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困境在哪里(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焦作城区段,市民在岸上的天河公园拍照。 李明明 摄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焦作城区段,市民在岸上的天河公园拍照。 李明明 摄
中新网郑州6月22日电 题: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沿线百姓尽享“水”福
作者 赵晖 李明明
“每天喝的是甘甜的丹江水,出门欣赏的是如画的景色。”站在天河公园内,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东于村村民原发虎的幸福溢于言表。
焦作市解放区东于村村民张本银接受记者采访。 李明明 摄
原发虎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沿线1800多万受益人口之一。和他一样,喝上丹江水的河南民众对南水北调中线这条“新水脉”带来的变化感触深刻。
南水北调是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也是一项“幸福工程”。沿线百姓对水质满意不?搬迁群众的生活怎么样?近日,记者在豫北多地进行了走访。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安阳段,渠水清澈见底。 李明明 摄
焦作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越中心城区的城市,总干渠在焦作境内全长76公里,中心城区段约10公里。一渠澄碧的“南水”从南阳陶岔渠首出发,奔流560公里抵达这里后,下穿黄河,再穿越中心城区,一路蜿蜒向北。
焦作城区段总干渠红线宽度100米,沿线10公里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为渠让路”,2009年焦作城区段征迁2440户、9317人,拆迁房屋52.38万平方米。2017年,为改善总干渠两侧生态环境,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焦作又启动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共完成4008户、1.8万名群众的征迁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安阳管理处副处长亢海滨展示从渠中取到的一瓶水,和瓶装矿泉水并无观感上的区别。 李明明 摄
如今,贯穿焦作市主城区10公里、绿化面积约200公顷的天河公园,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能够拥有眼前这番美景,源于征迁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的默默奉献。”焦作市南水北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说,“但甘甜的‘南水’是对焦作老百姓最宝贵的回馈。总干渠的水不经处理就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是优质水资源。”
张本银也是焦作市解放区东于村村民,他和原发虎一样,没事的时候就会到天河公园转转,一是这里环境好,二是这里是他们曾经的家。
“之前村里吃的水是井水,水垢特别大,自从吃上了南水北调的水,感觉比矿泉水都好。”张本银说,现在的饮水不知道比过去好多少倍。
图为游客乘坐观光车游览汤河国家湿地公园。 李明明 摄
在搬迁的西王褚村村民王霞看来,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不仅仅是水质的改变,“现在住的是软硬件齐备的小区,出门就是绿树红花的公园。”
王东介绍,2020年8月,随着府城水厂牧野加压泵站成功并网运行,焦作市中心城区近百万市民全部喝上了“南水”。截至2020年底,焦作累计向受水区安全供水逾26000万立方米。
在距离南阳陶岔渠首700余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安阳段,波光粼粼的渠水一眼望得见底。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安阳管理处副处长亢海滨从渠中取到一瓶水,和记者手中拿的瓶装矿泉水相比,一样的洁净透明,并无观感上的区别。亢海滨向记者介绍,安阳段水质常年稳定在Ⅰ类,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
这样优质的水资源,通过总干渠3个分水口向安阳境内供水,覆盖安阳市区、内黄县、汤阴县,受益人口超180万。
图为位于焦作市的山门河暗渠。暗渠的修建解决了山门河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交叉问题,保护了水质。 李明明 摄
龙安区东风乡的红星村就是受益村之一。村民王伏来告诉记者,红星村地处丘陵地带,以前吃水很不方便,要去别的地方拉水、担水,“现在打开水龙头,一天24小时都有水。”
“自来水管已接通家家户户,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不再难。”红星村党支部书记齐金富说,以往“为水所困”的生活一去不返了。
而在汤阴县境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汤阴段汤河退水闸前,清澈的丹江水正缓缓流入汤河。近几年,通过引用南水北调水源进行生态补水,汤河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全域水质得以改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百姓临水而居、与水为伴,尽享生态红利。依靠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周边村庄相继发展起休闲采摘、农家乐、民宿等,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渠丹江水千里奔流滋润了亿万百姓。“南水”之于沿线,不仅仅是“喝”上洁净的水,带来的更是生态环境的蝶变,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生活、生产、生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活水源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