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表里的生物教学)

童年是一个充满无限好奇和想象的美好时光,也是一个充满着探究的时光。

《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一孩子的视角,来写儿童对机械表会走、会发声充满好奇和想象的事,表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思考和想象的儿童形象。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心理描写式疑问来表现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种手法的运用能够勾起学生自己的类似经验,给只是一种亲切的感觉。

初二生物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表里的生物教学)(1)

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为:

1、会写“脆、拦”等六个生字和16个词语,能借助意思辨析“清脆”和“青翠”

2、借助时间提示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的教学分为三个板块,以下是教学的过程。

一、练习学生生活,唤起学习欲望。

这篇课文写的是对机械表好奇的事,但是现在的学生不大见机械表,他们经常见的是电子表,怎样才能唤醒他们好奇心的体验呢?我想到了手机。手机是学生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每当家长买了新手机,孩子总是要自己研究手机的功能和好玩的应用,他们对手机充满着好奇。

初二生物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表里的生物教学)(2)

我对大家说:我们都有过研究爸妈新买的手机功能的经历,你当时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吗?几个同学兴奋地讲了自己先研究功能,然后手把手地给爸妈演示的经历,分享的同学说得兴致勃勃,倾听的同学连连点头,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我就借着这个瞬间出示了课题,引发大家对课文进行猜测:表里会有什么生物?

同学们有的直接进行猜测,有的赶紧翻开课文寻找答案,同学们的学习欲望被唤醒了。

二、朗读课文感受好奇心,联系语境教学字词。

这篇课文表达的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学生朗读课文,更能把自己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我告诉学生出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我”的特点。这篇课文学生朗读一遍需要大约5分钟。

初二生物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表里的生物教学)(3)

我呈现了本课要学会的生字,先检查学生朗读词语,朗读中发现教学点。本课的生字没有什么生僻字,学生都能读下来。我出示了两句话。来检查学生是否能用对“清脆”和“青翠”:

1、父亲的表会发出_______声音。

2、春天的早晨刚下了一阵小雨,垂柳更加_______了。

好几个同学在填一个空时,把“清脆”写成了“清翠”,看来,有同学不能够练习句意,习惯性地填写。我又出示了一句:忽然一阵风儿,送过一片琵琶声音来。那琵琶弹得来十分圆熟________。我引导大家关注第一句和第三句,大家发现两句都在写声音,我就结合语境教学:“清脆”是说声音响亮,“清翠、青翠”的意思是碧绿,写颜色的。

大家用“清脆”练习了造句,这样学生就对这个词的印象更深了。

三、借助脚手架理解课文内容。

经过学生朗读课文,他们已有一定的感知,但是还比较零星,需要我提出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整合一下零星的理解。我问:表里有生物吗?为什么“我”会认为表里有生物?

大家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有的说“我”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会发出声音;有的说“我”以为表里有个婵或虫;有的说父亲怕我动表,说表里有个小蝎子。在同学们的分享中,我在肯定他们观点的合理性,也在指引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学生在倾听中整合自己对课文的进一步把握。

初二生物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表里的生物教学)(4)

我说:就这篇课文,大家要概括主要内容,会用什么方法做,课文中有什么醒目的东西 ?王嫱说她发现了有时间词语,可以抓住时间词语和人物。这个分享点燃了我的教学灵感,我提示大家概括内容可以关注三要素“时间 人物 干什么”这样的模式来梳理课文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

大家梳理出:小时候,我认为才会自己走动和发声;一天,我要动表,父亲拦住了;有一次,父亲主动给我看表;后来,我说父亲有个小蝎子在表里。

经过这个支架式课文梳理,大家很快概括出了课文的内容: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现极为好奇,尽管看了表,还是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初二生物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表里的生物教学)(5)

学生不是不愿参与学习,而是缺少学习的工具和方法。学生没有学习的方法,面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就会紧张,又无从下手,如果教师能启发或提供学习的脚手架,学生就有路可走,按路就可以比较顺利到达目的地。教学就是激发学习欲望和提供脚手架。


这里是:云顶语文教与学,常反思语文课堂,关注学生学情,愿和您共同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