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最新回应(北大中文系教授)

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十二处语病北大中文系张教授因此被送上了热搜榜风口浪尖上的张教授二百多字的硬核回复中,包含四个多谢,五个费心、费力等近义词 ,听起来客气有余,实则真诚不足他应该被原谅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来原因有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北大教授最新回应?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大教授最新回应(北大中文系教授)

北大教授最新回应

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十二处语病。北大中文系张教授因此被送上了热搜榜。风口浪尖上的张教授二百多字的硬核回复中,包含四个多谢,五个费心、费力等近义词 ,听起来客气有余,实则真诚不足。他应该被原谅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其一:作为中文系教授,他的专业素养何在?

如果是一个小学生,文字中出现语病不足为怪。但是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他的专业就是中文。研究语言文字的专业人士,这样的错误太小儿科、太低级。张教授的身上有诸多和文化、文学、文字有关的标签:评论家、文化学者。以及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诸多头衔:教授、博士生导师。如果教育工作有排行榜,他应该位于榜首,受万人敬仰的人。

无论是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还是二百多字的回复,从中真的无法看出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他在专业领域浸润了三十多年,如此低级的错误连篇累牍,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认同。术业有专攻,歌唱家随便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乒乓球运动员一挥拍动作就标准。专业人士无需刻意,也不同于常人。即便是口语化的表达,该有的逻辑、层次、语言的严谨还是要有的。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一个素人发的,就没必要计较,可出自一个中文系教授之手就不应该了,一个人在做专业领域的事情时,闭着眼睛也不能出这么多瑕疵。

其二:敬畏网络,不是该有的常识吗?

张教授的回复中,对于网友指出的语病解释如下:“这些就是随手写的点评,没什么值得说的。”随手写得无可厚非,即便是北大教授也无需戴着面具生活。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权利在自媒体平台表达自我,不管他身上有多少标签,他都可以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随意表达。但可惜的是张教授不是普通的媒体人。他的微博拥有920万粉丝。他的一言一行在网络上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个人范畴。

920万的粉丝中,或许有一部分人并不介意十二处语病。有不少网友认为只要大家看得懂,无伤大雅,又不是写论文,要求严谨专业。有一位网友的评论很有意思。他说:“其实这就是有人成心攻击他。网络聊天就是聊天的地方,文章是文章,写论文是写论文。聊天就是随心所欲,如果咬文嚼字就是装了。”这个观点也许和张教授不谋而合,张教授的“随手写的”背后体现的就是对于网络的随意态度。网络非法外之地,大多数人都懂得的道理,张教授不可能不懂。如果明知故犯,只能说对网络缺乏敬畏和尊重。

其三:虚心接受批评,诚恳道歉,真的那么难吗?

对于自己微博中的语病,张教授并没有当回事。解释了吗?解释了。但是他的解释如此轻描淡写:“随手写的点评,没什么值得说的。”果真没什么可说的吗?如果没什么可说的,大可不必回应。

他的回应指向两个方面:一方面并不承认自己的微博存在语法问题。“一个字不用改,再发一遍”“没有不通的”,态度强硬,理直气壮,底气十足。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文字表达的内容大家都懂。但是作为专业人士,不承认的、地、得的用法属于语法范畴,的确有点说不通。我们再来看他对于指出其错误的邓律师,多次表达了谢意:多谢传播,多谢指点,多谢对本人的关心,总之谢谢。四次感谢毫无真诚而言,真的感谢为何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严谨?为何不愿意面对这些语病?如果指摘有误,作为专业人士完全可以给出专业的点评。此外张教授多次用到了类似于“费心”“费劲”“费力”等词语,在他看来指出他的错误是因为不喜欢他的内容,并非因为个人问题,而是别人吹毛求疵。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许张教授在神坛上太久,被捧得太高,不愿意承认错误更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是自我意识作怪还是官本位作祟,无从知晓。可是,承认自己错了真的有那么难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