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在二十四节气排行第几(创立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始点性节气)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于湛瑶
夏至,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6月21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为夏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
夏至是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也是创立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始点性节气。夏至的发现,缘于古老的天文观测。至迟在殷商时期,中国古人已经能够通过“圭表测日”的方法确定夏至和冬至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和发展,学者大多认为经历了一个从“两至”“两分”,到“四时八节”,再到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过程。可以说,正因夏至的发现,才真正开启了中国人创制、发明二十四节气的过程。
阳极阴始生
据《恪遵宪度抄本》描述:“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这一天也是北半球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过了这天,白昼变短,黑夜渐长。古人认为夏至意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谓之“夏至一阴生”。
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鹿与麋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属阳。麋的角朝后长,为阴。夏至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二候蜩始鸣。“蜩”便是我们常说的“知了”。雄性知了此时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古人以蝉鸣为“夏声”,长卿在《夏至》一诗写道:“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描写的正是此时喧闹活泼的“夏至之声”。三候半夏生。喜阴的药草半夏开始生长。这个极富诗意的植物名字仿佛在提示着人们,不知不觉间夏天的时光已经过半。
古画中的节气
祭祖祈丰年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的重大节日之一,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代,每逢夏至还有一项休假“福利”。直至清代,夏至日仍放假一天,足见古人对其之重视。
夏至时节庆祝粮食丰收、祭神祀祖的习俗由来已久。《周礼·春官》:“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消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夏至日,祭地祇,皆用乐舞。”“地祇”即地神,属阴性。金代建中都城时在通玄门外(今复兴门外会城门东北)修建北郊方丘,是北京史上第一座祭地之坛。现在的地坛建成于明嘉靖九年,在京城北郊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家祭地场所,先后有明清两代15位皇帝在地坛祭祀长达381年。
除官方祭典外,民间也有夏至祭祖习俗,以感谢神灵、祖先庇佑,祈求灾消年丰。夏至时新麦已获,广大农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自然不会忘记以时鲜祭献,名曰“荐新”,此俗在《管子》等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明代则“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清代文献中记载较多,有“煮麦和糖以荐先”“夏至日,荐新麦。晨煮麦粥供家祠及五祀”等。祭祀对象除祖先,还包括掌管土地和丰收的神灵。农民在夏至日备办酒肉,祭祀土谷之神,在田间束草立标,祭祀田婆。湖南益阳、浙江丽水等地有“做田福”或“禾福”的仪式。“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土地是世间万物的负载者。人们的种种祭祀祈愿活动,不仅代表对夏至这个万物盛极时节的重视,更饱含对天地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心,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期盼。
人们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至时节,农作物生长繁茂,同时水肥需求旺盛,农民需做好田间管理,农事繁忙、农活繁重。夏至时节,农田中长势旺盛的还有杂草,农谚“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说的就是夏至后中耕锄地的重要性。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夏至的雨水关乎农作物的长势,故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然而,此时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正值梅雨时节,如果出现暴雨又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很多地区又有夏至“忌雨”的习俗。无论是求雨还是忌雨,其实都反映了古代农业“靠天吃饭”的无奈。
清凉度苦夏
旧时有夏至数九之俗。“夏九九”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顺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为炎热的时节,数完九九,暑热消退。传统社会,各地流传的“夏九九”歌谣不胜枚举,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不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与“冬九九”一样,“夏九九”生动地反映出时间与物候的关系,形象地道出了夏至后的天气变化。
民谚有云“夏至不过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意味着炙热的盛夏即将登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在没有空调、电扇、冰箱的传统社会,能够带来一丝凉意的,恐怕还得是扇子。过去,妇女有夏至互赠折扇、脂粉等什物的习俗。扇子别称“凉友”,能生风消暑;香粉可除汗臭、散浊气,防生痱子,为古时女子消夏避伏“神器”。夏至时节,有些地方流传着女子簪戴枣花的习俗。年长的妇女在戴枣花时,嘴里还会念念有词:“脚麻脚麻,头上戴朵枣花。”俗信此举可避邪及医治腿脚不适。
节令饮食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良策”。谚语云“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食面是中国人的饮食传统。北方地区,特别是北京人夏至时节的典型面食是打卤面、炸酱面、芝麻酱面等,面条煮熟后以冷水淘洗,清凉爽口、降火开胃。南方地区的面条也是品种繁多,如阳春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等。
夏至吃面习俗和小麦的成熟密不可分,中国节气饮食的一大特点是“尝新、尝鲜”,面对这种既新鲜、又营养的新获时令“主粮”,人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解馋的机会。此外,民间俗信夏至吃面有“食疗”养生功能,热面可发汗去湿,凉面能降温祛火,有益身体健康。除面条外,夏至饮食习俗各地不一,例如南方不少地区有夏至吃粥、食麦粽、吃馄饨的习俗。围绕着“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夏至饮食文化,是人们顺时而食观念的生动体现。
骄阳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夏至时节,虽有酷热,却绽放着无穷的生机与美好。绿茵渐浓,荷花映日,蛙声蝉鸣,麦谷满仓,阴阳流转与时节更迭完美交融,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自然观。在万物盛极之时,半夏时光也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光阴、向阳而生,方能绘就如夏花般绚烂的人生。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