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

从七月到八月中上旬这段时间,“日本”充斥在社交网络和新闻媒体上。从七七事变84周年纪念日,东京奥运会能否举办的疑云,到东京奥运会辣眼睛的开幕式,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取得优异成绩,以及近期艺人张哲瀚“精日”事件和今天“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

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1)

“日本”百度搜索指数

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2)

“日本”微博指数和微信指数

无论你是讨厌日本、喜欢日本或是无感日本,它作为邻国,而且是经济强国,势必与中国产生太多太多的纠葛。今日,菅义伟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又引起舆论的喧哗,其实“靖国”二字来源于中国古籍《左传》“吾以靖国也”,在靖国神社内部重要的战争博物馆——游就馆,其中“游就”二字来源于古籍《荀子》“君子游必就士”。

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3)

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4)

可以说整个日本文化的根基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怪不得日本网友喜欢称呼中国为“爸爸国”(带有戏谑或反讽)。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的起源

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环——茶道,是从中国广东省的寺院传入日本的。日本茶道的前身即是潮汕工夫茶。在中国广东省,“茶”的发音是“caa”,这个发音在日本演化成了“cha”。

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5)

工夫茶

除日本外,在印地语、蒙古语、俄语、波斯语、土耳其语中,茶被叫作“chay”,这些国家的茶都是从中国西北经丝绸之路以陆路方式传播开的,因此这些国家的“茶”发音都和汉语里的“cha”发音类似。

16世纪,欧洲与中国开始发展贸易,茶从中国福建省的港口通过海路出口。在中国福建省,“茶”的发音是“te”,在欧洲演变成了“tea”。

日本茶的发展

唐朝盛行佛教,人们把茶用作坐禅时的提神良药。不过,如果要把茶当作药饮用,将茶磨成粉末后用水送服比泡着喝更好。所以,到了宋朝,人们就把茶粉用热水冲兑后饮用,这就是抹茶。

宋朝时期,有许多日本的游学僧人到中国的寺院访学。这些游学僧人在回国时,将茶的种子和制作抹茶的技术带回了日本。日本佛教临济宗的荣西写成了《吃茶养生记》,大大地宣传了茶,所以在日本被尊称为“茶祖”。自此,日本寺院的人也仿照中国喝起了抹茶。

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6)

抹茶

但是后来,“抹茶”却从它的发源地中国消失了。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将原本是贵族和富裕阶层享用的茶普及到民间,禁止了费时费力的定型工序,而是推广用茶叶片冲泡的“散茶”。从此之后,抹茶在中国逐渐失去传承,直到消亡。

而抹茶“东渡”到日本后长久地存活了下来,也实现了其融合当地文化的进化——与日本的“侘寂”文化结合为一体,形成“日本茶道”。

日本茶也能救国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后,西方各国在中国及周边侵略的行动更加肆无忌惮,东亚进入了动荡的时代。

清政府的战败也给了邻国日本强烈的冲击,见识了西欧各国强大军事力量的日本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与中国相同,为了不使日本沦为殖民地,一部分先进人士联合起来,最终打倒了幕府,开始“明治维新”,开启了追赶西欧列强的近代化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支撑着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其中为国家提供很大一部分经济来源的物品也是“茶”。

不讨厌和喜欢(无论讨厌或喜欢)(7)

日本最大茶园——牧之原台地

当时,西方各国都在追求中国的茶叶。日本人意识到可以把茶叶作为出口商品来赚取外汇,于是便在国内大力推广茶树种植。大量农民受到鼓励,迁入荒地开始种植茶树,这些土地的开垦为日后茶业规模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出口茶叶,日本赚得了外汇,加速了近代化的进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