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姓起源与演变(石姓起源以字为氏)

石姓,读音[shí],现行常见姓氏。汉、满、回、傣、鲜、苗、彝、壮、侗、景颇、哈尼、裕固、水、土家、拉祜、布依、傈僳、维吾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

历史来源:

一、出自姬姓。《郑通志》收载,郑樵注云:“姬姓。靖伯之孙石碏有大功於卫,世为卫大夫。”其后以字为氏。《元和姓纂》亦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云,其后有石骀仲。

二、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石氏。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

《辞源》亦注云:“隋唐时石国(故地在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人来中国,有人以石为姓。”

三、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石氏。

四、出自西域沙陀人。《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姓》:“后晋高祖(按:五代后晋高祖为石敬瑭)本西域人,冒姓石氏。”郑樵亦注:“五代石氏建国,号‘晋’。”

五、或为乌石兰氏所改。《魏书·官氏志》载:“乌石兰氏改为石氏。”

六、或为娄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北史》注云:“娄姓有改石氏者,齐武明皇后用巫媪言改石氏。”

七、或出自羯族。十六国时后赵之石勒、石虎者是。

八、或为张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后赵录》注云:“张㔨督改(为)石会。”

九、或为冉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后赵录》注云:“冉闵冒石闵。”

十、或为李姓所改。属于避祸改姓为石氏。根据《明史》记载和有关资料查证,滕州市官桥镇及其周边几个村子的石氏族人,而是明朝末年的忠臣李三才之后。李三才乃明朝末年的朝中良臣,因受奸臣邵辅忠,乔应甲等人的陷害,被满门抄斩,后灭九族,被官兵追弑。后设法逃出虎口,逃到今天山东滕 州市官桥镇莱村,官兵追至,追问姓名,其随机应变,指石为姓,其后人改姓石。

十一、为清代满族姓瓜尔佳氏所改。《清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名为氏》载:“石国柱,官工部尚书,封三等男爵,本姓瓜尔佳氏,父石翰,居辽东,因名有石字,遂以为氏。”

十二、满族石佳氏、倭赫氏、倭勒氏皆改为单姓“石”。(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十三、拉祜族之石姓、为“宋石”氏所改,取其末音谐以石字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

十四、锡伯族之石姓,为石佳氏所改,取其首音谐以“石”字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

十五、回族之石姓或分布在河北镇泊,“自称元代脱脱丞相后裔,传说其先人为元大都(今北京)的建设到南方征调珍贵木料,运至镇泊时,适逢元朝被朱元障灭亡。无奈,只好留居镇泊,并以征调之木料,修建了清真寺。为了避祸更不敢说自己是脱脱的后人,便指石为姓,传至今日。”(见《中国人的姓名》)

十六、裕固族之石姓,由“齐鲁”氏所改。“齐鲁”为裕国语之音译,汉意为石头。本为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汉意改为单姓“石”。(见《中国人的姓名》)

十七、苗族之石姓,分布於湖南之花垣、保靖、吉首等地,或为时姓所改,称作小石;或为廖姓所改,称作“大石”。(见《中国人的姓名》)

地望分布:

《郡望百家姓》云:石氏望出武威郡。《姓氏考略》云:望出武威、渤海。

武威郡,西汉置。在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渤海郡,西汉置。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

主要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徂徕堂:以望立堂。宋朝石介,山东省徂徕山人,官国子直讲(国子监的教授)。他写文章批评时政,毫无顾忌,升太子中允,作《庆历圣德诗》,人称“徂徕先生”。其先祖唐末由山东乐陵迁至兖州奉符云亭里商王村(今山东泰安徂徕镇桥沟村)。150年间“富于粟,豪于乡里”。石介叔伯兄弟21人分16院。人口约30万,主要分布于山东中南部和江苏中北部等地区。

六顺堂:以得姓始祖石碏的教诲立堂。详《左传》隐公三年。

西汉《急就章》列为汉代常见姓氏之一。春秋时卫国有大夫石碏。楚国有石奢,楚昭王时为相。《春秋公子谱》载有石骀仲。后晋有石敬瑭。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本羯族人;宋代有石守信,又有石延年;元代有石明三,余姚人。清代有石廷柱,为镇海将军。

石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四十三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7%左右。如今,石氏族人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这六省石氏约占全国汉族石氏人口的63%。

石姓起源与演变(石姓起源以字为氏)(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