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

今天终于静下心来,用极不讲究的瓷杯子泡上一包从福建带来的清香铁观音,把以前隔得老远的笔记本拉过身来,平心静气开始闲谈似的撰写这篇《南北鸟事》了。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1)

文化的传承无时无刻不被侵入了地域的特色,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南北分界明显,由于历史的传承,各地风俗不同,人情不同,文化自然也就不同,能够代表一地的物象---地标物,诸如,北京的故宫、大栅栏儿,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苏州的园林等等,各有风味。

然而无论走到中国的那个角落都会看到或在河畔或在树荫或在公园的草地上有一些养鸟人在遛鸟论鸟,不亦乐乎,偌大的一个国家却有着这样一致的爱好,不能不谓之奇观矣!

但就文化而言,养鸟着实登不上大雅之堂,充其量也就是算民俗文化吧,或者通俗的讲叫玩儿文化,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不算“文艺”习俗却令上至达官显贵中到文人墨客下至平民布衣,无论是穿长衫的还是穿短打的,都为之着迷,养鸟俨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传承已经形成了一定得规矩和讲究,自成体系。

这些道道儿通俗的说是讲究,提升到一定得高度呢,那其实就是文化了,所以文化其实就是通过传承和发展形成的某一事物的规矩和讲究之体系。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2)

把养鸟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了,这就存在着另一个概念,叫做文化差异性。为什么北京人爱喝花茶,江南人爱喝绿茶,而潮汕人则爱喝乌龙茶呢,就茶文化而言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在过去,交通不慎便利抑制了文化的交流,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就会逐渐形成适合本地人口味的文化,差异性就这样形成了。这种差异性归结起来就是地理位置的差异性,笔者试将中国的文化地域划分如下加以详述:

南方鸟文化——

1.江南鸟文化 2.岭南鸟文化 3.巴蜀鸟文化 4.云贵鸟文化

北方鸟文化——

1.东北鸟文化 2.京津鸟文化 3.中原鸟文化

【 南方鸟文化 】

1. 江南鸟文化

江南佳丽地,千古帝王州

江南故地,文脉馨香,才子佳人,雅韵绵长。江南的鸟文化就像江南的诗词歌赋一样清新隽永。绣眼是江南文人墨客的最爱,粉墙黛瓦,修竹些许,烟雨空濛的江南正与绣眼的品性相吻合,洇湿的青砖上几抹绿苔,竹椅之上手持黄卷侧旁一把古韵的紫砂壶,竹影之中传来绣眼呢喃的鸣唱,此情此景,岂不动人?抑或月夜,青灯苦茶对黄卷,此时若是有一只小巧可人的绣眼相伴与佳人在旁何异?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3)

岂不说江南绣笼的小巧精细,只是绣眼桃花,荷花的名字在代表了季节之余又何尝不是平添了几份诗情呢?

曾几何时,立于古城金陵秦淮河的文运桥上,一览南京人赏玩绣眼的壮观景象,遥想这六朝古都,文脉正宗的南京城,曾走出过多少文人雅士,指点江山,尽数风流,在他们的书房抑或心绪之中是否也有一笼绣眼呢?江南人养鸟就是这样,江南的鸟文化是与江南人含蓄的心境息息相关的,不求高亢但求隽永。

由此我又不禁想起了在姑苏古城,曾经有这样一些风流才子,诸如唐寅,文徵明等等,他们的画作和画风,堪称吴门画派的代表和巅峰。

那么,当他们执笔研磨,挥洒丹青之时,是不是偶尔也会来到檐下,听听绣眼的低唱呢,是不是这声声低吟,也把江南带到了他们的思绪里呢?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知晓,江南的诗画和江南的鸟文化是同出一脉,密不可分的。江南的鸟文化是书卷气,是丹青风,是紫泥新品,雨打芭蕉,粉墙黛瓦,青砖绿苔,才子佳人之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江南。

2. 岭南鸟文化

岭南地区特指广东广西一带,岭南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岭南园林和岭南画派。岭南园林与北京皇家园林,江南园林三足鼎立,中国园林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岭南在中国历代画派里是一个年轻的画派,但是高奇峰,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群星璀璨,绚烂夺目。说道岭南人养鸟,与东南亚鸟文化基本雷同,究竟是谁受谁的影响我想已无从考证了,但岭南人养鸟基本数南方鸟类,其中突出的当属四喜,倾心于其婉转多变的鸣唱。

岭南地区有喝早茶的习惯,茶又多为乌龙,不是品饮而是品,清晨,将鸟笼至于茶馆檐下,边用早茶边听鸟鸣,此情此景颇似旧时老北京的大茶馆吧,不禁想起了老舍先生笔下茶馆里的老裕泰了。但岭南的茶是铁观音,京城的茶是茉莉双熏,岭南的鸟是四喜,京城的鸟是黄巧儿。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广式鸟笼与广式月饼一样自成一家,独具特色,不论画眉笼,四喜笼还是杂鸟笼都是稳重之中不乏精巧之气,着实值得收藏鉴赏。

3. 巴蜀及云贵鸟文化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谓之天府也。

巴蜀之地,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这里物产丰盈,气候最宜,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滋润了成都平原的沃野千里。这里的人们生活安逸,无忧无虑,养鸟也很自然的成为了蜀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5)

成都是四川的省会,有着有就灿烂的蜀汉文化,这里与都江堰毗邻,受益最大,成都人会享受生活,全国文明。

走在成都的街头,随处可见路旁河边的露天茶馆和店门前家门口的麻将桌子,还有就是茶摊边树上高挂的鸟笼子,一桌麻将,一壶茶,一笼鸟,成都人可以消耗一天的时光而不觉乏味,成都人养鸟的主流是画眉和绣眼,不在乎鸟有什么套口,而注重聆听鸟鸣的天籁之音,这也充分体现了回归自然的返璞归真的心境。

试想,在这优雅闲适的大环境下,最与之相宜的也弄过于最原始最自然的鸣叫了,倘若让无忧无虑的成都人刻意去追求鸟鸣的套路则未免有些牵强了。

最让成都鸟友得意和全国鸟友艳羡的不是成都的鸟,而是川派的鸟笼,四川人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川派鸟笼,大气浑厚,最大程度的体现了竹子的质感和美感,而无纤弱之气。一笼在林,笼亦是竹,林亦是笼。一人一鸟一笼一竹,恍若仙境了。

巴蜀鸟文化是融化在毫无雕琢的散淡之中的。

4.云贵鸟文化

及至云贵,风气一转。云贵之地是少数民资聚居之所。战争频发,铸就了这里原始居民的一种好斗的性格。

云贵养鸟,多是画眉。既听其高亢的鸣叫,又观赏其打斗,而已打斗为主。这也是与其民风相符合的,也又一次验证了鸟文化与民风民俗相辅相成这一观点。

正是由于云贵一带丰富的画眉鸟资源,成就了像凯里这样全国知名的画眉鸟产地,凯里画眉也始终是各地画眉鸟爱好者不变的追求。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6)

云贵画眉鸟笼极具民族特色,美观大方且耐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手艺》栏目曾有一集专门介绍贵州卡拉鸟笼,有兴趣的鸟友可以看看,在此不做赘述。

【 北派鸟文化 】

1. 东北鸟文化

白山黑水孕育了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鸟文化。“棒打狍子瓢舀鱼”这是流传在东北地区的一句老话,可见东北物产的丰富,黑土地又是东北地区的别称,又见其土地的肥沃。

这里有千里沃野的平原也有一望无际的大兴安岭。森里资源为许多候鸟提供了天然的繁殖场所,也使得东北地区鸟类种类极其丰富,京津地区热衷的黄雀,黑头腊嘴等都是秋天从这里南迁,可以说东北是全国养鸟爱好者的鸟类繁育基地,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7)

东北人也养黄雀,也养黑头。但是没有像北京人那样把黄雀养出文化,养出彩儿来。也许是黄雀在这里太多了,就和北京的麻雀一样了吧。

但是东北人也有自己的一好,黑尾腊嘴,北京天津叫铜嘴,备受东北鸟友喜爱,从叫口到体型的挑选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套路,可谓养出了讲究。东北小嘴黑尾在鸟市更是备受推崇,而南方的大嘴只有被拴着叼旗打蛋的份儿了。

东北人养鸟最务实,鸟笼不用雕刻,也非名家之作,即使是最好的黑尾也是东北方笼。这也是讲究,是习惯。估计谁要是用了一张满雕的精工笼子养那才是露怯了呢。

天寒地冻,一缸酽茶,坐在火炕上吃着涮羊肉,听着腊嘴叫,即使只有酸菜粉条那日子过得也贼爽。

2. 京津鸟文化:提笼架鸟儿北京爷。

老北京养的不是鸟,是文化,是讲究。再提八旗子弟又要落于俗套。单说说北京冬天的玩儿。

一到秋天,过了10月,北京的鸟市又热闹起来,北京人爱玩的鸟都是这个时候上市的。黄巧儿最多,北京人也最爱,说黄巧儿是北京的地标物之一一点儿也不为过。百灵画眉是富贵命,黄巧是大众鸟儿。无论贫贱都能养得起,大户人家养黄巧都在笼子上下功夫了,玩的是那个范儿。

老百姓也爱黄巧儿,因为他爱叫好养。无论是深宅大院还是胡同四合院的屋檐下,都能看见京派鸟笼里养的小黄巧儿。看不见黄巧儿没有北京味儿。听着京剧,喝着茉莉双熏,窗台几株水仙,檐下一只黄巧儿,这才是老北京人的生活写照。

至于百灵,画眉,红子不再多说,希望大家有时间看看与老北京有关的话剧,电影,电视剧和访谈节目,相信感悟会更深,像电影,电视剧《茶馆》,话剧《鸟人》等等,都很有地道的北京味儿。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8)

说到茶馆儿,有几分凄凉。旧时有京城八大轩,您喝龙井碧螺春自然价格颇高,要是来壶高碎却也惬意。说是茶馆,却是以茶会友,以鸟会友之地。秋天斗蟋蟀,冬天赏蝈蝈,满堂之上尽是虫鸣鸟语,席间高谈阔论,自得逍遥。好不快活。

而今凄凉之处在于,老式的大茶馆已然不在,现在的茶馆又有能允许提着鸟笼喝茶的么,物是人非,老北京养鸟的盛况已然不在,睹物思人,岂不怅然?

终于要说到我的老家天津了,天津就在北京边上,受京派鸟文化影响颇深。但天津是一个各地文化交融的城市,各色人等在此聚齐,形成了有一定天津特色的鸟文化, 天津人不爱养大鸟儿,养的最多的是贝子,这和北京人爱养红子有所区别。

红子讲究太多,好鸟难求,贝子资源丰富也爱出叫,所以很受天津人喜爱,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天津人养鸟不那么过分追求所谓的规矩,喜欢短时间内见成效。红子也养,但是没到追求极品的程度。再有天津人爱养杂鸟,什么柳莺啊,黄颊山雀啊都喜欢养,这也和包容的文化相契合。

再有,在天津鸟市,正规的门脸儿买鸟的寥寥无几,每逢集市,摆地摊的那儿是人头攒动。诸如建昌道(一宫),千里堤,大丰桥都是以地摊儿闻名,所以天津人养鸟更接近于平民化的风格,喜欢淘宝。

在天津,你往老点儿的居民楼上看,一栋楼阳台上没挂着鸟笼子的那就有点儿不正常了。

天津街道边上多公园,天津的老大爷们生活极有规律,一般是早上8九点钟吃完早点(煎饼果子,油条,豆腐脑,锅巴菜等)喝完茶(多花茶),拎着鸟笼子开溜,连聊鸟带侃大山,一直溜到中午十二点回家吃饭,下午还是老地方,桌子摆开开始玩牌儿,打扑克。没见过打麻将的,呵呵。真是一天没干别的,都是玩儿。现在北京首都忙起来了,天津还行,闲人多,大有赶超北京的意思。

3. 中原鸟文化

暂且把西北地区归入该派系。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文化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文脉正宗,就养鸟文化而言,较之京津地区,不甚昌盛。就地域特色而言,其中可圈可点的是陕西和甘肃两地的养鸟习俗。

鹭鸟争巢(说一说南北鸟事)(9)

西安是古都,文化古迹众多,西安人养鸟偏爱虎头凤,天津人称之为豆瓣儿,北京一带叫春暖,属物美价廉的一种笼鸟,但在西安地区好的也价值不菲。

麻料随全国各地都有饲养但形成规模,形成体系和讲究的要数甘肃地区。也像北京给百灵红子压口类似,须压口以自成套路。其间亦有不少乐趣。

再有,兰州多回民,当地的百灵笼颇有些伊斯兰教的意味,和伊斯兰教堂颇有相似之处,很有收藏价值。陕甘两地养鸟特色大致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