据,2020年订单量最多的司机完成了3722单,也就是每天10单左右。看到了吧,每天接10单,就是全国冠军了。
但大部分司机一天能接几单?
其中有几个订单利润是超过100元的?
利润超过100元的订单需要耗费多少时间?
还有一个数据,2020年平台货运最活跃的10大商圈中,深圳占前4位。其中华强北的订单量占十大商圈订单总量的42%。这说明,订单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某些商圈,那么,很多地区的司机恐怕一天连单都接不到!
对于员工来说,钱没给够,工作肯定干不好;对于司机来说,也一样,其中就包括安全得不到保障!
无法有效管理司机
平台给自己的定位是中介,因此它不可能有效约束司机的行为。主要表现在:
1.不能核查司机的背景和人品;
2.不能核查车辆的安全性;
3.不能对司机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
4.服务不能标准化,导致司机在工作时胡乱要价;
5.货拉拉持续扩张,司机规模短时间内增加太多,管理跟不上。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货拉拉的司机里面本来就有不少是跑黑车的,只不过现在通过货拉拉派单跑车而已,但改变不了他们黑车的本性(不代表所有司机)。安全能有保障吗?
无法维护公平,司机和用户怨声载道
从货拉拉给自己的定位来看,其实它只是撮合司机和用户配对,所以司机和用户扯皮,平台本来没有义务去解决。但它又是规则的制定者,这就坏了,所有矛盾都指向它。
司机不满会怪平台,用户不满也会怪平台。列举几个:
1.平台强制降低单价,司机不满;于是想方设法中途加价,半路撕逼,用户不满;
2.用户对货物描述不清或更改线路,司机要求加价;用户不愿意,取消订单,司机不满;
3.平台要求司机贴车贴,司机被交警罚;不贴被平台罚;司机不满;
4.司机酒驾、性骚扰,用户不满;
5.每月交固定的899元会员费,说是可以无限抢单,但就是抢不到;甚至有司机发现,近在咫尺的订单,居然也抢不到,所以怀疑平台常常派发虚假订单,营造客户很多的假象;
6.跨城货运,平台不允许收返空费,司机亏损,导致不满。
司机和用户都怨声载道,带着情绪做事,早晚得出事。
服务分逼着司机飞驰与外卖骑手类似,货拉拉对司机进行服务分考核,由拒单率、准点率、跳单率、好评率等组成。如果服务分过低,平台就会减少派单,甚至不给派单。
如果是平台强制派发的订单(通常利润很低),即便不愿接,司机也不敢拒单。
如果接了单,但用户磨蹭,或者没有事先将货物搬运到楼下,导致时间浪费。为了准点到达,司机就得飞奔起来。长期下去,不出事才怪。搞不好来个连环追尾甚至翻车死几个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结语
货拉拉选择了扩张、高收益、低成本,外包化的业务模式,就注定和安全绝缘。
竞争对手在资本的加持下虎视眈眈,行业恶性竞争在所难免,这更让安全成为无稽之谈。
即便货拉拉倒了,下一个货拉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有坏与更坏的区别。
对了,现在货拉拉在摸索新业务,比如卖车、租车。其实它也想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自营的方式来规范业务。
不过一旦这个模式走通了,平台上的司机就得另谋高就了。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